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关系到民族的发展、国家的稳定、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据统计,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亿,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成长。我国青少年教育和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上一直是比较低的。但近年来由于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日渐突出,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不幸,也对实现依法治国战略目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中共中央第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提出,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四中全会决定将青少年法治教育作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这无疑对青少年法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我看到这个花园般的校园,干净明亮的教室,还有你们一张张充满青春朝气的脸,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朝气,感到非常高兴。但同时,我的心情也是沉重的,因为当我面对你们的时候,
我也想到那些在高墙内失去了人身自由的孩子,他们现在不能在校园享受自由的阳光,不能在操场上自由的奔跑,不能坐在这里聆听老师的教诲。他们就是因为未能规范自己的行为,要么失学,要么接受政府管教,他们已经没有时间和条件像你们一样接受正常的教育,正常地学习,他们因为一时的冲动或无知触犯法律,他们必须为自己的违法和犯罪行为付出惨重的代价。
 
、青少年为什么要学习法律知识?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日益突出,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在案件数量上急剧增加,而且犯罪成员在案犯总数中所占比例也大幅度上升,犯罪年龄相对提前。校园伤害、盗窃案、抢劫、打架斗殴等案件居多,大部分行为人均表示,根本不知道其行为是犯罪行为。因此,未成年人必须加强自身法律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使自己了解什么是违法和犯罪,哪些行为构成违法与犯罪(也就是要使自己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同时,知道拿起法律武器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柯震东
2014828,房祖名与柯震东因涉嫌被抓获,警方在房祖名住所内搜到100多克,房祖名涉嫌容留他人罪被刑拘。)
  二、什么是法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就是调整人们行动的“规矩”。
法中文的""字古体写作""
根据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一书的解释:"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法”字的含义:正直、公平、惩恶
  ()正直
  正直一直是我国自法产生以来的重要的法的价值观念之一。从法字的最初结构中就不难到一观念的原始依据。 ""字其中的“廌”是传说中远古时代的一种独角神兽,它生性正直,有着明辨是非、判断曲直的神性,在人们相互间发生纠纷时,就由其裁决。廌用其独角“触
不直者”,被触者即为“败诉”。古人把这种生性正直、专触不直者的神明裁判者——廌纳入法的范畴,显然赋予了法的正直而无偏颇的价值内含。
()公平
从“法”字的造型也可以看出,法是要追求“平之若水”的。正如《说文解字》在解释法字时所说,“平之若水,从水”,才有了法字。
()惩恶
从古人对法的解释中可以看到“法,刑也”。“法”中包含“去”,去即是“弃”、“逐”的意思。“去”字在古文中为“矢”和“弓”所构成。有学者根据矢、弓上的徽记被原始人用以判断猎物归属的习俗,认为“去”意即“出示证据”。其实,就从矢、弓的意义上讲,有“处罚”、“制裁”的意思。
“律”字,就是“普遍”的意思。可见,法律就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截至目前,我国现行有效法律240多部,680多件现行有效行政法规,9000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法规。其中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母法。
什么是宪法?宪法又被称为“法律的法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1982124日,第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的要求,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作出决定,将12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这是我国以立法形式设立“国家宪法日”。
  基本法律知识
(一)“违法”和“犯罪”的概念与区别
违法和犯罪这两个词,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但是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同学们可能不是很了解。目前未成年人犯罪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未成年人对法律的无知。
什么是违法呢?我们通常所讲的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条中所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严重不良行为,即: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
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进行或者情活动;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上述列举的行为中,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这一行为希望同学们引起注意,同学们可能会对此不以为然,但这也是违法行为;还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的违法行为在学校也是时常发生的,据我们了解,一些高年级的同学会向低年级的同学强行索要钱财,这是一种违法行为,同学们不要害怕,要敢于检举揭发,同这些违法行为作斗争。那么对具有上述违法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当如何处理呢?一方面对违法行为较轻的未成年人,一般由其父母或者其监护人和学校相互配合,采取措施严加管教。如果未成年人具有上述违法行为,且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处罚,处罚的种类有警告、、行政拘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之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什么是犯罪呢?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完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
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犯罪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律的行为,即犯罪具有刑事违法性(三)犯罪是一种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