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帝国读后感3000字
非常棒的一本书,其实我这个人 是不喜欢读热门书籍的,但这次例外,因为之前的“新疆棉花”事件,提到这本书的人比较多,才知道这本书。写得确实非常不错,从身边处处显眼但不起眼的物件入手,描绘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经济的全球化在时间的发展,历史的演变中悄然完成。这个过程你们充斥着你能想象到的想象不到的事情、现象。即便是到了现在,也还在某个我们不知道的角落里面上演、发生。
棉花产业的发展和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应该说正是得益于棉花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形成,包括但不限于催生三角贸易、摧毁自然经济、促进殖民扩张、推动城市化、引爆工业革命、维护奴隶制、美国南北战争、世界市场的形成等。并在这个过程中重塑了全球市场,改变了全球格局。
全球政治格局在经济的全球化过程中,发生着改天换地的变化,只不过只有一方是既得利益者,而另一份则是全球化过程中的牺牲品。在这里面不论是工厂主为代表的资本还是以国家为代表的政体,相互发展相互影响相互成就,准确一点应该是"狼狈为奸“。而普通人(包括市民,农民,奴隶等)就完全享受不到发展的红利了,他们只能不断的去适应全球化所带来
的的变化,被动的、强制性的方式去适应。很明显以这种方式参与其中,对他们来说面临的是什么局面,不言而喻。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一直强调发展的缘故,只有主动的参与其中,才可能走的更远,走的更高。才有机会从追随者向引领者前进。
视角宏伟,事例详细而雄辩,读起来毫不晦涩,不过,细节过于详细,以至于显得啰嗦,导致逻辑演进变得模糊。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论述工业资本主义为什么没在一些后发国家发展起来?举了埃及和巴西的例子 后发国家发展工业资本主义,一般的目的是进口替代策略,埃及利用战争资本主义的思路来发展棉花工业,即让工人像奴隶一样在工厂工作。这产生了矛盾,一方面试图进口替代,用廉价劳动力发展工业,另一方面,廉价劳动力导致了国内市场很小,发展工业没有前途。解决方案就是做国际贸易,但是弱小的埃及无力挑战英国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因而发展工业不能走战争资本主义的路子,要雇佣工人,同时,建立市场。 另一个例子是巴西,它没有试图用战争资本主义的路子来发展工业,而是想用受薪工人来发展棉花工业,但是,巴西有强大的奴隶种植园,如果建立受薪工人制,就挑战了奴隶制,所以大庄园主坚决反对,因而也搞不成。 事实也证明,战争资本主义在全球最为暴力的地区,棉花工业化从未成为现实。
人们常常有一个观念,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前是完全的孤立的。但是真相是在以前的世界人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文明,而且因为商业需求的需要,很多地方已经联系的比较密切。特别是中国的丝绸和印度的棉花都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这个时候的亚洲是世界最富有的地方,因为中国的丝绸和印度的棉花不仅质量轻盈,而且非常美观,易于保暖,相比于皮毛更容易上。而且中国和印度的纺织技术能够纺织出更加精美的纺织品。
这也受到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非洲和欧洲等地有身份人的青睐,他们会把能够穿上精美的衣物作为身份的象征。于是奥斯曼土耳其商人从印度购买大量的棉织品用于本国的贵族的使用,而且也会带着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棉织品带到地中海周边,甚至穿过地中海,带到欧洲。这条商业路线持续了几个世纪之后。
新航路开辟了,葡萄牙人、英国人等欧洲国家开始了殖民地掠夺,他们可以利用更便捷的海上路线,把印度和中国的棉织品通过印度海运到东非。在绕过好望角运到欧洲。他们发现棉织品在非洲的市场和欧洲很受欢迎。于是就开始大量的贸易。
随着航路越来越成熟,欧洲人发现美洲可以生产出更多的棉花,而且成本更低,但是种植园美洲的土著居民因为感染疾病而大量死亡。欧洲殖民者于是就从美洲带这棉花运到印度分包纺织,然后在收购起来运到非洲换取黑奴,然后又把黑奴运动美洲种植棉花。
三角贸易正是形成。世界的联系也更加的紧密了。其实棉花虽然是简单的一种商品,但是他的影响力无疑在当时是最大的。是它影响了世界。
棉花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的农作物,洁白的棉花与她灰褐的棉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同她保证了人类可以减少受冻之苦,却间接的导致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让殖民者摧毁了美洲的印第安人与印加文明,痛失了美洲自己的文化。但我在思考,为什么是棉花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呢?直到我读完了《棉花帝国》—书后,我才有所了解。
新疆棉花事实全过程棉花在各个大洲都有所生存,但大部分时间都是由印度与中国来掌控的(17世纪以前),垄断着大部分的生产资料。直到欧洲的殖民者们开始大批扩张殖民,拓宽海外贸易,形成稳定的棉花产业链,即:殖民他国,低价收购原材料,运回本国或低价招聘当地劳动力,制成成品,再卖回本国或他国。现在的许多服装大企业也是这么干的,只不过不殖民他国罢了。殖民们先靠低价占领市场,形成垄断的局面,再在此基础上大幅哄抬物价,他们又常
发动战争,以此方式洗劫印度,所以才有人比喻英国“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而英国又常常在别的国家故技重施,使得长江、密西西比河、尼罗河和墨累河的大量财富被“挤到”了泰晤士河中。
棉花是一种对气候条件要求比较高的植物,原产于印度,后来传入中国,并在亚洲大陆广泛种植,进而成为全球棉花的主要货源地。
棉花从种植、采摘,到纺纱、织布,最早几乎全凭人力完成,因此大多在农村通过家庭作坊的形式,实现布料的自给自足,如果有多余便对外出售。
欧洲早先并不种植棉花,当地人在15世纪前基本只穿着皮毛衣物,直到15-16世纪开始全球航海,抵达印度发现了棉布这种好用的材质,才意识到它的巨大市场潜力,于是利用武力开始控制全球的棉花产业链。
作者的观点之一,是欧洲拥有当时世界先进的航海技术、财政经贸工具(如信贷、航运保险)和武器,得以迅速占领非洲、美洲并控制原住民,攫夺了土地、金银和奴隶,以暴力手段获得大量原始积累,作者称之为“战争资本主义”。
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列强,用从美洲、非洲获得的财富到印度购买棉产品进口到本国,从客观上构建起了早期以欧洲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
与此同时,英国本土也开始制造棉产品,但原料始终需要从海外进口。进口原料的运输成本,加上英国相对昂贵的劳动力,使英国国产棉产品与印度相比,没有竞争力。到18世纪,英国步入工业革命时代,许多技术被发明,其中也包括织布行业,比如使用飞梭能大大提高织布的效率。
作者的观点之二,是欧洲的资本家为了扩大利润,必定寻求更低成本的生产方式。
从坏的方面讲,由此产生了奴隶制;后来为了强迫本国农民加入棉产品生产,由国家制定法律,支持集中化的工厂,创造出“受薪工人”这种新的工种,使资本家得以继续压榨劳动力。
从好的方面讲,利润引诱企业家投资机器、推动了技术进步,全球化的棉花产业还带动了金融、航运、铁路的升级。此时,欧洲开始向全球扩散我们所熟知的“工业资本主义”运作方式。
欧洲在全球的中心地位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两次世界大战重新洗牌了各国地位。美国得益于自身在奴隶制时期积累的大量财富,并且在地理上远离世界大战主战场,在战后跃升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