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案第⼋版解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案(试⾏第⼋版)》解读20201110背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为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前已成为全球性重⼤的公共卫⽣事件。通过积极防控和救治,我国境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仅在个别地区出现局部暴发和少数输⼊病例。由
于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且有可能较长时期存在,新冠肺炎在我国传播和扩散的风险也将持续存在。为进⼀步加强对该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
离和早,提⾼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在总结我国新冠肺炎诊疗经验和参考世界卫⽣组织及其他国家诊疗指南基础上,我们对《新型冠状病
毒肺炎诊疗⽅案(试⾏第七版)》进⾏修订,2020年8⽉18⽇,国家卫⽣健康委办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
⽅案(试⾏第⼋版)》与第七版诊疗⽅案相⽐,新版的诊疗⽅案新增或修改了许多内容:第⼋版的⼀⼤亮点明确流⾏病学特点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进
⼀步完善措施进⾏了⼤幅度修正新增“预防”相关内容对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进⼀步完善:在潜伏期即具有传染性,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
感染新冠肺炎不仅是累及肺部的疾病,⽽是易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的疾病。新增了“重型/危重型⾼危⼈”的判定标准,提⾼了临床救治成功率。
原则⼏乎没有变化,但是措施均有⼤幅度的修正新增了个⼈预防内容,指导公众科学防护、及时就诊。1.病原学特点新型冠状病毒(20
19-nCoV)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从病毒形态结构上分析,新冠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60~140nm。新冠病毒表⾯刺
突糖蛋⽩(S蛋⽩)和基质蛋⽩(M蛋⽩)均匀分布,内部的核⾐壳由核蛋⽩(N蛋⽩)包裹着RNA基因组成,外⾯围绕着病毒包膜(E蛋⽩)。
病毒灭活新冠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以下⽅法和试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温⼄醚含氯消毒剂过氧⼄酸氯仿56℃30分钟⼄醇75%注:氯已
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1.流⾏病学特点传染源: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症状感染者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最强飞沫传播相对封闭
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浓度⽓溶胶下密切接触传播主要途径⽓溶胶传播粪便、尿液污染环境引起⽓溶胶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粪便、尿液对环境
污染造成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易感⼈⼈普遍易感。感染后或接种疫苗后可获得⼀定免疫⼒。临床特点潜伏期潜伏时间:1~14天,多为3~7天
。主要表现1.发热、⼲咳、乏⼒。2.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为⾸发症状。3.少数患者伴有⿐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
等症状。4.部分⼉童及新⽣⼉病例症状不典型,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仅表现为反应差、呼吸急促。5.极少数⼉童于恢复期出现多系
统炎症综合征:表现为发热伴⽪疹、低⾎压或休克、凝⾎障碍、急性消化道症状等。临床特点轻型重型1.低热、轻微乏⼒。2.嗅觉、味觉障碍。
3.少数患者可⽆明显临床症状。1.中低热,或⽆明显发热。2.发病⼀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低氧⾎症。3.严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
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多器官功能衰竭。4.极少数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级肢端缺⾎性坏死等表现。实验室检查⼀般检查1.外周
⾎⽩细胞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减少。2.部分患者出现肝酶、乳酸脱氢酶、肌酶、肌红蛋⽩、肌钙蛋⽩和铁蛋⽩增⾼。3.多数患者CRP和⾎
沉升⾼。4.重型、危重症患者D-⼆聚体升⾼、外周⾎淋巴细胞进⾏性减少、炎症因⼦升⾼。病原学、⾎清学检查1.病原学检查:采⽤RT
-PCR、NGS法在⿐咽拭⼦、痰和其他下呼吸道分泌物、⾎液、粪便、尿液等标本中可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下呼吸道标本(痰或⽓道抽取
物)更加准确。2.⾎清学检查: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IgG抗体阳性,发病1周内阳性率均较低。胸部影像学检查早期中
期多系统炎症综合征1.多发⼩斑⽚影及间质改变2.以肺外带明显1.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2.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功
能不全患者可见⼼影增⼤和肺⽔肿诊断标准—疑似病例有下述流⾏病学史中任何1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明确流⾏病学史,符合临床表
现中任意2条,同时新冠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符合临床表现中3条。流⾏病学史1.发病前14天内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史或居史。
2.发病前14天内与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或⽆症状感染者有接触史。3.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
患者。4.聚集性发病。临床表现1.发热和呼吸道症状。2.有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3.发病早期⽩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
减少。诊断标准—确诊病例同时具备以下病原学或⾎清学证据之⼀。病原学或⾎清学检测
1.RT-PCR检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2.病毒基因
新冠发病后身体会发生啥变化测序,与已知的新冠病毒⾼度同源。3.新冠病毒特异性IgM和IgG抗体阳性。4.新冠病毒IgG抗体由阴性转阳性或恢复期IgG抗体
滴度较急性期呈4倍及以上升⾼。临床分型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症1.具有发热、呼吸道症状2.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成⼈⼉童1.出现
,且需要机械通⽓;2.出现休克;3.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临床分型
成⼈重型:符合下列任意⼀条1.⽓促,RR≥30次/分;2.静息状态下,吸空⽓时指氧饱和度≤93%;3.动脉⾎氧分压(P
aO2)/吸氧浓度(FiO2)≤300mmHg,(1mmHg=0.133kPa);4.临床症状进⾏性加重,肺部影像学显⽰24~4
8⼩时内病灶明显进展>50%者。⼉童重型:符合下列任意⼀条1.持续⾼热超过3天;2.出现⽓促(<2⽉龄,RR≥60次
/分;2~12⽉龄,RR≥50次/分;1~5岁,RR≥40次/分;>5岁,RR≥30次/分),除外发热和哭闹的影响;3.静息状态下,吸空⽓时指氧饱和度≤93%;4.辅助呼吸(⿐翼扇动、三凹征);5.出现嗜睡、惊厥;6.拒⾷或喂养困难
,有脱⽔征。重型、危重型⾼危⼈⼤于65岁⽼年⼈;有⼼脑⾎管疾病(含⾼⾎压)、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慢性肝脏、肾脏疾病、肿瘤等
基础疾病者;免疫功能缺陷(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免疫功能减退状态);肥胖(体质指数≥30);晚
期妊娠和围产期⼥性;重度吸烟者。重型、危重型早期预警指⽰成⼈:低氧⾎症或呼吸窘迫进⾏性加重;组织氧合指标恶化或乳酸进⾏性升⾼;外周
⾎淋巴细胞计数进⾏性降低或外周⾎炎症标记物如IL-6、CRP、铁蛋⽩等进⾏性上升;D-⼆聚体等凝
⾎功能相关指标明显升⾼;胸部影像
学显⽰肺部病变明显进展。⼉童:呼吸频率增快;精神反应差、嗜睡;乳酸进⾏性升⾼;CRP、PCT、铁蛋⽩等炎症标记物明显升⾼;影像学显
⽰双侧或多肺叶浸润、胸腔积液或短期内病变快速进展;有基础疾病、有免疫缺陷或低下(长期使⽤免疫抑制剂)和新⽣⼉根据病情确定场
所⼀般其他定点医院隔离:疑似病例应单⼈单间隔离,确诊病例可多⼈收治在同⼀病室。危重型病例应当尽早收⼊ICU
。卧床休息,保证充分能量摄⼊,密切监测⽣命体征、指氧饱和度等;依据病情,监测相关指标;及时给予有效氧疗;抗菌药物。抗病毒;
免疫;糖⽪质激素重型、危重型病例呼吸⽀持;循环⽀持;抗凝;急性肾损伤和肾替代;⾎液净化:重型、危重型患者细
胞因⼦风暴早中期救治;⼉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尽早抗炎、纠正休克和凝⾎功能障碍、脏器功能⽀持,必要时抗感染;其他:使⽤⾎必净
、肠道微⽣态调节剂;⼉童重型、危重型病例可酌情考虑使⽤静脉丙种球蛋⽩(IVIG);妊娠患者应积极终⽌妊娠,剖腹产为⾸选。中医医
学观察期乏⼒伴肠胃不适:藿⾹正⽓胶囊(丸、⽔、⼝服液);乏⼒伴发热:⾦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
);临床期基础⽅:清肺排毒汤适⽤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具体⽅:根据病情、不同体
质,进⾏辩证论治。出院标准1.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2.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3.肺部影像学显⽰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4
.连续两次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少间隔24⼩时)。注意事项1.继续14天隔离,监测健康状况;2.佩戴⼝罩;3.
减少近距离密切接触:4.做好⼿卫⽣,避免外出活动;5.出院后第2周、第4周到医院随访、复诊。预防保持良好的个⼈及环境卫⽣。A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充⾜休息,避免过度疲劳。B养成“⼀⽶线”、勤洗⼿、戴⼝罩、公筷制等卫⽣习惯和⽣活⽅式,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住⼝⿐。C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D出现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E近期去过⾼风险地区或与确诊、疑似病例有接触史,应主动进⾏新冠病毒监测。F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