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小说《明天》中的“间离”手法
作者:***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32期
        摘 要:从布莱希特“间离化”理论出发,重新审视鲁迅短篇小说《明天》。与布莱希特要求观众采取社会批判的立场一致,《明天》中运用了穿插叙述者的评论干预、平行并立的空间形式、带有表演式的人物叙述等艺术手法造成了“间离化”审美效果,促使观众运用理智去进行思考和评判,进而获得对社会人生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布莱希特;“间离化”;鲁迅;《明天》
        作者简介:黄一楠(1993-),女,湖南长沙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小说。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2-0-02
        德国著名戏剧大师布莱希特创立了以“间离化”(亦译“间离效果”、“陌生化效果”等)观念为核心的“叙事剧”(又译“史诗剧”)理论,并将“间离”解释为:“简而言之,就是一种使所要表现的人与人之间的事物带有令人触目惊心的,引人寻求解释的,不是想当然的和不简单自然的特点。”[1]与欧洲传统戏剧的审美效果——使观众沉湎于戏剧情境之中,与之产生情感共鸣不同,布莱希特希望采取“间离”技巧,使观众“不是亲近的,而是疏离的。”他主张“在表演的时候,防止观众和剧中人物在情感上完全融合为一,接受和拒绝剧中的观点或情节应该是在观众的意识范围内进行的,而不是在沿袭至今的观众的下意识范围达到的。”[2],迫使观众运用自己的理性思辨能力和判断力来评判所观赏的戏剧。
        虽然布莱希特更多是在戏剧美学领域探讨“间离化”问题,但是他的这一理论对于同为叙事文学的小说是同样适用的。《明天》这篇小说收入在鲁迅短篇小说合集《呐喊》中,关于《呐喊》,学者们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了,所取得的成果也很丰富,对于《明天》篇也多有论及,主要集中在主题和人物分析,一般是被理解为借一种比较冷静的笔调表現下层社会的“孤儿寡母”的孤寂无助与悲凉绝望。本文试图从“间离化”理论出发来探讨其艺术手法的使用,并进而从更新的角度来认识这篇小说的思想价值。
鲁迅小说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