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倒霉”和他的“邓福楼”
●李 峰
殷叶子这是晋南乡村一栋普通的二层小楼。今天我们从外表看,无论是造型,还是装饰,它都没有丝毫的特殊之处,何况近二十年的风风雨雨已使它显得很陈旧。然而就是这栋现在看来极不起眼的小楼,却闻名遐迩,连中央电视台的“老总”们在采访之后也称道不已,从而把它搬上了荧屏。当然,这不只因为楼本身,更是因为它的名字和它的主人。小楼称“邓福楼”,主人叫郭新茂,在山西省运城市中陈庄村。
“郭倒霉”的故事
那是众所周知黑白颠倒的年代,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割尽了人们屋前屋后、街头巷尾的“资本主义尾巴”,也割穷了人们的生活,割伤了人们的心。与当时中国社会的大多数普通老百姓一样,郭新茂过着不识温饱的日子。
郭新茂笨吗?一点也不是。论庄稼活,他是田间地头的一把好手,犁耧耱耙、麦菜瓜果样样都精;论手艺行,泥瓦木工他懂,经常被这个领导那个干部喊去做活;摄影照相他会,那是跟别人学的,就是自己缺个相机;电器他也常摆弄,村里的磨面机、水泵什么的出了问题,总是他去给敲打敲打;等等。郭新茂懒吗?也不是。他从不惜力气,总认为力气这东西特别是对年轻人来说没啥,用了以后自会再来。一年到头他早出晚归,不辍劳作。纵然如此,有限的工分、少得可怜的分红仍决难维持家中上有双亲下有七个孩子的生计。他相信老人们传言下来的话“命薄一张纸,勤勤饿不死”绝对不假,但这时也只好无奈地认为仅仅是饿不死而已。
郭新茂承认自己的命不好,但倔强的性格又使他偏偏不肯向命运低头。他说,都是给逼出来的。在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日子里,他提心吊胆“冒雨作案”,偷偷在家中养几只鸡,喂几只兔,种几株棉,栽几棵菜,编几个竹筐,聊以补贴家用。为此,他成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典型,大会批判、小会检讨,没有一刻宁时。慢慢地,批得多了,他出了名,每次运动都少不了,他也不在乎,破罐子破摔,自认倒霉。久而久之,“郭倒霉”的绰号不径而走。有人还把这事编了顺口溜:“中(陈)庄有个郭倒霉,上有老来下多小,家徒四壁不知饱。资尾巴,常戴帽,大会批来小会斗,你说倒霉不倒霉。”
郭新茂对此也认了。这没办法,家中几间破屋,徒徒四壁,空空如也,常常吃了上顿揭不起下顿的锅盖,厚着脸皮到生产队的仓库借粮,又形成恶性循环,年年到头背着一屁股债,还被批得手忙脚乱。他说,“郭倒霉”叫得对,那种境况不叫倒霉叫啥。七十岁的老人很幽默。
“邓福楼”的故事
“郭倒霉”自己也没想到,竟然有这么一天,他能脱掉倒霉的帽子。那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三中全会断然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而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共和国由此获得了新生,千千万万的中国农民由此获得了相对自由的生活和生存空间,他们开始摆脱各种“左”的枷锁,在祖祖辈辈生生不息的黄土地上开始了新的艰苦创业之路。这时的郭新茂,已步入知天命之年。然而,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赋予了他新的青春活力。凭着他的勤劳和智慧,郭新茂踏上了通向幸福的坦途。
政策放宽了,五十多岁的郭新茂好象一下子年轻了许多。农忙时节,他带领全家老小齐上阵,春播秋收,精耕细作。民以食为天,在包产到户的头一年,郭新茂一家十一口人多年来第一次不再为吃饭问题发愁。他又拉起十几个人,在方圆几十里成立了第一支农民自己的建筑队,农闲时出东家进西家,忙忙火火,不亦乐乎。不久,他拥有了梦寐以求的相机,使闲置多年的照相技术派上了用场,逢年过节专为乡亲们拍照留念。
牧童的诗意郭新茂逐渐富了。在新旧时期接轨之际,当绝大多数人们还在观望等待时,郭新茂的举措及其结局无疑给他们作出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他也热心地为人们出谋划策,并发动村里在外工作的人员,为人们提供信息和致富门路,希望乡亲们都能过上好日子。在郭新茂的带动下,村里有人种上了果树,有人赶集卖布、卖服装,有人加工农产品,没有本钱,郭新茂尽力相借或代为筹措,不仅小小的中陈庄村活跃起来,邻近的几个村子也闻风跃跃欲试。出于对他的信任,一九八四年的村民委员会选举,人们一致推选郭新茂为村委会主任。
在当时农村摩托车极罕见的情况下,郭新茂买了辆幸福牌摩托车,虽然是最简易的一种。他在车梁上写了“郭倒霉专用车”六个字,他说,这是为了能够永远记住过去倒霉的生活,
旅游必去从而珍惜今天的好日子。现在,这辆摩托车已完成它的使命,早已不用了,但它仍被郭新茂仔细珍藏着,作为一个时代的见证。
一九八三年,郭新茂在家中建起了一栋两层小楼。上下按晋南传统的民居各有五间。虽然今天看来,它普通之极,但在人们大多尚不富裕的条件下,它不能不产生一种轰动。在小楼的二层正中,挂有一块长方形的黑牌匾,上书“邓福楼”三个遒劲有力的金字。“邓福楼”,便是郭新茂为小楼起的名字。提起这,郭新茂老人显得很自豪,也很动情。他说,没有邓主席(当地人多数都习惯这样称呼小平同志),我郭倒霉今天恐怕更倒霉;撇开个人不提,农村现在的生活过去连想也没想到过。这是在改革开放春风中得以新生的一个普通农民的心里话,也是对我们党、对敬爱的小平同志最朴素的最深沉的感情的流露。据说,小平同志在世时也曾闻知这栋乡间小楼。不知他老人家听到这一消息时,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动和欣慰。
郭新茂在当地率先勤劳致富,彻底摘了“倒霉”的帽子。他光荣地当选为运城市个体劳动者协会会员。有人又编了顺口溜,来形容“脱帽”后的郭新茂:“郭倒霉,不倒霉,原是逢上好年境。田间地头细耕作,建筑带领大家富。双脚踏上幸福车,邓福楼里笑语盈。”郭新茂说,这是托福小平。
人们心中的故事
岁月的流逝和多年的劳碌使得郭新茂渐渐老了。他不再有四处奔波的精力。而这时他的子女都已长大成人,生活得也很好。他们都希望劳苦了一辈子的父亲能舒适地安度晚年。然而,郭新茂想的却不是享清福度余生,他心中早有了自己的打算。
原来,改革开放好几年了,在人们物质生活改善、生活自由度加大的同时,精神方面的东西却不知不觉地丢掉不少。村里的公共卫生没人管了,聚众赌博的现象出现了,婆媳不和、吵架打架的事也时有发生。郭新茂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决意发挥余热,改变这种面貌。这一年他六十岁。六十花甲子,六十岁正是大多数老年人悠然而享受生活的时候,郭新茂却揭开了他生命中新的一页。他一心一意投入一项新的工程:中陈庄村文明建设工程。
技术支持简历>广发信用卡积分郭新茂的“工程”从办广播开始。他自筹资金和器材,没多久,“幸福之声”广播站诞生了——他要把人们带上一条幸福之路,不光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广播站就设在郭新茂的“邓福楼”里,他自任编辑,自当播音员。为办好广播,郭新茂自费订阅《人民日报》、《运城日报》、《山西农民报》等报刊,购买了许多法律、农业方面的普及书籍,还有大
量的音乐戏曲磁带。每天晚饭时,悠扬的音乐之后,郭新茂便开始他的广播,从国际国内大事到村小学的考试成绩,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到日常生活信息,从法律常识到农业科普知识,从蒲剧(当地的剧种)秦腔到歌曲小品,内容丰富多采。十几年来,郭新茂的广播几乎没有中断过,它成为中陈庄人们生活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线。偶而广播坏了不能播音,肯定会有不少人来打听询问。
村里的好人好事是“幸福之声”的一块重要内容。后来,一些不好的人和事也进入广播。哪家的媳妇和婆婆吵架,哪家的老婆好吃懒做,哪家的孩子干了坏事,他都丝毫不留情面,会以最快的速度在广播中播出。他不怕得罪人,他说,要扬正气,对歪风就不能客气。这一招还真灵,村民们都以被郭新茂广播表扬为荣,批评为耻。谁家被批评得多了,传到邻近几个村,他家儿子的媳妇也难。郭新茂也为此成了村里的义务调解员,东家有矛盾喊他,西家有纠纷请他,他总是乐此不彼,随叫随到,以理服人,公正解决。
郭新茂的老伴说,他每天不是埋头读书看报准备广播节目,就是出墙报,或者到别家化矛盾解纠纷,一年四季难得清闲几天。还是风雨同舟了几十年的老伴最能理解郭新茂的心,她尽力照顾好他的生活,有时候,郭新茂忙不过来,她还常常被喊去帮忙。她只是担心他已经历了七十多年风雨的身体。
中陈庄村所在的上郭乡乡长李平说,郭新茂已成为中陈庄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他为中陈庄村营造了一种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氛围。几年来,在郭新茂带动下,该村吵架打架、赌博偷盗的现象几乎已绝迹。说郭新茂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战线上的排头兵,他受之无愧。当地的老百姓最清楚,人人心中都装着一本郭新茂的故事。
郭新茂真是越老越出名。近二十年来,他的“邓福楼”迎来了形形的参观访问者,其中有各级领导,有社会名流,更多的则是普通老百姓,而对当地的许多所中小学来说,它又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基地。《山西日报》、山西电视台、《运城日报》、运城电视台等新闻单位都多次报道过郭新茂的事迹,在最近的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周年之际,他又成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人物。
面对社会回报他的各种荣誉,郭新茂老人没有沾沾自喜,他说在剩下有限的生命里,还要继续努力。那么,是什么力量驱动这位古稀之年的老人无私奉献了近二十年,并且至今仍不停息?在“邓福楼”底层中门的对联中,我到了答案。那是老人的自勉:七十岁力不从自退二线,二十年报党恩义务宣传。我想,这也是老人七十载风雨历程的人生感验吧。
──────────────
阳春旅游景点大全作者单位: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研究生队
:210003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