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视界
39
视界观.2021.04
网络流行语在新闻标题中的运用
陶相银 郑莉
(大众日报,山东,济南 250014)
摘    要:近年来,网络流行语呈现暴涨态势,每年都会涌现大量新鲜词汇,而新闻报道为了迎合读者阅读需求,与时俱进地在标题中越来越频繁地使用网络流行语。
在新闻标题中使用网络流行语,应选择性使用,首先要确保用词符合语言规范,其次要凸显其在标题中起到更为精准、生动的作用,方能为标题增。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新闻标题;取舍
“雨女无瓜”“好嗨哟”“奥利给”……仅2019年,就有无数的新流行语涌现,其中“硬核”“c 位”“上班996”等词汇也频繁出现在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乃至新闻标题中,多年流行起来的“山寨”“雷人”、“囧”“怼”等词汇更是随处可见。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为《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使用了当年的网络流行语“给力”。以严肃严谨著称的《人民日报》采用如此“潮”的标题,在引发热议的同时,也开创了传统媒体频频在标题制作中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先河。
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对新闻标题产生了哪些影响?媒体人对网络流行语又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如何取舍?
一、新闻标题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客观基础和主观意图从“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上班996”“上班007”“打call”“怼”等网络流行语的出处和流行的原因来看,网络流行语非常直接地反映了一个成为舆论焦点的人物,或事件,或社会现象,也体现了网民对事物的态度,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因此,在新闻标题中使用网络流行语,具有“受众需要”这一客观基础,同时也带有“迎合受众需要”的主观意图。
(一)客观基础
网络流行语言2020年4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20年3月28,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截至2020年3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8.97亿”。
在网民数字庞大的同时,网络文化也在近二十年间蓬勃发展,论坛、博客、微博、、、APP 等各类网络文化载体的相继涌现,为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流行提供了自由且广阔的生存空间。
网络文化是时代文化中最前卫的一部分,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分,必然会对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产生影响,且影响日益增多、日益加重。
因此,在新闻报道乃至标题中使用网络流行语,具有客观必然性。
(二)主观意图相较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互动性强、信息量大等诸多优势,挤占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继而加剧了传统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的竞争。
“题好一半文”。新闻报道能否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激发受众的阅读或观看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标题的吸引力。当下,网民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年轻化、文化程度越来越高、兴趣越来越多元化,传统媒体若想把网民争夺成为自己的新闻受众体,在融媒发展迎合其阅读方式转变的同时,必然也要迎合其阅读兴趣。在标题中使用网络流行语,无疑会增强新闻报道的趣味性、生动性,增强对网民的吸引力和关注度,拉近与网民的距离。
因此,在新闻报道乃至标题中使用网络流行语,具有主观必要性。
二、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及其对新闻标题的影响(一)网络流行语的特点
网络流行语具有表述力强、代表性强、个性强等特点。在表述力上,以常见的“给力”为例,其在网络中
有“给
以力量;给以支持”和“带劲儿;优秀、精彩”的意思。相较于传统语法的表述,“给”与“力”这一新颖的动宾搭配词语,更简洁,也更生动传神。与之类似的还有“点赞”“打call”“雷人”“躺”等诸多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虽然往往是源自于一个事件、一个人物、一种现象,其流行起来的根本原因还是其具有代表性强的特点。比如“上班996,生病ICU”,就是源自于一个名为“996ICU”的项目于2019年3月27日在网上爆火,揭露了程序员“工作从早上9点上班到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生病了就住进ICU”的艰辛,继而又延伸到其它行业,引发网民的强烈反响。“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则出自2019年暑期热播的综艺节目《中餐厅》第三季的嘉宾黄晓明之口,并在当年的春晚小品节目中再度出现,反映了人们对霸道、蛮横人格的嘲笑和反感。往年的“臣妾做不到”“元芳怎么看”等流行语也与之类似。
网络流行语被认同、被传播的原因,很多程度上是因其能彰显网民的个性,比如“佛系”“杠精”“老司机”等。
此外,网络流行语还有着诙谐幽默、一语双关、夸张等诸多特点,比如“雷人”“蒜你狠”“史上最牛”等。
(二)在新闻标题中的影响
在新闻标题中使用网络流行语,需要用其积极的一面,避其消极的一面。
使用网络流行语,新闻标题更贴地气儿,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也使得标题更生动有趣,或意味深长,继而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和对受众的吸引力。比如,如《不施肥、不打农药的海水稻试种成功,看看袁隆平的“小目标”是什么?》《厉害了!山东元素亮相“砥砺奋进的五年”成就展》《再牛的肖邦也弹不出国足的悲伤》等。
因此,在新闻标题中使用网络流行语应慎重择用,避免题文不符、题厚文轻、“标题党”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三、新闻标题应选择性使用网络流行语
新闻报道使用网络流行语,尤其是在标题中使用,应选择性使用符合语言文字规范且公认度较高的一部分。
毋庸置疑,新闻报道要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符合《简化字总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标点符号用法》等国家标准。而网络流行语中,既有符合上述规定、标准的,比如“给力”“点赞”“小目标”等;也有生编硬造出来的,明显违反语言文字规范,比如“你造吗”“我宣你”“杯具”等。因此,媒体应选择性使用符合语言文字规范者,不能因为该流行语流行就随意使用,若必须使用,则应加上引号作为引用,而非照搬。
同样,新闻报道有自身公正、客观、全面的属性,不应使用“史上最牛”“天王”“绿茶婊”等夸张、侮辱性的词语。
总之,新闻标题使用网络流行语,是为了增强新闻报道的生动性,更贴地气儿。在新闻标题中选择性地使用网络流行语,方能为新闻报道添彩。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0年4月28日
[2]牛泽:《网络热词对报刊标题的影响及对策刍议》,《新闻天地月刊》,201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