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上市据统计,目前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已达497家,截至2005年底,总市值约4805.96亿美元。而同期沪深市场A股公司数量为1358家,总市值4180.856亿美元,其中可流通市值约124
3.41亿美元。以可流通市值比较,海外上市规模已是内地市场的
3.87倍。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呈现出以下特点:
上市数量同比有所减少,但筹资规模大幅扩大。在国内资本市场长期低迷,特别是2005年暂停新股发行之际,内地企业赴海外资本市场融资的步伐明显加快。据统计,2005年共有69家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比2004年的84家下降18%;但筹资额达到210亿美元,同比增幅超过80%,是沪深两市2003年和2004年首发募资总额800多亿元人民币的约2倍。自1993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筹资总额为550多亿美元,而2005年就占了13年来筹资总额的1/3以上。海外上市地依然相对集中。传统的海外上市地香港联交所、新加坡交易所、美国纽约证交所和纳斯达克仍是2005年中国企业上市的主要选择地,但在3地上市的中国企业数量同比都有所下降。在伦敦证交所上市的中国企业数量从2004年的4家增加到9家。香港证交所仍然是吸纳内地企业上市最多的交易所,2005年筹资额超过1490亿港元,占香港市场当年新股筹资总额的90%以上。由于建设银行、神华能源和交通银行这样的大盘股上市,香港主板市场
的筹资量大幅超过了2004年水平。市公司行业分布更加多元化。2005年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行业分布更加广泛,不仅包括纺织、食品、百货、制药、航运、金属等传统行业,金融等服务行业,还包括通信、电子、网络、传媒以及体育用品等新兴产业。传统行业所占比重最大,主要集中在香港市场。新加坡吸引了较多传统产业类的中小企业,伦敦吸引了较多金融服务类企业和民营企业,纳斯达克仍以网络、电信等科技股类企业居多。国有企业市场影响大,民营企业市场表现更看好。中国建设银行、神华能源、东风汽车等国有企业的上市助推香港股市创下了新股上市筹资额的纪录。2005年12月15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无锡尚德,开创了内地民营企业IPO直接登陆纽交所的先河。百度2005年8月5日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使海外投资者对中国互联网业的关注再度升温,百度首日挂牌就创造了高达354%的涨幅,创下美国股市213年以来外国企业首日涨幅的最高记录。海外市场对中国上市资源加紧争夺。2005年,凡是涉及到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的论坛和研讨会,世界各主要证交所代表都活跃其中。5月份的北京科博会、10月份的深圳第7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等大型会议中,10余家海外大型证券交易所和20多家国际知名创业投资、中介机构热情参与。纽约证交所、纳斯达克、伦敦证交所、新加坡证交所、韩国交易所等都把招徕中国优质上市企业资源作为当前的一项重点业务。
中国企业纷纷赴海外上市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许多企业是为了实现国际化发展战略而主动到海外上市的。企业海外上市同时为了追求更好的公司治理评价,还可避开国内市场的隐形成本。二是国内资本市场无法满足企业需求。企业选择海外上市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境内证券市场提供的服务与企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许多企业和企业家正当利益的诉求难以通过境内证券市场得到满足,转而选择海外上市。三是海外资本市场的强大吸引力。海外证券市场具有上市门槛低、上市周期短、市场活跃程度高、市场层次多样性好、投资者相对成熟等优势,在与国内资本市场的竞争中更具有吸引力。四是政府部门的支持与推动。中国证监会、国资委以及许多地方政府从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考虑,都对企业海外上市积极支持。另外,也有一些企业由于受中介机构误导,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到海外上市。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利弊并存。企业海外上市,有利于引进海外金融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有利于缓解企业融资瓶颈,推动企业建立国际标准的治理结构,分担境内市场和企业成长中的风险;有利于积累国际资本运作经验,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但是从实践来看,也有一些风险和不利因素。首先,大量优质上市资源“外嫁”加剧了对国内股市的消极影响。到海外上市的企业愈来愈多,客观上必然影响到国内股市,国内资本市场长期不景气的现象会更严重,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信心
会受到影响。其次,部分公司并没有实现预期的上市愿望,出现流动性差、再融资困难等问题。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经历了价值长期被低估的过程。虽然2003年后中国概念得到了海外投资者一定程度的认同,但总体上仍未实现股价与企业价值的一致性。2005年,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运行情况好坏参半。以美国市场的USX中国指数运行情况为例,该指数全年下降4.49%,而同期美国纳斯达克股市平均上涨
3.47%。
第三,在海外上市的公司遇到的法律风险与合规成本增大。特别是在美国市场,由于《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影响,在美国已上市的中国企业面临着更为严苛的审查,并要付出高昂的合规成本。继2004年之后,2005年又有3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遭遇集体诉讼。此外,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海外上市抽逃资金值得警惕。在海外上市的企业中,不排除个别企业利用海外上市从事利益输出和资本外逃的违法活动。2006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会继续升温,上市公司数量会进一步增加,上市筹资额将大幅提高。其依据主要有: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等政府管理部门有关政策对海外上市积极推动;国内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并非一朝之功,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许多大型国有企业期待通过海外上
市,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海外交易所对中国优质上市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海外上市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从整体上讲作用是积极的,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必经的阶段。但是,对于海外上市的消极作用和不利影响也不可轻视,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监管和引导。鼓励中国优质大型企业赴海外上市可以作为中短期策略,但不应是中国金融市场的长期战略安排。对此建议:政府对大型国企的海外上市节奏应当有所控制;积极鼓励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及风险投资企业到海外上市;继续大力完善境内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增强国内股市竞争力和吸引力。
中国经济发展无疑需要一个充分竞争的、有效率的资本市场,企业可以选择上市地,但是政府应当通过加强管理、引导和服务,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防止优质上市资源流向海外市场的根本措施在于发展和壮大国内资本市场,唯有如此才能做到“肥水不流外人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