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2020.10
|新闻与传播
一、Vlog+时政新闻
Vlog (Video blog )即视频博客,是一种通过拍摄视频来记录日常生活的方式。作为博客的视频形式,Vlog 和文字图片博客一样具有社交性、共享性和互动性,同时还具备博客的社交性,在社交平台上是共享的、开发的、互动的。Vlogger 在拍摄视频时一般手持移动拍摄设备记录自拍自述或者从本人的视角拍摄主观镜头,力求真实地还原事件的现场和自我感受。其中,在自拍自述的环节Vlogger 通常极力营造与镜头的对话感,使得受众
在观看时有面对面交流的互动体验,
通过生活日常的展示,传递出Vlogger 的个性风格、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Vlog 用户规模达2.49亿人,预计未来中国Vlog 用户规模仍将保持稳定
增长态势。相较于短视频,Vlog 更强的个人属性使其拥有较大的社交潜能。在5G 的加持下,社交作为视频时代最具基础性的价值,或将助推Vlog 成为视频社交的下一个风口①。
Vlog 真实、社交、互动和共享的特质与社交媒体时代新闻短视频的特征契合,加之Vlog 的视频形式本身带有的交互感和受众参与感,Vlog+新闻的形式开始被主流媒体尝试应用。尤其在时政新闻上,Vlog 新闻已成为代表性的新闻形式。
2019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
。2020年,Vlog 新闻也是“两会”报道的主力军。
腾讯视频的“两会”栏目下分设了“2020年全国两会:记者Vlog 新闻”专栏,
从5月20日“两会”第一场发布会开始,
中新社旗下的中新视频就陆续发布了
《两会VLOG 两会首场发布会:记者保持社交距离消毒棉片人手一个》
、《两会Vlog 夜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有啥不一样?》等Vlog 新闻,向受众展现
了疫情影响下的“两会”到底有何不同。
至“两会”报道结束,“腾讯视频”栏目下共收集了来自
“人民视频”“中国日报”“新华社新闻”等各家新闻媒体的Vlog 新闻61篇。
Vlog 新闻和传统记者出镜报道都属于视频新闻,
都由身处新闻现场的记者来担任新闻的讲述者或者串
联者,都能给受众带来直观的现场感。在传统记者出镜
报道中,记者通常穿着相对正式,
手持话筒进行采访或介绍新闻现场情况。虽然二者在类型上有相似之处,
但从具体的特质对比,Vlog 新闻和传统记者出镜报道在报道政治新闻时存在以下不同点。
(一)记者定位不同
在Vlog 新闻中,记者是主人公角,
视频中所介绍的一切皆是来自记者的个人视角,
讲述的都是自己的所见所知所感,可以具有较强的个人彩和个人特质。记
娱乐大事件者可以用许多生活化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描述新闻现场。
而传统记者出镜报道中,记者是一个主持者角,需要在客观中立的原则下,尽可能全面地还原新闻事
件。记者只是一个新闻信息的串联者,
视频内容的重点是新闻事件本身,因此要求出镜记者采用尽可能规范的播音员语态来介绍新闻事件。
(二)拍摄视角不同
Vlog 新闻以记者为中心,由记者手持摄像机自拍
或摄像师跟拍。拍摄视角是记者的第一人视角,
记者是新闻事件的经历者和讲述者。甚至在某些记者的自述自拍镜头中,会有几十秒的脸部大特写或私人空间镜头,将记者报道新闻的后台前台化。所以,Vlog 新闻当中记者虽然身份没变,但是却体现出鲜明的个人彩。
传统电视新闻出镜记者以客观的第三视角拍摄,通常是近景镜头、中景镜头或全景镜头,几乎没有记者的脸部特写镜头。同时,传统出镜报道中的记者一定是处在新闻现场,提供现场的第一手信息增强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感。
(三)叙事方法不同
Vlog 新闻和Vlog 一样,追求与观众的互动感,
所以在进行新闻叙事时运用的是对话形式。记者仿佛在与朋友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用平等交流的对话式表达带
领观众一起去发现和感受某一新闻事件,
以此来最大化地提升新闻的互动性和沉浸感。
传统记者出镜报道记者采用的是介绍式的叙事方
式,记者通过自己在新闻现场的真实感受,
既要向受众传递新闻事件的总体信息,也要根据不同的事件题材、报道环境给出相应的情绪反映,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感,增强报道的真实感③。但总体来说,传统出镜记者的
个人情感和反应在报道中应该是相对克制的,
以保持报Vlog 时政新闻的优势与不足
———基于与传统记者出镜报道的比较分析
阴李康馨
摘要:2018年,Vlog 传入中国后,逐渐应用在包括新闻在内的传媒领域。Vlog 政务新闻是一种从拍摄者自身视角记录时事政治事件的新闻产品,和传统时政新闻记者出镜报道相比,具有趣味性、互动性等优势,但也需警惕叙事碎片化、个人化和政务新闻娱乐化倾向带来的弊端。
关键词:Vlog 新闻;传统记者;出镜报道;政治新闻;比较分析
173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