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七上文言文对比阅读(答案在最后)
一、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和《王冕读书》完成下面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王冕读书》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①,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②复如初。母日:“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④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狰恶可怖;冕小儿,恬⑤若不见。 (《王冕读书》)
【注释】①已:止,罢。②已而:过后。③曷:何,怎么,为什么。④依:投靠。⑤恬:安然。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相而去(    )    (2)默记(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太丘舍    冕因        B.元方门不顾  窃学舍   
    C.未若柳絮风起   冕去    D.下车引      父怒挞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4.【甲】文主要表现元方                      的特点。
 【乙】文主要表现王冕                           的品质。
5.两篇文章同是刻画儿童形象的,但写法却不尽相同,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二、阅读《诫子书》和《诫兄子严敦书》完成下面问题。
【甲】《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須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換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或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诫兄子严敦书》
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选自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有删节)
【注释】①汝曹:你等②施衿结缡:父母送女儿出嫁,给她结好带子,戴好佩巾。③龙伯高:名述,字伯高。④杜季良:名保,字季良。⑤清浊无所失:指交友不分善恶。⑥谨敕:谨慎端整。⑦本句比喻相差不远:鹄:天鹅:鹜:鸭子。⑧郡将下车:指郡守初到任。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2分)
申 父 母 之 戒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①非学无以广        ②意与日去           
人之乐          ④数郡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                                           
②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译文:                                                      
③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译文:                                                      
4.“静”对于做人与学习有挪些意义?请根据【甲】文内容简要概括。(4分)
                                                                         
                                                                         
                                                                           
5.这两篇诫勉子侄的书信有不少说理技巧,请说说你从学到了哪些。(4分)
                                                                       
                                                                       
                                                                           
三、阅读《狼》选段和《黠鼠赋》完成下面问题。
【甲】《狼》选段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黠鼠赋》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若有告余者曰:“……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
    ——苏轼《黠鼠赋》
  【注】①拊(fǔ):拍。②橐(tuó):袋子。③嘐嘐(jiāo)聱(áo)聱:象声词,形容鼠咬物的声音。④虿(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其一坐于前                ②橐坚而不可           
  ③此鼠之闭而不得去者也      ④不能无变蜂虿         
2.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3.两文都写人与动物的“较量”,但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其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4.两文均“叙事”而“达意”,但体裁和表现侧重点不同,试作简要说明。(2分)
辄怎么读                                                           
                                                                       
四、阅读《穿井得一人》和《三人成虎》完成下列问题。
(甲)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三人成虎
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恭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注:“庞恭”一作“庞葱”)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今邯郸大梁也远于市 / 过中不至,太丘舍(《陈太丘与友期行》)
B.王之乎 / 与朋友交而不乎?传不习乎?(《论语》十二章))
C.寡人为知 / 屠后断其股 (《狼》)
D.而谗言先/ 后狼止而前狼又(《狼》)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乎?
A久,目似瞑     (《狼》)
B而两狼并驱如故  (《狼》)
C有闻而传者    (《穿井得一人》)
D夫君子行      (《诫子书》)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