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朱珠.当主流媒体广电系遇见MCN 一切才刚刚开始(上篇)[EB/OL](2020-6-10).mp.weixin.qq/s/p7qI-WW9y2ov2Q3XyLsN3A.[9]中广协广电分会.中广天择董事长曾雄:文化湘军里的梦想家[EB/OL](2020-5-15).mp.weixin.qq/s/j-0ZP-v9AM53jteszhMdAA [10]郭全中.MCN 与直播电商研究[EB/OL](2020-10-19).mp.weixin.qq/s/jrMk641LV0hruwybo2AGpg
[11]王伟.广电MCN 运营直播带货的路径和模式[EB/OL](2020-10-21).mp.weixin.qq/s/sb-_E9Lqzw7TDe31JzzUGA
zhuzhu[12]叶莉.广电MCN 转型持续:从内容到商业化,还有几道坎?[EB/OL](2020-6-14).mp.weixin.qq/s/q1x5eyjOCpSJffUS2NQRJA [13]陈雨迪.浙江广电:构建广电MCN 的多元运营模式[EB/OL](2020-9-13).mp.weixin.qq/s/EvnXWwT1gtKr5TmoStM2bA
[14]杨伦,郑勇华,刘洋.改革开放40年:中国广电产业的六个关键节点[J].今传媒2018(11):43.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编辑:李丹阳]
扫一扫
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慢直播”  视听媒体    技术创新    融合发展
[内容提要] 伴随着5G、VR 和AR 等数字化技术的深入发展和迭代升级,中国视听行业在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和业态革新上都有了新的突破。2020年“慢直播”的媒介实践和视听景观成为中国媒体融合发展领域的靓丽风景线,透过各大媒体的生产实践探究新技术背景下现象级视听产品的发展机制和文化机理,对未来的文化生产和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郑玄
从“慢直播”看中国视听媒体融合发展的业态创新
所谓慢直播,指的是利用视听技术对实景进行无压缩、超长时间地实时记录,是一种对场景进行原始呈现的直播形态。慢直播的发展缘起于2009年挪威为了纪念卑尔根铁路诞生百年而播出的《卑尔根铁路:分分秒秒》,电视台完整采用了这种“慢直播”形态。这次直播在国内外取得了重大反响,这是慢直播技术第一次被大众熟知。
当下,“慢直播”正在改变着传统视听行业的直播类节目生产方式。2020年,“慢直播”在中国发展地如火如荼,已经成为众多广电媒体和网络平台争相践行的重要媒介活动之一。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央视频
等媒体连续多日24小时不间断直播武汉火神
山、雷神山医院的建造。此后,人民日报新媒体慢直播2020
年日环食,央视频慢直播趵突泉等国内知名
景点进行高考减压。慢直播的兴起和发展是技术创新在媒体变革领域的一个缩影,是中国视听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运用之一。当今时代的慢直播有什么新的特征?慢直播为何会发展起来?未来的发展方向又是如何?这些都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慢直播的形态特征
(一)原生态的场景呈现
慢直播最直观的特点就是对画面和场景进行最原始地呈现,避免对画面进行剪辑、特效等后期加工,也没有旁白、主持和采访,力图将最真实、最客观的画面呈现在大众面前。保罗·莱文森曾指出,一切媒介的进化趋势都是复制真实世界的程度越来越高,其中一些媒介和真实的传播环境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和谐统一。[1]慢直播这一视听样态诞生于媒介技术高度发展的数字化时代,可以将原始视频场域中的每个细节都直观地呈现出来,这从根本上区别于传统的电视直播模式。不对直播内容进行任何的修饰,不对受众进行任何的引导,而将现场的画面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观众,让观众自主地、沉浸式地去感受、去解读直播的内容和文化意义。
(二)长时限的连续体验
慢直播是一种非剪切、非加速的对现实场景的实时记录、等比播放和完整呈现,相比于其他视频直播而言有着更长的播出时限,更加强调直播的连贯性和不间断性。这样一种长时限的直播方式,为受众建立起一个沉浸式体验和观察世界的窗口,通过保证视频内容的完整性、整体性,去塑造和建构起受众对场景的真实性感知。用户在这种更加贴近于真实场景的直播场域中,可以更加专注、真实地去体验慢直播建构的文化空间,更加主动、自主选择式地去解读影像的文化意义。
(三)陪伴式的空间联动
慢直播不仅将视频里的场景与屏幕前的观众连接在一起,也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观众连接在一起。慢直播主要是由直播窗口与评论窗口组成,直播窗口是原生态的实时内容,评论窗口则是动态的用户评论。跨时空的网络交互也成为慢直播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交互场景丰富了慢直播的内容,提升了直播的用户活跃度和参与感,也更有利于直播内容的节点化扩散。柯林斯强调,一个人会从参与体的互动中得到充分的情感能量。[2]慢直播建构起的网络虚拟社区更加强调情感性的陪同,它不是冷冰冰的文化工业产品,是一个强调日常陪同、社交互动和情感联动的,有温度的在线社区。
(四)新技术的创新交融
慢直播的一大特点就是对视听领域内前沿技术的创新采用,这样一场耗时长、数据负荷大的全过程、全场景的直播活动,是建立在5G、AR和AI等高端技术基础之上的直播盛典,它必然是融合了当下前沿
的数字媒体技术,带有现代社会的高技术性特征。通过超高清视频画面、虚拟现实的交互设计以及立体空间的多角度呈现,以此打造一种沉浸式的临场体验,为受众带来全新的视听盛宴。充分借助技术优势,以更好地实现对现实场景的虚拟呈现,实现对热点事件的跨地域链接和全民参与,是慢直播实践过程的重要表征。
二、慢直播的发展动因
(一)文化动因:围观时代的沉浸式参与
慢直播建构起一个万人在线的全景场域,用户参与其中,围观的不仅是直播的内容,围观的还有“围观的人”。或者可以说,看的不止是视频,看的还是热闹,是那种体参与、体狂欢的热闹景象。随着碎片化、快餐式和个性化视听产品爆发式的增长,这种现代化消费场景培育的视听消费习惯给很多人造成了疲惫感、孤独感和弱参与感,导致社会整体被日益原子化。而慢直播的兴起,恰恰将那些被割裂和分离的个体重新集结在一起,给大众提供了全员互动、全员参与和全场陪同的生活化社交体验。这种沉浸式的集体文化消费体验让大众感到亲切、新颖而充满归属感。共情是传播者与受传者策划、表达、共鸣、获得、反馈的系统历程,传播过程就是共情过程。[3]慢直播的虚拟空间将原本分散割裂的个体编织成一个超越时空、动态流动的“想象的共同体”,可以满足大众对社交共情和陪伴感的真实需求。
此外,贴近真实的视频场景通过塑造用户高信任感的方式增强了用户的沉浸式体验。传统的新闻节目
需要对报道内容进行选择性地删减,还需要进行文字解读,是经由编辑进行选择和加工之后的文化产品,很容易造成用户的断裂感和剥离感。进入后真相时代,各种剪辑拼接、二次加工的视听产品成为众多虚假信息、诱导内容诞生的摇篮,给大众的文化消费造成了信任恐慌和危机。而这种没有镜头拼接,从头到尾的连续直播的场景呈现,使得用户可以真实地感受到未经过剪辑和加工的原视频内容,可以极大地增强用户对于内容的信任感。慢直播让观众成为事件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当事人,观众成为现场的一部分,强烈的主体代入感让观众自己去发现内容、寻信息并解读信息。每一个直播间里的观众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讲解员,可以主动地去选择性欣赏、去自主地解读、去积极地建构这个虚拟空间,更容易完全信任地、沉浸式地参与其中。
(二)技术动因:创新驱动视听服务业态
慢直播对应用场景和应用技术的要求较高,因为需要在长时间的录制过程中始终保证视频的高清晰度和流畅度,这对移动通讯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等视频制作和传输能力要求严苛。此外,还需要有较低要求的移动接入端口,可以使得用户有着最为便利的接入方式。在传统的直播场景下,频道播出时长有限、技术融合受限,以及移动接收终端技术有限,要想实现一场高质量、全过程和跨平台的慢直播难度相当之大。而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迭代发展,策划一场慢直播所需要的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视频
摄制技术越来越成熟,硬件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成本越来越低廉。5G技术可支持10GB/s的理论传输速度,8K超高清视频拥有7680×4320的分辨率、HDR高动态范围、BT.2020标准的域范围、12bit的量化深度、120fps的频率以及22.2声道的环绕立体声技术,[4]“5G+8K”技术的应用使得大带宽、超高清视频服务成为可能。
视听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倚重数字化技术的创新运用,技术的创新交融使得以艺术想象和视听工业为基础的视听内容创作拥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媒介融合就是各种媒介呈现出一体化多功能的发展形态,由融合产生的新传播技术和功能大于原先各部分的总和。[5]移动直播、无人机直播和AR互动等前沿技术的综合运用赋予了慢直播更大的创造力,超高清视频除了显著提高临场感,与5G、VR/AR结合还能带来更逼真的体验。2015年就有网友在“iPanda”频道观看大熊猫直播视频时建议添加弹幕功能,但因为技术原因没有实现。而数字化建设深入发展的今天,多种数字化技术在互通共融中迸发出巨大的市场价值。2019年5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5G+4K+AI媒体应用实验室”,同年9月全新布局“5G+4K/8K+AI”战略,星光级网络高清高速智能摄像机、8K分辨率的VR 慢直播摄像头、5G+CPE直播环境[6],正是这些硬技术最终促成“慢直播”“不间断直播”的高质量呈现。2020年《疫情二十四小时》的慢直播不仅出现了实时评论区,还添加了点亮爱心、制作头像、见证徽章、分享等互动按钮,新技术的创新交融极大拓展了视听内容的想象空间。
(三)社会动因:媒介事件的刺激作用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打乱了社会原有的发展步伐,但从另一个维度也加速社会的运转,慢直播作为技术的社会化运用和规模化扩张便是其中的体现之一。慢直播的现象级影响是技术创新与社会热点事件耦合的结果,慢直播的发展离不开热点事件的影响加持作用。如果不是公共性社会事件自带聚焦功能,单凭慢直播这一技术创新也很难得到社会体的广泛关注、难以真正调动大众的积极参与。2020年慢直播的首个爆款产品,就是央视频关于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造的“中国速度”的慢直播。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曾将媒介事件定义为“对电视的节日性收看,即是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7]。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对中国乃至世界抗击疫情起着关键作用,在疫情告急、生命关怀和大国实力等不同话题的共同作用下,这场直播成为“历史性时刻”,自然而然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特定的媒介事件建构起一个具有仪式性的直播场域,而体团结、个人的情感能量、代表体的符号和道德感这些因素相互作用[8],形塑大众的共同体意识,调动大众对热点事件的参与激情,进而扩大了慢直播这一媒介实践的社会影响。这样一种历史性的媒介事件将每一个个体连接在一起,通过网络社的情绪渲染、社会动员,极大扩展了慢直播的社会感染
力和渗透力。在这种媒介事件的加持作用下,现象级的视听产品便随之诞生。特定的媒介事件扩大了慢直播这一媒介技术的社会影响,也促使各大媒体平台和组织纷纷布局慢直播。这也是为什么当下很多媒体和组织对公共性事件的报道和呈现都会选择慢直播的形式,因为可以更好地借助热点事件进行
影响力的扩散,调动更多的用户参与其中。
三、展望未来:慢直播的融合发展与创新应用
(一)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正如哈罗德·伊尼斯所说,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9]。慢直播作为新媒介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推动了一种区别于传统视听领域的新文化景观和新消费文明的诞生。慢直播是媒介融合发展领域的一个媒介产品,是服务于全媒体传播产业链的一个有机环节,是对快直播、碎片化消费的一种补充。慢直播的发展绝对不能成为一种孤立的存在,它是融媒体生态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只有把慢直播的发展和建设内嵌到全媒体内容生产的过程当中,才能够真正地释放慢直播所带来的市场价值和社会效益。广播电视平台、短视频平台、平台等数字媒体都是媒介技术革新带来的文化产物,慢直播的发展需要更加紧密地加强与其他生产线和分发平台上内容的有机联动,才能实现不同渠道的相互赋权,进而实现对彼此的加权,通过多平台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打造现象级的视听产品。在武汉解封的时候,央视频与中国移动5G、咪咕视频合作推出的“云守望:见证此刻春暖花开”慢直播,与特别直播、全程直播(如人民日报《武汉24小时》)等“快直播”互相结合,实现多样态优势互补,共建网络直播新生态,引起社会的广泛反响。慢直播更加适合在一个相对完整的、较大的视频内容采集范围下,形成协同集聚效应,而不是某个平台的一枝独秀。所以可以预见的是,慢直播在未来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下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二)拓展慢直播的应用场景
慢直播的兴起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重大公共事件的热度加持,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慢直播的应用只被局限在重大社会事件的新闻报道领域呢?答案显然并非如此。慢直播有着自身的媒介特征、情感属性和文化逻辑,这也是它能够带动大众参与其中的重要因素,这意味着慢直播的应用场景会更加多元。首先,从新闻报道领域来看,只要是有一定受众关注度的社会事件都可以采用慢直播的播出方式,突发事件性的和非突发事件性的新闻都可以借助慢直播的平台进行原生态直播、全信息传递和跨地域互动。比如武汉的樱花节、北京故宫的文化展览,这些都可以成为慢直播的场景内容。其次,慢直播及其技术还可以被用于其他视听产业乃至文化产业领域。“5G+AR/ VR+云+4K/8K+AI”的技术组合可以最大程度地塑造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调动用户的参与感,增强用户的现场感。不间断实景直播的慢直播可以进行云旅游、云演唱会和云综艺,全息投影和摄像技术带来临场化的沉浸感,还可以应用到电影、短视频、数字文化旅游等领域,进一步推进传媒业的深度融合和变革。可以说,一切注重场景、强调交互体验的活动,都可以借助慢直播建构云社区以实现更好的内容输出,比如台风过境、特定的地标式景点以及大型工程,前沿视听技术的组合将大幅提升数字化时代的文化体验。
(三)丰富慢直播的内容表现形式
首先,需要承认的是,慢直播的形式相对单一,甚至显得有些无聊,但这也是慢直播的特点和优势。
它是充满不确定性和动态延展性的,慢直播的内容和意义是在直播过程中逐步建构起来的。所以相比于其他的视听产品,打造具有慢直播特的核心内容是成功的关键。创新慢直播内容表现形式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在直播前进行策划。慢直播是将传统视听节目叙事主体的身份隐匿化,但这并不代表慢直播不需要媒体人的介入、策划和管理。恰恰相反,慢直播更加强调平台的创意和策划能力。在直播前,可以通过引进新的技术,创新拍摄视角和互动方式去丰富慢直播的表现形式。比如慢直播的镜头单一,可以增加AR和VR的互动体验,还可以链接无人机以增加拍摄视角,甚至增加传感器以增强用户体验感。《人民日报》在2020年3月推出了首个AI移动慢直播,受众跟随基于“5G+AI”技术的无人直播车即可用第一视角逛遍武汉东湖樱花园。其二,在慢直播的过程
中主动去增加视频的有效内容载荷。比如央视频直播医院建造的过程中,用户对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施工现场设备取昵称,叉车取名“叉酱”,挖掘机取名“蓝忘机”,这时候用户与现场、用户与其他用户已经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饭圈文化逐步渗透,互动需求逐渐提高。央视频根据直播环境的变化对慢直播的界面进行了内容扩充,在直播间里新设置了助力榜,各种软萌的表情包也被设计出来运用在榜单里,受众可以点击“帮TA加油”增加“动力值”。央视频还专门推出了“头像合成”功能(不同的“挖掘机天团”装饰加不同祝福语生成新头像),再度增加了慢直播的游戏性。慢直播是动态演化的,需要平台方实时关注、主动激发和引导,既要做好事件的客观记录者,也要做好平台的服务员,不断扩展自身核心内容。
结语
慢直播的独特性在于内容的无限延展性,其意义和价值是由平台与用户在直播的过程中逐步建构的。在这一过程中,平台放置一部分自主权给用户,与用户共同生产内容。慢直播仍然在不断地发展,其形态、内容和传播方式在未来新技术的共同作用下将会不断变革。媒体人不能只做市场的跟风者,更要从视听媒体融合发展的业态创新中去把握媒体的未来走向。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视听领域的竞争将更加开放和激烈,媒体和制作公司都需要寻独特的方式开发内容、创新产品,以更好地区别于来自行业内甚至行业外的竞争。技术是推动媒体产业繁荣发展和迭代更新的核心动力,在以技术的融合创新使用为特征的流媒体时代,无论是传统媒体、传统媒体的新媒体或者平台型媒体,只有那些主动拥抱新技术、实时把握市场动向、积极进行变革与创新的媒体,才能生产出足够多元化、足够有市场号召力的视听产品。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网剧在广电媒体中的融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0BC02890)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1]喻国明,杨颖兮.参与、沉浸、反馈:盈余时代有效传播三要素——关于游戏范式作为未来传播主流范式的理论探讨[J].中国出版,2018(08):16-22.
[2]兰德尔·柯林斯. 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2:159.
[3]唐宁,唐然.共情理论视域下重大突发事件微纪录片的视听传播探究[J].中国电视,2020(08):9-13.
[4]胡智锋,雷盛廷.技术驱动下的审美、媒介、接受——对8K超高清电视的观察与思考[J].编辑之友,2020(04):53-59.
[5]MEYROWITZ J.No Sense of Place : 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Media on Social Behavior[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6]穆素华.融媒体直播的创新探索——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慢直播”等为例[J].中国记者,2020(03):14-16.
[7]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 媒介事件: 历史的现场直播[M]. 麻争旗,译.北京: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1.
[8]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 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2:86-87.
[9]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M]. 何道宽,译.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3:28.
[作者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专业博士生]
[编辑:刘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