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化论⽂
中国传统⽂化论⽂3000字
  在学习、⼯作中,⼤家都有写论⽂的经历,对论⽂很是熟悉吧,论⽂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毕业论⽂、学位论⽂、科技论⽂、成果论⽂等。那么⼀般论⽂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编为⼤家整理的中国传统⽂化论⽂3000字,欢迎⼤家分享。
  摘要:
  中国传统⽂化课程是汉语⾔⽂学的必修课程,它是对中国儒家、道家、佛教、⽞学及古代艺术的全⾯阐
述。本⽂就⾼校汉语⾔⽂学专业“中国传统⽂化”课程教学为研究⽅向,从开设中国传统⽂化的意义开始,分析了中国传统⽂化课程在汉语⾔⽂学专业的地位及教材建设,最后对汉语⾔⽂学专业中国传统⽂化课程的教学⽅式进⾏了探讨,意在为推⼴中国传统⽂化教育提供教学理论基础。
  关键词:
  汉语⾔⽂学传统⽂化教学研究
  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之间互通有⽆,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更尊重他国⽂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掀起了⼀股申办孔⼦学院的热潮,⽬前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陆续建⽴了476所孔⼦学院和851所中⼩学孔⼦课堂,由此可见,中国⽂化彰显的⽆穷魅⼒。在国内,中国传统⽂化热潮的重要体现是各⼤⾼校加强了对中国传统⽂化课程的建设,在课程定位、教材建设、教学⽅法、师资⼒量等多⽅⾯进⼀步改⾰和完善,使传统⽂化课程也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步骤。
  ⼀、开设中国传统⽂化课程的意义
  古巴⽐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是国际上认可度较⾼的四⼤⽂明古国,形成了⼈类最早时期的⽂明。追溯中国历史,⾄今已有5000年⽂化积淀,⽂字从甲⾻⽂、⾦⽂、⼩篆、⾪书、草书、楷书、⾏书经过了多种字体的演变,并由此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化传承了下来。作为中华⼉⼥,我们不仅要以中国传统⽂化引以⾃豪,⽽且要从中汲取传统⽂化精髓和智慧,将中华⽂化发扬光⼤。
  (⼀)学习传统⽂化精华
  中国⼏千年的⽂化源远流长,⽼祖宗⽤他们的智慧和汗⽔开辟疆⼟,为我们创造了今天令世界瞩⽬的中国⽂化,⾝为华夏⼦孙尤为⾃豪。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化最具有代表性的思想,从春秋末年⾄今影响了中国⼏千年。封建社会上层建筑⽤儒家思想统治底层⼈民,现代社会从儒家思想中汲取中国古代⽂化精髓,使之构成中国传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化瑰宝中,⼈们尤为珍惜,从⽼祖宗遗留下的宝贵财富中择取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的信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符合现代化发展需求的部分融⼊到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去。
  (⼆)全球设⽴孔⼦学院
  截⽌到2015年年底,据调查在乌兹别克斯坦、美国、英国、法国、韩国、俄罗斯等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陆续建⽴了476所孔⼦学院和851所中⼩学孔⼦课堂,且仍有70多个国家的200所⼤学都在积极申办孙⼦学院,由此可见中国汉语⾔⽂学及古代⽂化在世界上的影响⼒。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齐聚巴黎,阐述了“如果⼈类想在21世纪活下去,就必须回顾2000年前,吸收孔夫⼦的智慧”
  这⼀理论,顿时在全世界引起⼴⼤反响。作为中华⼉⼥,我们必须全⾯地认识祖国传统⽂化的珍贵性,保留、继承和弘扬中国最优秀的传统思想与⽂化,齐⼼协⼒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三)从古⽂化汲取智慧
  虽然⾼校开设的中国传统⽂化课程⽐较乏味,⼀些⽂史类的专业仅将此课程作为辅修课,学⽣对该门课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但中国⽂化是教育的根基,如果不认真对待,将会与⽼祖宗的智慧失之交臂。如今全球已开始重视汉语⾔⽂学的重要性,孔⼦学院每年都在增加,这说明中国传统⽂化的精髓和智慧是有必要汲取和继承下去的,中华⼉⼥必须认识到传统⽂化的
重要性,⽽不是让外国⼈告诉中国⼈中国的传统⽂化有多优秀。时代的发展告诉每⼀位华夏⼉⼥,学习中国传统⽂化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中国传统⽂化课程在汉语⾔⽂学专业的地位
  (⼀)教学的基本内容
  汉语⾔⽂学是⼀门古⽼的、综合性的学科,也是⽂史类和师范类院校必开的⼀门课程,⽬的是让⼴⼤莘莘学⼦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的、悠久的古⽼⽂化,将这种⽂明与思想继承下去,影响更多的⼈。然⽽,中国传统⽂化作为汉语⾔⽂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义上来讲,中国的⽂艺理论和汉语⾔⽂学都属于中国传统⽂化的范畴。各种形态的⽂学思想皆与中国⽂化中的儒家、道家、佛教、⽞学等古代哲学密不可分,构成了中国最丰富的古代⽂化组成部分。学习中国传统⽂化课程有助于帮助学⽣更全⾯地了解中国古代整体⽂化,对学习中国古汉字、⾳乐、舞蹈、宗教等⽂化具有⼀定帮助。
  (⼆)针对性⼈才培养
  汉语⾔⽂学专业培养的⼈才就业⽅向⾮常⼴,对其总结主要为⾼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字写作和阐述、影视评论、影视出版以及汉语⾔研究与教学相关⼯作。⼯作的性质基本与⽂字打交道,重点在于对⽂字的组织与推敲,要求每⼀句发⾔稿或宣传稿不仅能够突出主办⽅的意愿,⽽且能够达到社会的`共识,这对稿件撰写⼈的⽂字组织⽔平具有很⾼要求。事实证明,汉语⾔⽂学专业毕业的莘莘学⼦,相较于其他专业学⽣来说,语⾔组织能⼒较⾼,⾮常适合做报纸、电台、电视等相关媒体的编辑、编导或宣传⼯作。学习中国传统⽂化,不仅能增加⾃⼰的内在涵养,⽽且能使⾃⼰的⼯作更优秀。
  三、汉语⾔⽂学专业中国传统⽂化课程的教材建设
  汉语⾔⽂学是我国⾼校开设最早的课程之⼀,该专业注重学⽣⽂学修养、⽂学鉴赏、古⽂阅读等各⽅⾯能⼒的培养,课程的开设与中国社会变⾰是联系在⼀起的。随着90年代全民经商⼤潮的兴起,⽂坛上百花齐放的局⾯⼀去不复返,⽂学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少,90后⼀代更热衷于现代西⽅⽂化,普及和推⼴中国传统⽂化势在必⾏。
  (⼀)普及传统⽂化知识
  中国传统⽂化博⼤精深,所涵盖的内容⾮常⼴泛,⾼校开设的课程并不能全⾯地介绍中国⼏千年历史悠久的传统⽂化和精髓。重点是⼀些⾼校并未将中国传统⽂化作为必修课程,⽽是作为⽂科类专业辅
修课程,学⽣对此兴趣不⾼,这些都使中国优秀的⽂化传统⽆法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另外,在⾼校课程设置上,关于中国传统⽂化书名的命名和质量也参次不齐,如中国⽂化概论、中国⽂化通论、中国⽂化通史等。纵观这些书籍所阐述的内容基本⼀致,⼤多是从宗教、艺术、教育、科技等⽅⾯概括中国传统⽂化知识,并未对宗教、艺术、教育、科技等形式和发展做更深⼊的阐述与说明。
  (⼆)解剖中国⽂化形成
  除了普及中国传统⽂化,汉语⾔⽂学专业中的中国传统⽂化课程很重要的⼀部分内容是深度解剖中国⽂化的形成、发展与演变的过程,这些正是喜爱中国历史的学⽣最关注的部分。⼀般来说,这类教程从中国⽂化的源头先秦时期开始讲起,贯穿了两汉时期的经学、隋唐时期的佛学、宋明时期的理学、清明时期的朴学及近代民主思想等,细细解剖和阅读会发现趣味众多,中华⽂化的经典也正是在这其中体现出来。⽆论是两汉时期的经学,还是隋唐时期的佛学,⽆论是宋明时期的理学,还是清明时期的朴学及近代民主思想,所有教程均将中国的演变史与历史⼈物和事件结合起来,总结出每⼀时期的代表⼈物,阐述了中华古⽼⽂化对该时期的深远影响和历史意义。
  四、汉语⾔⽂学专业中国传统⽂化课程的教学⽅式探讨
  中国传统⽂化课程虽讲述的是古典⽂化和艺术,着重培养学⽣的⼈⽂素质,但在教学过程中并不影响教师采⽤⾼新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集⽂字、图形、视频、声⾳于⼀体的⽅式还原当时历史时期的
场景,激发学⽣对传统⽂学的兴趣,使学⽣通过影像更直观地了解中国古代艺术、教育、佛学等⽂化。除此以外,通过实地考察和开设孔⼦学院,也能够更好地推⼴和普及中国⼏千年的传统⽂化。
  (⼀)重视⼈⽂素质教育
  受西⽅思潮的影响,新⼀代的⼤学⽣思想⽐较开放,对中国传统⽂化、传统礼节和习俗嗤之以⿐,甚⾄认为某些思想退化或属于封建守旧思想,不值得继承和发展。正是因为这⼀现象,⾼校更应该开设中国传统⽂化课程,提升⼤学⽣的⼈⽂素质,让⼤学⽣全⾯、准确、清晰地认识到中国传统⽂化的精髓,学习并在今后的⼯作和⽣活中继承与弘扬中国⽂化。⼈⽂素质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汉语⾔⽂在全球范围内⼴为流传,世界知名学府都在申办孔⼦学院,研究孔⼦哲学,作为中华⼉⼥更有义务学好中国⽂化并将此发扬光⼤,向世界展⽰古⽼中华民族的智慧。
  (⼆)利⽤多媒体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是⾼校改⾰的必备条件,它让⽂字、图形、视频于⼀体的教学⽅式成为现实,能够让学⽣更直接了解课本的内容,增加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最重要的是它可以激发学⽣学习的兴趣。汉语⾔⽂学专业涉及古代⽂学、⽂字与历史的内容较多,学⽣⼀旦不理解则⽆⼼学习,⽽多媒体教学让传统的教学提升到另⼀个层次,激发学⽣学习的⾃主性,使学⽣真正领会到学习中国传统⽂化的乐趣。
  从⾼校基础配置来看,95%以上的学府都设有电⼦阅览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这些都是利⽤现代化科技资源来拓展⾼校教育的渠道和模式。事实证明多媒体教学能够更直观、更⽅便、更形象地还原出课本内容。
  (三)实地感受中国⽂化
  通过实地感受中国⽂化的博⼤精深,是最有意义的⼀种教学⽅法。因时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城市周边的资源,组织学⽣实地参观和考察,了解当地历史的演变、风俗习惯、礼节礼仪等传统⽂化,并多选取⼏个不同的城市作为⽐较和研究,会发现在中国960万平⽅公⾥的⼟地上⼈们⽣活习惯和风俗皆不相同,各有差异,这也正是中国56个民族不⼀样⽂化的特⾊。另外,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也是中国⽂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剪纸、戏剧、刺绣、饮⾷、制茶⼯艺等,别⼩看这些民间艺术,许多已申请⾮物质⽂化遗产。作为新时代的⼤学⽣,不仅要学好中国传统⽂化,更应该利⽤互联⽹⼯具将中国⽂化的精髓发扬光⼤,让世界了解中国古⽼智慧。
  五、结语
  汉语⾔⽂学是古⽼⽽⼜具有系统性的⼀门学科,重点是培养学⽣的⼈⽂修养、⽂学鉴赏、古⽂阅读等能⼒,为社会培养出⼀批通晓中国古今⽂化的⽂坛之⼠。两汉时期的经学、隋唐时期的佛学、宋明时期的理学、清明时期的朴学及近代民主思想等乃是中华传统⽂化的精髓。通过全⾯的学习,能够培养
学⽣的⼈⽂素质,使学⽣⾝为中华⼉⼥感到⾃豪。新时代的⼤学⽣同时肩负着巨⼤的历史任务,可利⽤多媒体或互联⽹⼯具,将中国悠久且古⽼的⽂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中国传统⽂化论⽂3000字】相关⽂章:
10-24
04-12
10-13
中国的传统文化09-02
08-06
08-25
10-04
06-16
09-01
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