研学旅行:“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陶华坤
研学旅行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研学旅行从学龄前儿童、大中小学生以及成(老)年人体,呈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
1研学旅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研学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育方式。研学旅行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研学”指通过参观、调查、实验等方式,深入了解和体验所学知识,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研学旅行是“学”与“行”相结合的学习,“行”是手段,“学”是目的。重视研学旅行的要素建设:研学导师、课程、基地、线路、安全管理等。
研学旅行要高质量发展。克服“游而不学”“学而不研”问题,研学在于“教育+旅游”。注重教育和旅游的融合,提供更好的学研体验和服务。改变让孩子在寒暑假补课的思维,通过“研、学、游”的形式寓教于乐,将更多的教育目的融入其中。
2.发展潜力:到更广阔的天地“看世界”。
旅行是另一种学习。研学旅行为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在旅行的同时学到知识、增长见识。让学生在课本之外,接触到更丰富的世界,增强文化自信心。相对于课堂学习,研学旅行之“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更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诗和远方”。随着教育部将研学旅行纳入教育教学计划,研学旅行市场的需求将会被释放。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拓展视野、提升实践能力。旅游,一路上不仅欣赏风景,也是开阔眼界,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文化的过程。
3.竞争焦点:重视“研、学、游”的品质。
坚守公益性原则,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明白消费”。建立健全研学游评价机制,重视研学游的质量与内容,让研学游走向“研学优”。研学旅行要有深度、有广度。体验“研+学”,让学生在知识、视野及实践能力上有所收获O
克服“教育内涵挖掘不足”,旅游质量不高。保证研学课程的质量,避免旅游车上的“荤段子”。体现育人导向,研什么?学什么?制定研学旅行操行量表。规范操作,安全责任主体
明确,“学、研、游”过程细化。研学旅行要按照教育为本,坚持自愿原则、“食、宿、学”统一原则、安全第一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