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二则比较阅读专练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虽有嘉肴》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选自《礼记·学记》)
【乙】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①。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②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③,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④,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⑤也。”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①进:继续学(新内容)②益:增加、加深③有间:过了一段时间。④为人:作曲的人⑤《文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此之谓乎/丘未得为人也。
B.弗,不知其善也/孔子琴于师襄子,
C.知不足,然后能自也/寒暑易节,始一焉。
D.学不思则罔/丘得其为人,黑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弗食,不知其旨也。
译文:                                                                                 
⑵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译文:                                                                                 
3.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乙两文都是关于学习的,甲文谈了“教学相长”的观点,乙文讲述了孔子拜师学琴的故事。
B.《礼记》,儒家经典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C.乙文中孔子学琴经历了熟悉曲子,掌握技法、领会志向(主旨)、融入曲子(理解作者)的过程。
D.乙文孔子一直不换新内容,是因为他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
4.孔子学琴的故事印证了“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请结合乙文具体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4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节选自荀子《劝学》)
【注释】中(zhòng)绳:合乎拉直的墨线。輮(róu):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③暴:通“曝”,晒干。④参:通“叁”,多次。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不知其也________________  (2)然后能自也________________
(3)学不可以________________  (4)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辄怎么读译文: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译文:                                                                                 
3.【甲】文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引出了阐述的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则开头就提出了论点“学不可以已”,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这两篇短文后的感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17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佳肴》)
【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①决焉?
                                                (选自《孟涂文集》)
【注释】①[奚]怎么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不知其也  (      ) (2)然后能自也(      )
(3)非问无以广识(      ) (4)理明矣,而不达于事(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其此谓乎/子不知鱼之乐      B.非问无以广/其大矣
C.有佳肴/故有名马            D.好学不勤问/相辅行者也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                                                                                 
(2)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译文:                                                                                 
4.选文【甲】论述了___________的关系,选文【乙】论述了_______________的关系。(2分)
5.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后,对这两篇短文的感受。(4分)
【甲】:                                                                         
【乙】:                                                                         
 
参考答案:
(一)
1.B(B项的两个“学”都是“学习”之意。A项中的“其”字第一个是表示推测的语气;第二个是代词。C项中的“反”字第一个是“反语”之意,第二个通“返”;D项中的“而”字第一个表示转折,第二个表并列关系。)
2.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甘美。⑵我已经熟悉了这首曲子,(但是)还没有掌握它的(弹奏)技法(技巧)。
3.D(他并没有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而是不愿在学习上浅尝辄止)
4.示例:孔子学习了十天,熟悉曲子后,发现自己没有掌握技法:再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没有领会到曲子所表达的志向;又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融入作品理解作者,
于是一直学习,最后融入作品中,他真正做到了“学然后之知不足。”
(二)
1.(1)味美。(2)勉励。(3)停止。(4)所以,因此。
2.(1)《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2)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3.教学相长(也)  比喻论证或举例论证。
4.提出观点、看法;阐述理由;联系学习生活,紧扣文章内容。
(三)
1.好处  勉励  扩充  有时
2.A
3.所以学习之后感到不足,教别人后感到困惑
喜欢学习但不经常问问题,并不是真的喜欢学习的人
4.教学相长  问学相辅 
5.【甲】:教别人相当于自己再学习一遍,教和学相结合。
【乙】:只有真正的好问者,才能学到知识,两者相辅相成。
《大道之行也》
(一)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4题(16分)
【甲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乙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