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型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蜀鄙二僧
蜀①之鄙②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③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教年来欲买舟④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⑤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⑥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蜀:四川。②鄙:边远的地方。③恃:凭借。④买舟:租船。⑤越:到了。⑥顾:难道。
[1]解释加点字的含义。
(1)吾欲之南海(_____)
A.相当手“的”  B.往,到……去。 C.代指他
(2)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_____)
A.欲望,欲念。  B.喜欢,爱好。  C.想要,希望
[2]请把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分别举“富者”和“贫者”的例子,采用的是_________的表现手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五柳先生传(节选)
先生不知何许①人也,亦不详其姓字②。宅边有五柳树,因③以为号焉。闲静④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⑤,家贫不能常得。亲旧⑦知其如此⑧,或⑨置酒⑩而招之。
(注释)
①何许:什么地方。
②姓字:古人有姓、名和表字。
③因:因此,因而。
④闲静:安静,没有什么欲望。
⑤甚解:刻意求深的意思。
⑥嗜酒:非常爱好喝酒。
⑦亲旧:亲戚朋友。
⑧如此:指喜欢喝酒而又得不到满足的情况。
⑨或:有时。
⑩置酒:准备酒。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好读书,不求甚解。  好:________
(2)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或:________
[2]请你说出五柳先生的名号的来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柳先生是个很有个性的人,请你简述他的几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下面加点的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尤所爱(尤其,特别) B.今乃掉尾而斗(却)
C.谬矣(错误) D.处士笑而然之(这样)
[2]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序号下面画“√”
①(杜处士)所宝以百数 ②(戴嵩)尤所爱
③(牧童)拊掌大笑 ④(杜处士)不可改也
[3]翻译句子。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文中牧童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日:“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写出文中画“___”句子的意思,并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此以后,人们把________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________。
[3]伯牙见锺子期能从自己的音乐中理解自己的心情,他的心情是________;伯牙听到锺子期已死,“破琴绝弦”,此时他的心情是______。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伯牙和锺子期的关系,可以用__________。(填四字词语)
[4]如果你的知心朋友因某种原因而与你分离.你会用下面哪两句诗来表达你与他(她)离别时的感伤?(   )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满面春风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 文言文阅读。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①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释)①少孺子:年轻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黄雀延颈(_________)  乃罢其兵(_________)
[2]翻译句子。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感悟。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解释。
少女:________    故:________
[2]翻译: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要学习精卫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
7. 课内阅读。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
宋国笑。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兔走触株    株:________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释:________
③冀复得兔    冀:________
④因释其耒而守株    耒:________
[2]写出句子意思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
C.始悟为山市
D.此何遽不为福乎
[4]翻译下面句子: 
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________________
②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________________
[5]回答下面问题. 
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
________________
8. 文言文阅读。
神农①化民
古之人民皆食②兽禽肉,至于③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④,分地之利,制耒耜⑤,教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⑥之神农也。
——选自《白虎通义》
(注释)
①神农: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
②食:吃。
③至于:到了。
④因天之时:顺着天时。因:顺着。
⑤耒耜(lěi sì):古代一种像犁的农具。也用作农具的统称。
⑥故谓:所以称。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1)古之人民皆食兽禽肉(__________)
(2)故谓之神农也(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谓之神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本文中可知,神农为什么教民众农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神农氏不但是传说中农业的发明者,还是医药的发明者,你还知道哪些与神农氏有关的故事?请简述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短文。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使弈秋诲二人弈  _____________  (2)非然也  _____________
鹄怎么读
(3)思援弓缴而射之  _____________  (4)为是其智弗若与  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句中“之”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_________  (2)一人虽听之 _________
(3)思援弓缴而射之 _________ (4)虽与之俱学 _________
[3]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弈秋/诲二人弈 B.思援/弓缴/而射之。
C.为/是其智/弗若与 D.通国/之善/弈者也
[4]翻译下面的句子。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学弈这件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课外阅读。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 邑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
[1]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邻舍有烛而不逮:不给他   B.衡乃与其佣作:雇佣劳作
C.而不求偿:报偿       D.邑人畏服之如是:同乡
11. 阅读理解。
原谷收舆
原谷①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②,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③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