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作家哈丽叶特·比切·斯托(Harriet Beecher Stowe)于1852年发表的一部反奴隶制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中关于非裔美国人与美国奴隶制度的观点曾产生过意义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刺激1850年代废奴主义兴起的一大原因,并在某种程度上激化了导致美国内战的地区局部冲突。小说一经问世便受到了批评界广泛的关注和赞誉。本文从结构主义的角度剖析小说,通过运用“二元对立”理论浅析具体的人物形象,揭示人性善恶美丑,以及南北战争时期的美国真实的社会生活面貌。
关键词:二元对立;白与黑;主体性;真善美;语言符号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斯托夫人的一部现实主义杰作,又译为《汤姆大伯的小屋》和《黑奴吁天堂》,该小说通过穿插轮叙的书写方式,塑造了忠诚善良但逆来顺受的汤姆和勇于抗争的伊拉莎夫妇等多个经典形象,并通过人物和场景向世人还原了那一时期的美国社会生活面貌,以此来揭发和控诉黑暗的奴隶制度。
文学本质上是一种符号的系统,符号的多样运作构成了文学作品,这个系统的基石便是多种多样的二元对立。二元对立分析法是由结构主义学家格雷马斯在索绪尔语言学的基础上提出的,作为结构主义的基本分析法,其广泛存在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因此本文以二元对立对小说进行解读,并尝试探讨该小说的深层意义结构。
一、白与黑
在弗朗兹·法农的《黑皮肤,白面具》创造了“黑人”和“白人”的心理图景,书中指出,“白人确立了一种与黑人的对立关系,在这种二元对立中,白人具有从身体到精神的优越感,而黑人则感觉到自卑,因而当一个黑人与另一个黑人在一起时,其表现将不同于他与一个白人在一起”。为了控制这种自卑感,黑人通过穿衣乃至言行举止的模仿来达到一种与白人心理的平等感。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斯托夫人笔触下的黑人形象正是如此,他们想通过模仿白人的言谈举止来接近白人世界,获得与白人相平等地位。比如黑人奴仆阿道尔夫,一直试图模仿主人圣克莱尔,偷穿偷用主人的衣服,使用香水,甚至使用主人的姓氏,想以此改变自己卑微的地位,“最后弄得他误认为自己真的成了老爷”。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