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233期
2013年2月(中)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Total.233
February2013(B)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出现了各种与之相应的网络用语。日语也不例外,大量起源于网络的新词,不断涌入固有的语言系统,演变为现代日语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之一。本文主要探讨日语中源自网络传播与网络交流层面的各种“网络语言”,分析其构成类型及特征。
关键词网络用语日语构成特征
The Formation and Features of"Cyber Words"in Japanese//Song Xiang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a lot of cyber words appeared in our language system.Japanese is no ex-ception then.Those new words,originating from internet,have become the most active part of modern Japanese language system.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Cyber Words"originating from net-work transmission and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to analyze their formation and features.
Key words cyber words;Japanese;formation;features
1引言
根据2012年度日本政府发表的《信息通信白皮书》:截至2011年底,日本互联网利用人数为9610万人,占总人口的79.1%,利用人数继续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此外,互联网利用还呈现了向高年龄人扩展的新迹象。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的普及,为人与人的交流及沟通创造了崭新的平台,日语中随之出现了大量的“网络新词”。该部分源于IT领域及网络虚拟环境的新词,被民众广为认知、并大量使用,构成了信息化社会中语言生活的一个缩影,部分词汇还渗透到已有的语言系统中,演变成为了现代日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2网络用语的界定
关于网络用语的探讨,一般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第一类是计算机及其应用、信息技术层面的各种IT术语。例如:マウス(鼠标)ハードウェア(硬件)ウィルス(病毒)
ユーザー(网民)ネットカフェー(网吧)ハッカー(黑客)
网络流行语言第二类是网络传播及网络交流层面的各种“网络语言”
及“网络流行语”。如:日语中的字符文字·^^表示笑,·;;表示沮丧、哭泣。另如:字母缩略词GJ,在网络交流中意指“好工作、good job”,“茶”指“网络聊天”。第二类网络用语种类繁多,部分词汇甚至
逾越了日语语言规范,但却广受网民、尤其是对新生事物反应敏锐的年轻人的青睐,成为了现代新词中最为活跃的部分。本文主要基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视角,聚焦日语网络用语展开考察,阐明其主要构成类型及特征。此外,网络用语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对考察日语的变迁与日本文化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视角。通过对日语网络新词的探索与研究,对于服务高校日语专业教学实践与研究也具有积极意义。
3日语网络用语的构成类型
本文所使用的网络新词语料,主要来源于日本最大的BBS网站“2チャンネル”(2cn/)。
依据构成方式的不同,对各种网络用语进行了归类与分析。
3.1英语利用型
日语自古以来对外来词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这也是日本对外来文化吸收利用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明治维新以前,主要是对汉字词的吸收;而明治维新以后,则主要表现为对以英语为主的西方各国词汇的吸收。在网络用语中,部分词汇是对英语词汇的直接利用,为日语网络用语的生成途径之一。如:BAN(禁止参与、屏蔽)、WATCH(潜水、旁观、对网上各种争论不发表个人见解)、ALL(对所有参加网聊者的总称)等。另一种情形,是对英语字母缩略词的使用。如:AFK(away from keyboard,不在电脑旁、暂时离开)、FAQ(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常见问题解答)等。
除了外来词的直接利用,日语对外来词还具有很强的改造能力。如:DOM(download only member,仅供会员下载)、HN(handle name,网络昵称)、PM(privacy message,隐私信息)、DL(download,下载)等。该部分字母缩略词在英语中并不存在,是日本人对英语词或词组进行改造后形成的新词。另如:MJ(messenger,微软即时通软件)的形成则更为特殊。在英语中已有MSN的缩略形式,词源messenger的片假名
日语网络用语的构成及其特征
宋翔
(浙江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3)05-0117-03
基金项目: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常规性规划课题(项目编号:B12YY02);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项目编号:Y201225521)。
作者简介:宋翔(1973—),讲师,现就职于浙江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为对比语言学、中日文化比较研究。
117 . All Rights Reserved.
词为“メッセンジャー”,MJ分别来源于其中的“め(me)”和“じゃ(jya)”两个音节,由此可见MJ是更符合日语音节的改造词。上述各种改造词,是将英语词或词组通过字母重新组合后形成的新词,在日语中被称为“和制英语”,是日语吸收外来新词的产物,“和制英语”现象在网络新词的形成过程中也得以了体现。
3.2词汇缩略型
在日语网络用语中,存在大量缩略词。如:カキコ(書き込み,网上发言)。另如,来源于片假名词的缩略词:アノニ(アノニマス,匿名)、トピ(トピック,网聊的话题)、エンコ(エンコード,下载各种视频与音乐)等。在各种人际交流中,用词首先应确保其准确性。而网络交流作为一种全新的交流方式,还需要保证用词的“经济性”,使得各种信息能够快速、高效地传递。网络用语中的缩略词,对于促进交流活动的效率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3词汇复合型
合词法,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词汇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组合成新词的语言现象,也是日语网络用语构词的重要形式。所形成的复合词,往往再次经过缩略处理,最终以缩略词的形式出现。如:二次元+オタク→二次タク(对动漫中虚构女主人公的疯狂迷恋者)、オフ+トピック→オフトピ(某网聊成员的发言内容与所讨论的话题不符)、リモート+ホスト→リモホ(IP地址)、ネット+オカマ→ネ
カマ(在网上伪装成女性的男性)等。再如,汉字词+片假名词所形成的混合词:アクセス+禁止→アク禁(屏蔽、禁止参与)、固定+ハンドル→固定ハン(使用固定网络昵称的网聊者)、リアル+消房→リア消(像小学生那样浅薄、幼稚的人,表示鄙视)、メッセンジャー+友達→メッセ友(网络聊友)等。在混合词中,某些汉字词在缩略后,以片假名形式表记,如:真面目な+レスボンス→マジレス(认真、严肃的回复)、テレホン+放題→テレホ(利用晚11点至次日早上8点的优惠费率时间段上网)等。
日语网络用语中的复合词,大多以缩略的形式出现,也体现了用词的“经济性原则”。
3.4句子缩略型
日语网络用语中的部分词汇,来源于某个句子成分的抽出。这样的构词方式在传统的新词构成中并不多见。如:“うつだしのう”,来源于句子“うつ病がひどくて死んでしまいたい”,表示“网聊者对于自身的不当言辞,向其他网友深表歉意”。再如:キモヲタ(気持ち悪いおたく),指“某人的言行令人感到不快”。另如以下各例:
こん←こんばんは。こんばんは。(晚上好。你好。在网上问候对方时使用。)
よろ←よろしく。(请多关照。)
おつ←おつかれさま。(您辛苦了。)
おか←おかえりなさい。(您回来了。在对方重新上线
继续网聊时使用。)
いてきま←いってきます。(那我下线了。)
いてら←いってらっしゃい。(您走好,慢走。在对方下线结束网聊时使用。)
おはつ←はじめまして。(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在网上初次结识网友时使用。)
おひさ←おひさしぶりです。(好久不见。对久违的网友问候。)
通过对上例的分析不难看出:首先,作为新词来源的原句,大都是在网络交流中使用频率高的日常问候语,其认知度高。其次,所抽出的句子成分,往往是句首部分、或是句子中最重要的表意部分,使得新词与原句紧密关联,避免了歧义的出现。
3.5词义扩大型
通过考察还发现,大量日语网络用语是在已有词汇的基础上派生出新义后形成的。如:煽り,在网络
交流环境中指“用言语挑衅、刺激他人;令他人感到不快的言行”。再如:荒らし,在网络用语中意指“在BBS及网聊中恶意中伤他人的行为”。另如以下各例:
足跡→网上留言
散歩→换个聊天室继续网聊
落ちる→掉线、退出聊天
重い→网速慢、网页刷新慢
住民→某个网络聊天中的固定成员
常連→某个网聊的常客
痛い→对于极其错误或缺乏常识的网上发言表示失望与痛心
神→在某个网聊中,被其他成员公认为具有神一般超常能力与智慧的成员
釣り→以虚假信息欺骗、挑唆他人,并以此为乐的行为
騙り→向他人谎称自己为某知名网站或网页的运营者或所有者,以此骗取他人尊重的行为
通过以上网络用语的词义分析可以看出:该类词汇在网络环境使用时,词义均发生了转变,属于词义范围变化(扩大)的语言现象。并且该类词汇的形成模式,实际上是一种“隐喻思维”[4]的体现,都是将人类现实生活中某种已有的认知映射到了网络虚拟环境中的各种事物上。
3.6流行语型
与词义范围扩大的“旧词新用”有所区别,部分网络用语首创于网络,是完全意义上的“网络新词”。该部分词汇主要来源于各种网络流行语,在网络交流中被大量使用、广为认知,最终作为网络用语稳定下来。如:教えて君(向网友传授各种知识与技能的人)、くれくれ君(在网上一味向他人索取信息或寻求帮助、却不愿向他人提供帮助的人)、禿同(对某人的见解表示完全赞同)、工房(像高中生那样浅薄、
外语翻译118
. All Rights Reserved.
总第233期
2013年2月(中)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Total.233
February2013(B)
幼稚的人,表示鄙视)、厨房(像中学生那样浅薄、幼稚的人,表示鄙视)、オフ会(与网友见面)等。
起源于网络流行语的该部分网络用语,与社会语言学中所考证的“年轻人用语”存在着交集。首先,年轻人是各种网络用语的主要创造者,他们对网络等新生事物最为敏感、接受能力强,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往往凸显个性、不愿固守语言规范,在此背景下诞生了大量网络流行语。而另一方面,网络用语与“年轻人用语”之类隶属于某个特定社会阶层的社会流行语也存在着区别,在全民参与网络的背景下,网络用语在一定程度上已演变成为了“全民语言”,拥有更为广泛的社会性,部分词汇还渗透到了网络环境以外的现实语境中,其结果甚至引发了一场“是否需要在网络语言的泛滥中维护日语纯洁性”的大讨论。
另有个别日语网络用语起源于某个特定的社会事件。如:DQN与FA,均来源于高收视率的电视节目。前者延续了节目中的含义,指某人“水平低下”;而后者则是竞猜类节目中“final answer”的缩略表达,意指网络交流过程中“某人最终的判断或决定”。
3.7符号文字型
在网络交流中,经常使用各种面部表情文字来表达喜怒哀乐,日语网络用语中也不乏该类符号文字。如:(^^)表示微笑、(⌒荦⌒)表示温柔的笑脸、(T_T)表示哭泣、m(__ )m表示真诚道歉。该类符号文字,是网络用语的一个重要特征。其简约生动、通俗易懂的风格,使得网络交流充满活力,增
强了交流的效果。
除了以上表示人类情感的文字符号外,还有一些较为复杂的文字符号,表示某种特定的含义。如:(^o^)/~~→再见、\(^^\)(/^^)/→暂且不提某事、(^_^)/□☆□\(^_^)→干杯、(^人^)→拜托某人办事。该类符号文字结构较为复杂,具有随意性、缺乏规律,其认知和使用具有一定难度,因此与表情文字类的符号文字相比,使用与普及率较低。
4日语网络用语的特征
网络用语是网络发展的产物,是在网络虚拟环境下使用的特定语言。通过对日语网络用语构成类型的分析与探讨,认为其与自然语言相比,存在以下特征与问题。
4.1简明性
通过对各种网络用语的归类与分析发现,缩略现象是日语网络用语的重要特征之一。其中既包括对某个词的缩略、也包含对复合词和句子的简缩处理。究其原因,与网络交流中信息传递的效率性有着密切关联。网络交流与传播具有双方向性,首先是对各种信息的选择与吸取,网民必须快速、高效地从中选取有用的信息,因此承载信息的语言必须是简明扼要、一目了然;其次是各种信息的发布与发送,该过程主要通过字符的键盘输入来完成,为避免过度输入,各种网络用语也需保持简洁明了。
4.2生动性
日语网络用语中存在大量符号文字和风趣幽默的流行语。前者是利用各种键盘符号的结果,这一特征是网络用语中所特有的,具有表达情感的作用,从严格意义上来看也是一种造字(词)法。该部分符号文字穿插在传统文字中出现,改变了传统文字单一的语境,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而流行语是完全创新的网络用语,可以理解为真正意义上的“新词”。该类词汇或起源于某个特定的社会事项,或由于词汇本身的形象易懂、生动幽默而被广大网民所接受。
4.3非系统性
网络新词的非系统性,所指有两个方面。首先,网络用语追求简洁、生动,因此部分词汇在构成上具有一定的任意性,缺乏系统性;而传统语言则具有严密的系统性,其中文字、词汇和语法等受语言规范的严格制约。其次,“交流活动”本身便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其中交流各方、所使用的媒体及语言等各个环节只有有效开展工作,该系统才能顺利运转。然而,网络交流的特殊性在于:交流能否有效展开,与交流各方的计算机及网络运用能力有着密切关联,运用能力低的使用者对网络用语的认知程度也就越低,继而出现交流不畅的问题。久而久之,部分网络用语成为了网络达人们的“社会方言”,最终带来信息的贫富不均、沟通障碍等后续社会问题,这一点值得引起关注。
5结语
本文以日本主要网站作为着手点,对日语网络用语进行了细致的考察。通过实例分析,对其主要构成类型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日语网络用语的特征。在日语网络用语的翻译与使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同时,语言是社会、文化的缩影,网络用语也是信息化社会一个重要的风向标。本文作为社会语言学的考察,将研究的侧重点放在了语言学的角度,而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研究,则是一个后续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日本国総務省.平成24年度版情報通信白書[M].东京:総務省,
2012.
[2]郑远汉.关于“网络语言”[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6):102-103.
[3]周启强.当代英语构词手段的共性特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
(5):17-19.
[4]范立云.从认知角度看英语的计算机用语隐喻特征[J].语言文字
应用,2005(1):116-122.
[5]ジェームズ·スタンロー.和製英語と日本人——
—言語·文化接触のダイナミズム[M].东京:新泉社,2010.
[6]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7]方懋.日汉语构词法比较[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5(12):13-18.
[8]邝霞.网络语言——
—一种新的社会方言[J].语文建设,2000(8):21.
[9]林纲.网络用语的类型及其特征[J].修辞学习,2002(1):26-27.
[10]张宏超,林纲.试析网络用语的语境分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3(7):59-62.
119
.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