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答题(选做4题,每题20分,共计80分)
1、民间长诗的艺术性。
一、抒情性是诗歌的根本艺术特征。
二、形象性是诗歌的基本特征。
三、音乐性是诗歌的先天素质。
四、语言性是诗歌的跳动的音符。
五、朦胧性是诗歌的艺术外衣。
六、意境性是诗歌艺术的境界。
2、中国四大传说的艺术结构特点。
中国的四大传说应该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牛郎织女》,民间传说的艺术特主要体现在历史性,这些传说都是民众口传的历史,其次它的文化史的价值,
这些传说都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背景特征,对于我们理解当时的文化具有很重要的考证价值。另外, 这些传说都具有传奇性,对于当时的民众来说具有一定的娱乐和教育的功能。
3、民间故事的艺术主题。
民间故事,作为一种集体创作,在情节、主题、人物等方面有显著的类型化倾向。主题的类型化指许多故事表达同样的主题,如表达生活达生活变富或弱者获胜的愿望,对于机智善辩的赞扬、对于愚蠢呆笨的讽刺等。人物的类型化指许多故事的人物属于同一种形象类型,即在品格、行为等方面的主要特征是共同的,如巧媳妇型、呆女婿型、机智人物型等。同一故事在传播过程中会生发出许多大同小异的多种说法,同一母题会表现为多种异文,贯穿于多种异文中的基本要素相同而又定型的故事框架称为“类型”。类型分析时故事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以至于故事类型的研究成为一种分支学科即故事类型学,在这方面曾出现大量论著。当然,类型化不仅是民间故事的特点,神话、传说也有类型化的表现,但故事的类型化更为突出,可以说故事是类型化最强的一种叙事文体。与类型化相关的是,故事对人、事物、景物的个性化描写较为缺乏,叙事手法较为粗疏,但这点从另一角度看就是质朴简约,与民众的审美趣味相契合,而且叙述粗疏的不足为情节的强烈趣味性所弥补,使故事成为现代民间叙事文体中影响最广泛的一种。
4、什么是AT分类法?
AT分类法是国际上通用的故事情节类型分析法。1910年,芬兰的阿尔奈(Aarne,Anitti A.)发表《故事类型索引》一书,分析比较了芬兰和北欧其他一些国家以及某些其他欧洲国家的民间故事,将这些故
事的同一情节的不同异文归为一个类型,并写出简洁的提要,然后分类编排,统一编号。该索引发表后,影响很大,1982年,英国印英安纳州立大学的汤普森(Thonpson,Smith)出版了《民间故事类型索引》,根据更大范围的民间故事资料对阿尔奈的体系补充和修订,这二人的分类体系被合称作“阿尔奈-汤普森体系”,简称“AT分类法”,由五大部分组成:动物故事、普通民间故事、笑话、程式故事、未分类故事。
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是相互区别而又统一的整体. 民间文学的产生对作家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家文学的题材,在很大程度上受民间文学的影响;在艺术创作中,民间文学还为作家提供了生动、丰富的人物形象;作家创作时运用的体裁,许多都是直接脱胎于远古时代
的歌谣和民间传说等;民间语言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各种口语、谚语、歇后语成为作家创作时丰富的源泉。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传播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中国文学史上,不但有不少民间文学作品被记录下来而成为书面文学,而且,不少 诗歌、故事、传奇、小说等以书面文学的形式流传。同时作家的书面文学,在思想、想象和语词等方面也对民间文学起过影响。到了现代,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的生活、思想等的剧变,两种文学互相影响的地方就更加增多 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两者的区别也比较明显。第一,二者创作(形成)过程不同。作家文学可以由一个作者,在较短时限内完成。如当前某些畅销书的作者,日成万言,可谓高产作家。而民间文学的创作决不存在此种情况。一篇民间文学作品的产生需要在集体场合中进行酝酿, 由广大人民众不断修改加工,逐渐形成。因此,要追溯一则民间文学作品的作者是谁,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可以说民间文学是全民创作的产物,可以代表广大民众的审美方式和审美需要。而作家文学是个人创作的产物, 带有明显的个性彩,而作者也掌握着自己作品的版权。第二,民间文学的流传比作家文学有较强的地域性。一般说来,民间文学作品“有一个较为集中固定的流传地区, 有一个流传中心。” ①比如藏族的神话传说总是以藏民聚居区为中心;东北的二人转又以东三省为中心。其传播又总是距中心越近则流传越广甚至家喻户晓;距中心越远则流传越少,甚至无人知晓。如锦州笔架山一带的
渔民都听说过笔架山的由来,出了锦州,闻者便寥寥无几了。相比之下,作家文学的流传范围要大得多,受 地域局限较小。第三,传承方式与传承结果不同。 很多古籍,历经千年,随不免在无数次的抄写传承中出现讹误,但在今人看来,仍可见其原貌,这就是纸质媒介传承的好处。但民间文学作品随着历史发展, 时代变革在不同讲述者口中都会不断变化,增删情节,创新内容。早在南宋时期,《水浒》故事就在民 间广为流传,故事的最初情节是梁山好汉有的战死,有的遇害自尽。人们对这一结局不满,所以产生了许多梁山好汉幸存者再度聚义 的传说,如《阮小二抗金兵》,京剧《庆顶珠》。再如牛郎织女的传说, 最早见于《诗经·大东》所记,还看不出牛郎与织女有什么爱情关系。而《古诗十九首》中,他们已成为一对情人。到了曹植《洛神赋》的自注中,已是“牵牛为夫,织女为妇”了。由此可清晰看出传说故事的演变轨迹。 作家文学主要靠纸质媒体承载文字内容,而民间文学的传承主要靠口传心记,代代相传。在我国农村,有很多民间故事家,他们没有文化,甚至不识字,却可以口述很多的民间歌谣、故事、传说。如蒙古族故事讲述家金荣,她的故事“传承主线是外祖父——亲——金荣” ②。这种传承方式的可靠性显然要比纸质媒介差得多, 所以传承的结果也大相径庭。 总之,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相互依托,统一而不可分割。
6、民间文学的价值属性。
民间文学用口头方式来创作也用口头方式来传承,因此, 它更接近于民众的生活,是一种直面生活的艺术;具有灵活简便的艺术形式;灵动形象而又鲜活的语言; 塑造了众多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
7、史诗的叙事特性。
一、以某个英雄为中心,通常是在军事、民族或宗教的重要人物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甚至是半人半神;
二、庞大的背景设定,广阔无边的地理环境,包含的许多国家,世界或宇宙;
三、英勇的战斗或勇敢的行为;
四、故事中出现神、天使、魔鬼等神灵;
五、持久的旅程,而且通常充满异国情调;
六、诗人保有客观性;
七、传统史诗的题材多为大众所知的传统故事,使观众能立即进入故事情节而不至于感到迷惑;
8、歇后语中的人物形象类型
主要人物形象有历史上的圣贤君师,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现实生活中底层的小人物,想象中的神仙鬼怪,宗教人物四类, 歇后语中对这四类人物的形象和价值取向的描写,反映了我国民间笃信道,佛追求情义,正义以及国民性格中歧视弱小,圆滑世故的民族心理。
二、材料分析题(选做一题,共计20分)
1、孟姜女传说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经典民间传说之一,以口头传承的方式在汉族民间广为流传,被改编成小说与电影,受到民众的喜爱。从解释学角度,对《孟姜女》之改编的不同历史文化背景进行分析。
答:以孟姜女故事的演变为例。孟姜女的传说是中国古代汉族四大爱情传奇之一(其他三个分别是《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千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孟姜女的传说一直以口头传承的方式在汉族民间广为流传。最早的传说可上溯到《左传》。《左传》中记载齐国的将士杞梁妻大义凛然的刚烈性格,但反对战争,热爱丈夫的主体框架已隐隐显现。但是过了两百年左右,到是战国中期,《檀弓》一书中就用“哭之哀”
三个字对她的悲伤加以渲染。战国以后,西汉前期,孟姜女的故事中心在于表现她的哀歌痛哭。到了西汉后期,故事的中心又从悲歌转变为“崩城”。第一个叙述崩城故事的人事刘向,他的《说苑》和《列女伟》都对此有相关描述。东汉末年,蔡邑在《琴操》中说“杞梁妻吧”这一琴曲是杞梁本人所作。西晋的崔豹在《古今注》中说杞梁妻哭倒的城是杞都城,但是郦道元的《水经注》一书却认为是菖城。总而言之,东汉末期至六朝末,四百余年的时间中,“剿城”一直是孟姜女故事的中心。到了唐末,孟姜女故事有了一个较大的转变,诗僧贯体《杞梁妻》一诗中将杞梁说成是秦朝人,而且被派往长城脚下修筑长城,最后劳累致死,尸骨筑入城墙。杞梁妻前往长城寻丈夫,一哭二城崩,二号而其夫骸骨出。到此,杞梁妻故事中心从“哭夫崩城”转变为“旷妇怀征夫”。到了南宋,孙爽的《孟子蔬》
中首次提到杞梁妻名唤孟姜。到了明代,明政府为了防止瓦刺入侵,大修长城,导致民怨沸腾。老百姓为了发泄对封建统治都的不满,又改杞梁妻为“孟姜女”,改杞梁为“万喜梁”(或范喜梁)。加了诸如招亲、夫妻恩爱、千里送寒衣等情节,创造出全新的“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修筑长城是历代封建王朝各种劳役中最为残酷、最具代表性的一项劳役,从春秋至明,近两千漫长的岁月中,长城屡修屡补,强征了无数的农夫,任何时候都可能产生像孟姜女那样的遭遇。因此,孟姜女和范喜良是劳动人民在承受无限度的劳役中塑造出
来的两个典型人物,集中千百万下层百姓劳役逼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灾难。动人的哭长城故事,是对封建统治阶级暴虐行为的控诉和,也是对奴役者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精神的歌颂,正如南宋名臣文天祥在孟姜女塑像旁书写的对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这当是中允之论。 从开始的杞梁妻故事到最后的孟姜女传说,期间有两千余年。一个故事能长时间为人民众所喜爱,并不断的补改造、加工,并不是偶然的。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个故事整个人类的共同愿望,抒发了劳动人民最真实的心声。那就是:向往和平,追求稳定,渴望家庭生活的幸福和安宁。由孟姜女故事的演变可以发现:民间文学的变,是由于地域、文化时代的差异而产生的,众多异文皆是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流传中产生的。常言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在不同的地区,由于环境生活习惯的差异,风俗习惯千差万别,民间文学的传播者只有对人物、背景、故事等做出适应的调整,才能满足各地区不同人的需求。随着时代的流转,人们的生活方式会由于改朝换代、技术进步等因素发生改变,审美需求也会随着时代的不同产生差异,民间文学在传播过程中自然会被掺杂入上一时代人们的思想而发生变异。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就是随着历代时势和风俗不断变化而变异的。战国时,齐都盛行哭调,杞梁战死而妻迎柩,便是悲剧的素材;西汉时,盛行阴阳五行、天人感应之说,杞梁妻的悲
苦便造成了城崩山裂的感应;至六朝、隋唐间,乐府中有送衣之曲,于是又增添了送寒衣的内容。可见,孟姜女的故事在不同的时代中加入了时代的元素,顺应了时代的元素,顺应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在随着历史的演变逐渐丰满,流传至今。
2、梁祝传说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被称作“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因其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的浓郁深厚,改编成了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和钢琴协奏曲《梁祝》以及各种版本的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形成了极大的社会效应。请结合所学的知识,从主题学角度,阐释不同历史与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对《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改编。
答:众所周知,《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部戏剧都是感人肺腑的爱情的爱情悲剧,其实也可以说是主人公性格缺陷所造成的悲剧, 两部剧中都以爱情为主线,只不过因东西方文化差异,以及社会制度的不同,所以展现出来的爱情故事也各有特点。《梁祝》是一部诗歌体的民间小说,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在中国的民间广泛流传,也深得外国观众的喜爱, 但多以说唱文学和戏曲戏剧的中国古典传统文学形式流传,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叶》是一部正规的戏剧作品,在内容形式以及表现结构上都合理规范,流传甚广。《
梁祝》这部著名的中国传统文学悲剧作品,用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描述揭露并且鞭笞了中国封建社会落后死板的婚姻观念,被束缚限制的爱情自由,以及门当户对的传统观念,制度的束缚以、人们思想观念的落后腐化以及主人公本身宪哥的缺陷, 不敢反抗,而是活在封建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中,走不出落后制度的束缚, 其实可以说是自己葬送了自己唯美的爱情和珍贵的生命,所以让本该幸福牵手的爱情演变为可歌可泣的“化蝶”悲剧,渴望自由纯真爱情的青年男女们宁死也不肯为传统婚姻制度而折服,相比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来说,他们这不是反抗, 而是在自己做不了主的婚姻面前选择放弃和逃避,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才是疯狂又充满激情的,他们奔放直白的表达心中的爱恋,而且一见钟情之后让他们坠入爱河,他们在家族世仇面前仍做着真实的自己, 对于对方的哎没有任何掩藏,而祝英台却刚好与之相反,对于梁山伯的爱总是含蓄不露, 也没勇气直接表白,都是话里行间暗藏玄机,让人琢磨不透。更有一点, 在梁祝中,三句不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于婚姻,在他们的传统观念里,总得经历:提亲→定亲→成亲这样一个繁杂的步骤,而且面对这些封建传统,他们虽然很不满, 但没有坦白抱怨,只是默默的承受着,在西方人的世界里,婚姻同样不是儿戏,但他们的态度就与中国的迥然不同,他们只需要相互承诺,彼此许下誓言,私定终身,再到教堂让神父为他们见证爱的结合即可,至于家人的反对他们都抛之脑后。悲剧渊源于古希腊,由酒神节祭祷仪式中的酒神颂
歌演变而来。在悲剧中,主人公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受尽磨难,甚至失败丧命,但其合理的意愿、动机理想、激情预示着胜利、成功的到来。悲剧撼人心魄的力量来自悲剧主人公人格的深化,《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部剧中的四个主人公就是典型的代表,在很小的年龄和严峻的家庭情势之下,渴望并付诸行动来追求自由向往的爱情,最终作者通过他们悲惨且出人意料的结局,来揭示生活的残酷和现实,在戏剧中更能激起读者和观众的悲愤和崇敬,而悲剧真正的文学价值正在于他具有常人难以预料和接受的悲剧情结,恰巧在毫无挽回余地的痛苦边缘,直接把人性最本质的爱与恨推入死亡的深渊,让人措手不及,只能哀痛惋惜。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属于悲剧中的家庭悲剧一类,他们都表现家庭之间、家族内部各种复杂的伦理关系及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念、道德法则酿成的激烈矛盾冲突,一方式家族世仇无法调和,一方又是门当户对的世俗理念限制束缚,但更主要的是表现爱情悲欢离合的悲剧, 他们的爱情都只有在结束生命之后才得到了永生,生不同时,死必同死。在中国封建时代的背景下,不仅仅是社会制度封建礼教的束缚,更是人们思想观念的落后无论是对于自己憧憬向往的爱情,还是自我个性的发展都是被限制束缚的,不被世人理解和认可,更不可能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所以说像《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样的悲剧多的是,他们的爱总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世俗观念和父母兄长反对,具体的原因有: ① 男女主人
公门不当户不对, 二者身份差距悬殊太大,一方总是位高权重,另一方却身份卑微,无权无势,有可能男的是高官侯爵,女的却是平民或是,也有可能女的是大家闺秀,豪门千金,男的却是落榜书生,数年没有高重,以至于常人无法理解和接受; ② 被中国封建落后的体制束缚,要求女的要在闺房终不过待到出嫁之时,而且女人只能在家中学习刺绣,普遍认为“女子无才并是德”,而祝英台是这其中的一个特例, 所以女扮男装外出学习,与梁山伯结识,这正是此悲剧的开端; ③世俗偏见,认为婚姻必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必须由父母做主才可算数,私定终生被的;④ 当时黑暗的社会背景以及人们的趋炎附势,始终认为大家闺秀就应该许配给豪门子弟, 所以祝英台就被强迫嫁给马文才,不得不与爱的人天各一方; ⑤ 自身性格缺陷,反抗没起效果,因为别人的阻止和限制束缚,就放弃,接受现实,这样 的又怎么能长久?其悲剧性结局也是注定好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