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清部首的含义会理解很多字词
我们熟悉的部首意义:1口、耳、目,2忄(心)、扌(手)、足,3山、氵(水)、土,4艹(艸)、木、竹,5鱼、鸟、虫,6牛、马、羊,7禾、米、(衣),8女、犭(犬)、疒(病),9日、、雨,10亻(人)饣(食)、讠(言),11贝、石、钅(金),12纟、火、王。
提问:1、“”字旁的意思是什么?与肉体有关故事:江河湖海洋,肌腿胳膊肠。与肉体有关的“月”字旁,其实是“” 字旁的变体。 “肉”在甲骨文中就像一块肉的形状。小篆形体,也像一块肉,中间的两条线可能是当腰肉中的肋条。“肉”字的本义是动物的“肌肉”,而表示人肉用“肌”,到了汉代以后,“肌”仍然不能指禽兽的肉,但“肉”能用来指人的肌肉了。 “肉”字是个部首字,凡有“肉”字所组成的字都与肉有关。可是到了后世,从“肉”的字和从“月”的字混为一谈,均写作“月”,不过可以从字义上加以区别,如朗、期、腊、朦、胧等等是由“月亮”的“月”所组成的字,都与“时间”或“明亮”之义有关。而肠、肚、肝、肺、脚、腋、脸等字中的 “月”都与“肉”有关,所以这些字中的“月” 字本为“肉” 字。看“”字就更清楚了。
2、“”字旁的意思是什么?贝,象形字。上古时曾用作货币,许慎说,倒了秦朝才“废贝行
钱”。在汉字中,凡是右“贝”组成的字大都与钱财或贵重义有关,如财、货、贷、贵、贿、赂。
3、易写错的字:学生常常把“初”的“衤”写成“礻”。“初”,《说文》:初,始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
我们忽略的部首意义:
(示)如在汉字中“示”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很像我国上古人所崇拜的“灵石”,灵石上放置祭品,示于光天化日之下,给鬼神看并享用,所以后引申为“给人看”、“表示”等。所以,在汉字中凡由“示”字所组成的字大都与崇拜、祝愿、鬼神、祭祀有关,如“福”、“祝”、“祖”、“祈”、“祷”等字。如果学生掌握了这样的规律,不需要记硬背什么时候该加一点。什么时候又该减一点。
:顾(回头)、顿(叩头,顿首)、颗(小头)、硕(大头)、颇(偏头)。
: “马革裹尸”的 “革”,金文的上部是一把直刃的平头铁铲,下面一条尾巴代表铲的曲柄,柄的两侧是两只手相对形的连指写法,所以,“革”字就是表示用平头铲刀剥兽皮的意思
(“皮”字的金文形体的右边,也是一把平头铁铲的样子)。
“革”字从表示剥皮之义,引申为去了毛的兽皮叫做革。“有毛曰皮,无毛曰革”。因上古用“革”做武士护身的甲胄,就产生了“兵革”一词,“兵革相见勇者胜”,兵革有代表军队的意思。由“皮”制为“革”的改变之义引申出“变革”“革命”。 “革”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由“革”所组成的字大都与“皮革”有关,如靴、鞋、靶、鞍、鞭。
:甲骨文是个象形字。金文的上部是“戈”锋利的“刃”,下部是“戈”的长柄,也是像“戈”的样子。可是小篆就不像了。 “戈”的本义是指古代的一种兵器。作为部首字,在汉字中凡由“戈”字组成的字大都与武器或格斗有关,如战、戒、戍、戎等。
刂(刀):刑、列(《说文》“列,分解也”。可见列是裂的初文。则、
酉:象形字。甲骨文里它像个酒瓶的模样。金文变得复杂了些,当中的两条横纹是酒瓶上的花纹。小篆的形体,酒瓶上的花纹变得更美观了。“酉”字的本义是“酒瓶”,后来这个本义消失了,却被假借代表地支中的第十位。作为部首字,在汉字中凡由“酉”字所组成的字大都与酒有关,如醉、酣、酝、酿、醋、酱、酸、(会意字,表示抱着酒瓶配酒之意)
我们陌生的部首意义
彳:彳偏旁与 相近。是个象形字甲骨文是“行”字的左半边(“行”字的甲骨文形体是个十字路口)。金文的形体与甲骨文基本相同。可是小篆就变得不太像了。楷书就根本没有路口的形象了。 “彳”一般不单独使用,它经常与“亍”字连在一起组成一个词“彳亍”,表示“小步走”或“走走停停”的意思。“”是个部首字,凡是右“”字所组成的字,大都与“行为”或“动作”有关,如行、御、徒、徙、往。行,“行”是个象形字。甲骨文中间是一条大路,左右两侧有分出了两条小路。金文的形体是东西南北都能通行的十字路口。小篆的形体变得根本看不出通行路口的样子了。“行”字的本义是 “路”。因为路是可以行走,所以“行”又当“行走”讲。
(冰):冫偏旁易和 偏旁混淆。原本是“”的象形字。甲骨文中的两个人字形ㄍ,就像严寒之下而突起的冰块。可见冰字原来就是个象形字。金文的形体与甲骨文相似。可是到了小篆变化就大了,在“”旁边又加了个“水”字,表示“冰”是由水凝结而成。(冰)是个部首字,凡由 “”做部首的字,大都有“寒冷”之义,如寒、冬、冷、冻、凛、冽、凉、凌。冬,这个“冬”字本来是“终了”的“终”字。你看甲骨文多么形象,就像一段丝或者一根绳
索,两头都打上结,表示两个顶端,也就是“终结”的意思,而冬季又是一年四季中最末的一个季节,所以就借用这个“冬”来表示。那么再要表示“末了”的意思又该怎么办呢?就另外在“冬”字之旁加上表义的“纟”,造出一个新形声字“终”。到了金文形体有所变化,把一个 “日”字包在绳索当中,表示太阳光不再温暖了,所以也就是冬天的意思。小篆的形体改变较大,把金文当中的“日”去掉了,又在其下增加了个“”,这样改颇有意思,不见太阳而只见冰,当然就是滴水成冰的寒冬了。楷书的形体,为了书写方便,把小篆下部的冰块改为两个“点儿”。
阝阜(在左):再如:左耳刀儿、右耳刀儿,人们常以为是左右耳朵,是与耳朵有关的字,其实不然,如果我们理解了左耳刀儿是阜的变形,本义是土山,以它做部首,大都与山与高有关;那么,现代汉语的许多词:阴阳、险阻、降落、陨落、陷落、陡峭,也就不难理解。
阝邑(在右):右耳刀儿是邑的变形,本义是人聚居的地方、国名、地邑名、封地名,也就不难理解都、邦、郡、邻、郊、郭等是人聚居之地;郑、邓、邹、邯郸是封地或国名。
攵:望文生义,意思是文字反写,其实是手持工具劳作。就有了放、牧、教、改、攻、收、救、政,这些都与手持工具有关。
歹:甲骨文的上部像骨头破碎的裂纹,下部像死人的空骨。金文与小篆也大体与甲骨文相似。所以“歹”字的本义就是死人的残骨。因此,凡从“歹”的字大都也死、坏有关,如死、残、歼、殃、殡。
这些字生活中处处都有,形与义结合紧密,教师稍加分析,学生会很快形成音、形、义三者的统一,牢固掌握,并形成运用能力。然而无论以前还是现在的识字教学,都没有太重视偏旁部首意义的教学,除了特常用的、古今意义没变的,如:三点水、木字旁、提手旁,其他偏旁的教学常常被忽视,使得一大批中小学生不知道双人旁、四点底的意义,更不知道左“”、右“”、“文”、“页”、“贝”、“酉”等的意义,也就丧失了许多体会汉字美和汉民族思维特点的机会,丧失了许多理解和分析语言的能力。
形声字的声旁是对文字语音的指示。
声旁。比如“湖”、“糊” 、“葫”、 “瑚” 、“蝴”都取其“胡”的读音。又如请、情、清、晴、鲭,取其“青”的读音。
冬的偏旁部首还有一些形声字的声旁是字的韵母,如在饿、俄、鹅、娥、峨、蛾中,“我” 是示音部件(陕西话中的“我e”)。还有悲、菲、斐、匪、绯、扉、啡、霏、翡、蜚,其字中的“非”是示音部件。(有教师在课堂上把“悲”中的“非”讲成“韭”,说“悲”就是“心里像长了韭菜一样悲哀”。其实,“非”是示音声符,并不是表义义符。)
还有一些形声字的声旁 ?“上学去,背书包,吃饱饭,不要跑,洗衣服,用水泡,过新年,放鞭炮,大家来,抱一抱,我们都是好同胞。”包抱苞饱鲍胞孢雹龅,炮刨跑泡袍疱庖。巴把吧爸靶芭疤粑笆,爬耙琶葩。户沪护魱,炉庐魲芦。坷苛珂轲疴牁钶柯可,诃呵河菏。供共拱恭珙栱,洪哄垬烘。
会意兼形声的字。
物:本义为杂牛。《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故从牛,勿声。”
忘:上部为“亡(失去)”,下部为“心”,表示亡失了心中记忆之事。
企:企盼,祈盼,期盼都表示盼望之意,但有细微差别。“企”?会意兼形声的字。为什么下部不用“之”或 “只”而用“止”?
戋:少,细微,为数戋戋。贱、钱、浅、践、笺
识字能力是指学生掌握了识字的方法,从而能够不依靠教师独立识字,具有自学汉字的
能力,主动去识字。独特的汉字造字法、字形与字义的联系、词义的演变都是一个严密的系统,是有规律可循的。而越是有规律可循的相互联系的事物,学生越容易把握。这为教给学生一些汉字基础,培养识字能力提供了条件。由于意义古今有很大变化,意义与字形难以联系。需要教师针对偏旁部首的意义作具体分析,才能让学生能把形义结合起来,举一反三,形成识字能力。如“虫”本义是蛇,后是昆虫类的总称,由此产生的蛇、蝌蚪、蚂蚁、蜻蜓、蜘蛛、虾、蝉、蚊、蜂、蛙,这些都是小孩熟悉的小动物,一个虫字可以带学二三十个由虫做形旁的字,大大加快了识字的效率。再如生活提示我们“照”离不开太阳和火,字形与日与火有关,召是音。而对日和火的正确理解为以后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搞清“日”、“火”、“灬 ”的意义与什么有关,就不难理解早、时、明、晴、晓、晒、晨、晾、暄,也不难理解热、烈、煎、熬、烹、煮相关的意思。这样,就可以轻松掌握一批与这两个字符相关的汉字。
教师如果引导学生在字义、字形、字音方面产生联系,不仅知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学生
便可快速地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偏旁部首意义的教学要形成序列。识字教学是语文,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但识字任务并不是某个阶段全部完成的,从广义上说,和文字打交道,一辈子都要识字,只不过各阶段的任务不同。
(一)低段,着重是独体字的教学。独体字是构成合体字的基础,弄清楚日、月、山、水、口、耳、木、火的意义,特别是常用部首:日、口、禾、木等,以及以他们为部首的例字,使意义与字形、字形与事物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发现字词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对字词所代表的事物展开深层次的认识活动,为学习会意字、形声字打下基础。
(二)中高段,着重是形旁的造字功能及构词能力的学习,形旁的变形,以及一些常用的偏旁部首、形近偏旁的区分。讲清部首的意义会理解很多的字词。如文,望文生义,意思是文字反写,其实是手持工具劳作。就有了放、牧、教、改、攻、收、救、政,这些都与手持工具有关。形旁变形有:———————— ——————————言、(在左)——(在右)—— 罒——网、冫——冰、灬——火、饣——食。形近的偏旁有:单双人旁、两点水与三点水、示字旁与衣字旁、爪字与瓜字、舀字与等。
(三)纠正错别字要贯穿中小学教学的始终。小学阶段,在识字的过程中要见错就纠;中学阶段更要以造字法和偏旁部首的知识为主导,强化识字,并对所学汉字进行归类复习,全面系统地纠正错别字,以加深对字词意义的理解。如:寒暄与喧宾夺主、雄鹰与义愤填膺、声闻遐迩与目不暇接、瞻仰与赡养等要对举区别,成语一枕黄粱、功亏一篑等的理解分析,无不与偏旁部首的意义相关。在序列教学的过程中,在逐渐强化的偏旁部首的意义中,学生对整个汉字系统会有一个清晰明了的把握。这样,识字的量,运用字的能力,以及对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的理解能力,都会增强不少。如:为什么鞭策、寒暄、放牧会形成一个词,为什么家、逐是豕和宀辶的组合都可以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