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商界》 2017年第4期
企业上市未必是好事,企业一旦上市,公司的信息将会被强制披露,企业财务指标、战略规划等将会拿到阳光下供人随意翻阅,不利于企业自身商业秘密的保护。企业不上市也未必是坏事。在当今资本市场,每天上市公司的股价变动都牵动着企业和千万股民的神经,上市公司自然要为股民负责,利润无疑将成为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在这种环境下,企业就会变得很浮躁,上市公司的决策层很容易为了短期暴利而忽略长远盈利规划。
文/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法治周末》《证券时报》《南方都市报》等多家媒体特约评论员,在新华网、香港文汇报等海内外多家媒体开设有专栏。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体制与金融市场,著有《一本书读懂经济新常态》。)
企业想上市,会有足够的理由;企业不想上市,也会有足够的理由。至于真实的理由,各家企业的大
佬们也是各有考量,或因缺钱,或因股东强求,或想提升企业知名度。企业上市未必是好事,企业不上市也未必是坏事。
企业上市未必是好事
有上市能力却拒绝上市的企业可能有如下4种可能:企业并不缺钱,不缺钱也就没有融资需求,没有融资需求也就没有必要将自己手中股份分散,决策权与利润也不会流失;企业可能缺钱,但是决策层认为缺钱是短期行为,对未来有信心,可以撑过难熬阶段;企业有自身的债权或抵押借贷等融资渠道,譬如一些大型企业会有非常好的银行贷款渠道,在需要融资的时候可以获得较为可观的银行贷款;有一定的股权融资渠道,也就是获得A轮、B轮、C轮等融资,不过这种融资的风险比较大,各式各样的对赌条约会让企业创始人手中的股权慢慢流入投资者的手中,融资次数越多,企业所持股份就会越少,回购难度也会越大。
这些企业家在以上4种情况下,也许会信誓旦旦表示自己没有上市需求,这至少又和3方面相关:这个企业家的阅历还比较少,只满足于企业当下状态,缺少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明确规划;对行业环境的危机意识不足,认为自己当前的资金实力足以应对各种困难;认为不上市是对企业、员工负责。
例如曾经誓言从不会上市的顺丰已于2017年2月24日上市,王卫在6年前说过的话已经显得有些久远。这6年里,顺丰在不断探索转型,经历快递行业的喜忧。顺丰在这6年里愈发壮大,业务量不断增
加,经营压力也随之而来,顺丰也必然会在这一背景下不得不面对绝大多数企业都要面对的问题,即人手不够、技术不够、设备不够、资源不够,这些问题最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法就是—上市。
中国还有一些坚持拒绝上市的公司,曾宣称50年内不上市的华为就是代表,当然这仅仅是一种设想;拒绝上市的老干妈获得了不少食客的称赞,可是陶华碧已经退出了在老干妈中的股份,那么在其他人手中的老干妈会否上市也是未知。
对于许多尚未具备规模的初创公司而言,他们的目标就是登陆资本市场,无论是新三板还是创业板,只要公司最终能够挂牌交易,他们就会认为这是市场对公司发展的一种认可。资本市场的建立是为了让企业更好的从社会资本中融资,但也只有盈利能力强、能够持续发展的优秀公司才能站在这个市场当中。
公司上市的理由都是融资,只不过不同公司融资的理由不同。虽然都是缺钱,但有些公司是为了扩大市场规模;有些公司则是在按部就班的运作中,由于各种原因,现金流出现了问题,于是寻求融资;有些令人憎恶的公司就是个缺钱的理由,然后圈钱。相比而言,寻求发展而上市的公司更能获得市场的青睐,但A股中有不少公司上市的实际原因只是缺钱,而非为了发展。
资本是逐利的,为了一些高大上的理由不愿意让公司登陆资本市场,这种行为明显是不牢固的。当创始人、合伙人分到的利润尚丰厚时,拒绝上市还能够成为决策层的共同声音,可随着收益越来越微
薄,薪酬受到挑战之时,也会抛弃之前不上市承诺,立即启动准备多年的上市预案。
企业不上市未必是坏事
誓言不上市的顺丰最后上市了,但华为却是个例外。华为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唯一没有上市的企业,纵观中国甚至世界,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企业没有上市?华为、老干妈等坚持不上市的底气从何而来?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上市大多出于3种原因: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企业自有资金难以满足需求,迫切要通过上市融资;迫于各方压力,需要把上市作为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为一夜暴富,在短时间内获得资本回报后套现离去。在2014年6月的时候,曾经一向低调的任正非首次公开接受了国内数十家媒体集体采访,任正非表示,大量资本进入华为,必定导致多元化,所以华为决心不进资本市场,不搞多元化。
其实事情远没有任正非说的那么简单,华为选择不上市有更深层次的考虑,这其中的因素可能会触及到华为发展的根基,如上市后任正非股份降低会失去控制权,而目前华为还不能离开他。从资本市场角度而言,上市后股权就会发生重大变动,为此,目前的狼性管理文化将被外来者颠覆,甚至连华为的员工持股制度也会遭到废弃,上海家化、国美电器等上市企业的动荡便是前车之鉴。
据清晖智库统计分析,华为不需要通过上市来融资,华为近年来的资产负债率均稳定在60%左右。不仅有充足的现金流,而且偿债能力很强,完全没有必要通过上市来改善企业的股份结构。若华为上市,用任正非自己的话来说:“这可能会让我们越来越怠惰,失去奋斗者的本质彩。”因此,不上市的华为才能叫华为,若上市后,“狼性华为”可能就会消失。
企业上市 20多年来,顺丰速运创始人王卫一直神秘低调,上市之前几乎从未接受过财经媒体采访,甚至连政府官员的饭局一般也不会参加。王卫曾认为,顺丰速递上市的唯一好处是圈钱,顺丰不会这么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披露信息不利于企业的快速成长,也违背当初做企业的精神。企业一旦上市,公司的信息将会被强制披露,企业财务指标、战略规划等将会拿到阳光下供人随意翻阅,不利于企业自身商业秘密的保护。但王卫最终却食言了,危机也随之而来,一旦上市资本的意志盖过王卫捍卫顺丰价值观的决心,王卫最终有失去顺丰控制权的可能。
王卫的成功并非不可复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高,社会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市场对货物送达的时间要求也越来越高,王卫正是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由一个作坊式的小企业发展成今天的顺丰。王卫的成功既是其自身努力的结果,也是时代赋予的。王卫的成功具有偶然性,所以他首先应该感谢这个最好的时代,让他有机会被选中成为幸运儿。
在当今资本市场,每天上市公司的股价变动都牵动着企业和千万股民的神经,上市公司自然要为股
民负责,利润无疑将成为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在这种环境下,企业就会变得很浮躁,上市公司的决策层很容易为了短期暴利而忽略长远盈利规划。与急于上市的企业相比,正是由于华为等企业选择不上市,才能够不受外来股东的影响,在属于自己的轨道上越走越远,最终成为国民经济的“脊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