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卷 第5期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 l.46 No.52006年9月Jo ur nal of H enan U niv ersity (Socia l Science)Sep.2006
积极情绪对健康人格作用机制的探讨
王 滨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摘 要:积极心理学提倡关注人性积极的一面,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积极情绪,它与人格之间紧密相连且相互促进。积极情绪可以对人格进行渗透,通过诸如当事人健康的归因方式、正确的应激与心理防御系统、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较多的社会支持,以及通过中枢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等一些特定途径与方式形成健康的人格,减少和消除消极情绪的负面影响,使人处在健康、幸福和快乐的主观感受之中。在培养人格健全、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过程中,积极情绪的培养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健康人格中图分类号:B842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06)05-0153-04 收稿日期:2006-04-18
作者简介:王滨(1964-),女,山东青岛人,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20世纪90年代后期,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Selig  man 率先在美国提出了 积极心理学 这一理论,自此积极心理学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新热点。学者们开始关注人性积极健康的层面,这一理论的出现使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并且使心理学的研究更趋于完善。
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积极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心理过程对于生理
健康的影响以及培养天才等方向。[1]
而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则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它的研究主要包括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  being)、快乐(happi  ness)、爱等。其中较著名的是美国的Barbara L.Fredrickson 提出的 扩展-构建 (broaden  and  build)理论[2]
,这一理论的提出使人们更清楚地看到积极情绪与认知行为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对个体资源的增进作用。
积极的个性特征是积极心理学的另一研究主题,目前的积极情绪的主流研究认为,高乐观主义的人会拥有良好的情绪、健康的生理特质,更有耐性并易于成功。[3]Seligman 提出了 解释风格 理论,即把人格分为 乐观型解释风格 和 悲观型解释风格 ,用 解释风格
对人格进行描述。[1]
另外,积极心理学还具体地研究了包括好奇、乐观等在内的24种积极的人格特质,并认为培养个体具有这些积极人格特质的一条最佳途径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的体验。
上述研究成果为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使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发生了改变,扭转了二战之后心理学只在 消除心理疾患 上下工夫的研究局面,开拓了心理学的研究视野,使心理学的研究开始关注人性积极健康的层面,给处于消极取向的心理学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了当代心理学回归的使命,完善了当代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为当代心理学走向统合之路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新范式。
[4]
但到目前为止,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也存在着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比如:学者们认为,培养个体具有积极人格特质的一条最佳途径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的体验,但并没有人提出这条最佳途径的作用机制是什么。也就是说,积极情绪究竟是通过什么方式和中介作用于个体,使之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笔者将对这个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以探明积极情绪与健康人格之间的内在关联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以期进一步促进积极情绪的研究,充实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一、情绪与人格的关系
积极情绪包括高兴、兴趣、满足、自豪、爱、幸福感、快乐、愉快等能使人产生愉快感的情绪体验,有助于消
除诸如焦虑、抑郁、悲伤等消极的情绪,并且可以使个体处于一种乐观、美满、愉悦的状态,使人格达到一种积极、健康、和谐的境界。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
153
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5](P426)对于个体的人格来说,思想、情感及行为虽然是几个不同的维度,但它们都受到人格的统合作用,表现出一致的倾向性。如果一个人有积极的思想,那么他就会体验到积极的情感,进而表现出积极的行为。反之,消极的思想必然带来消极的情绪体验和消极的行为表现。如果思想、情感和行为几方面经常表现出不协调性和非一致性,那么就会出现人格的分裂,形成不健康的或是病态的人格。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与人格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现有研究表明积极情绪与健康人格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Derrybrry Reed和Ciboa Revelle的研究表明:个性特质(内向-外向)和积极情绪之间联系很紧密,外向
者比内向者能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6]个性特质在体验一定情绪状态时表现出稳定的倾向。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很容易体会到一种积极情绪,那么他也很容易体验到其他的积极情绪;而一个经常有积极情绪体验的人也很容易表现出积极的人格倾向。反之亦然,一个经常有消极情绪体验的人也很容易表现出消极的人格特性。
邓丽芳、郑日昌在 大学生的情感变量与心理健康的探讨 中指出:正向情感、快乐感与SCL 90测量表中的大多数因子间的负相关均达显著水平;负向情感与SCL 90测量表中的所有因子间的正相关均达显著水平,且与抑郁、焦虑等因子间的正相关极为显著。[7]如果负性情感得不到疏导和调节,就很易发展成情绪障碍。
周英等人在 白血病患者和肝炎患者个性、应付方式和生活事件调查 报告中指出,白血病患者组的神经质得分明显高于健康组,白血病病人有明显的神经质倾向,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敏感,容易焦虑、紧张、烦恼,对外界的刺激容易产生强烈的反应,因此说明其人格存在缺陷。[8]
这些研究表明:负性情绪与人格缺陷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积极情绪与健康人格紧密相连。众所周知,具有情绪障碍的个体在人格上也表现出一定的偏差,甚至发展为人格障碍;而积极的人格更容易使个体表现出经常性的积极情绪,积极情绪往往以积极人格作为基础。
二、积极情绪形成健康人格的途径和方式
1 积极情绪通过健康的归因方式影响人格
积极的情绪与积极的认知归因方式密不可分。国外有研究发现,具有负性归因方式的孩子比具有乐观归因方式的孩子抑郁程度更严重:抑郁的儿童与抑郁的成人一样,都对成功作向外的、暂时的、局部的归因;对失败作向内的、稳定的、全面的归因,将结果视为失控,将失败看做无望。[9]
相关的研究还发现:当人们感觉愉快时,他们对别人的看法比较积极,对目标个体的分类较为宽泛,对自己所处的情境给予更多的积极的联想,对问题的解决也更富于创造性,以及在作决定时也更为自信。总之,当一个人处于愉快心情时,他眼中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他的社会判断和行为也常常反映出这个倾向。
不同的归因方式使人形成对人和事物的不同看法,进而构成人们对世界的习惯而稳定的认识倾向,成为一种态度特征,并在个体的人格中固定下来。也就是说,积极的情绪通过客观、全面且良性的归因方式自然会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而具有健康人格的人也会更多地表现出积极的情绪。
2 积极情绪通过良性的人际关系影响人格
在对儿童伙伴交往的研究中发现,持有消极情绪、消极行为的儿童个体和持有积极情绪、积极行为的儿童个体相比,在同伴中所受到的待遇是不一样的,伙伴们拒绝不服从情绪表达规则的儿童。[6,10]例
如经常爆发愤怒、对其他儿童的失败洋洋得意的儿童,会招致同伴的拒绝,对他人成功的妒忌也与同伴拒绝有关。
不难看出,积极情绪者不仅自己感觉愉悦,而且会更多地具有积极的情绪体验,与同伴的交往也比消极情绪者顺利。由于积极情绪者对别人的看法比较积极,对他人有着积极的评价,在交往中会更多地持有肯定的态度。因此,他们不仅愿意与他人交往,而且交往时更容易被别人接纳,更容易与他人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由于交往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以及良好的人际环境所提供的更多的进行观察、学习及实践的机会,使他们能学习并掌握适用于不同场合的交往规则、交际手段和技巧,运用这些规则、手段、技巧时也会更加主动、灵活,这些都将进一步扩大和巩固其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这些积极的认知和积极的情感促进了积极情绪者的积极的交往行为,而积极的交往行为又反过来强化了原有的积极认知和积极情感,并最终在其人格中打下积极的烙印,形成健全的积极的人格。
当个体处于消极情绪状态时,情况则正好相反。消极情绪者对目标的判断多为否定,这样他们更易受到同伴的拒绝,这种挫败感会使他们失去交往的信心和勇气,并进一步强化和加深其对人际交往的消极认知。
3 积极情绪通过更多的社会支持影响人格
具有积极情绪的人由于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他
154
们所能调动和支配的社会资源会更加丰富,所能获得的社会支持也会更多。而一个人如果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相对较少,那么他所遭受的挫折就较多,而经常性的并且较严重的挫折对人格的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辛自强等人发现,朋友、邻里、同事、配偶、父母的支持以及个体参与团体的程度能增加个体的正向情感;缺乏朋友、配偶和父母的支持,遇到烦恼时不懂得利用社会支持的个体,会产生较多的负向情感;得到朋友、邻里、配偶、父母的支持并主动参与团体活动的个体更能经常地体验到快乐感。[11]也就是说,情绪积极的人在良好的人际环境里可以寻求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可以及时宣泄和排解内心的痛苦,并及时获得社会支持系统中的心理支持,建立正向的自我认知体系和自我评价体系,因此更容易形成健康的人格。换句话说,个体可以以自己的积极情绪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并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而具有更多社会支持的个体,会更多地体验到积极情绪,进一步形成健康的人格。
4 积极情绪通过正确的应激与心理防御系统影响人格
高宏生等人的研究发现,心理疾病倾向是个体产生自杀意念最大的直接影响因素。[12]心理疾病主要与人格的倾向性、情绪的稳定性相关,人格倾向为内向者、情绪稳定性差者心理疾病症状发生比例较高。他们的研究还发现,应对、支持、防御作为中间环节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的自杀意念,但相对而
言作用较小。社会支持一方面对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即对应激起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对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具有重要意义。还有的研究发现,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社会支持和良好的应对方式,则心理损害的危险度可达43.3%,为普通人的两倍。[13]
由以上研究可以发现,情绪通过心理疾病倾向,它不仅直接影响了个体的自杀意念,而且又带动了支持、防御系统作为中间环节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的自杀意念。虽然情绪有暂时性,但它通过稳定的人格特征和比较固定的应对方式及所能带动的支持体系和防御体系起到了长期影响的作用。
赵毅民等人研究发现,紧张的生活事件与自杀行为的发生有关,其所研究的病例在自杀前半年内的人均负性事件数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大多为夫妻、家庭成员及同事间的人际冲突。[14]研究人员建议降低紧张生活事件的强度及频度对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是有益的。当然,通过以上研究得出如此结论是恰当的,但如果考虑更深层次的原因可以发现:如果当事人有积极的情绪和健康的人格,并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自然而然地就可以降低生活事件的强度及频度。一件相同的事情,对于积极情绪者和消极情绪者其意义是不同的。或许在积极情绪者看来根本就不成为负性事件的事情,而在消极情绪者看来就具有非常大的负性影响。即使积极情绪者体验到了负性事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他往往也可以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支持来降低甚至消除负性事件所产生的影响。
5 积极情绪通过神经中枢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影响人格
先进的正电子发射扫描(PET)技术发现,个体如果处于积极情绪中,其左脑的脑电活动频繁;个体如果处于消极情绪中,其右脑的脑电活动频繁。国外进一步研究表明,儿童受到虐待会严重影响其脑结构和脑功能的发育。[10]如果虐待发生在童年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严重的应激反应会对大脑结构和大脑功能打下无法消除的烙印。童年受到虐待最可能的后果是影响大脑的边缘系统,其中以左脑最为明显。早期受到虐待的儿童的脑电图(EEG)异常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这种异常多发生在前脑和颞叶部位,特别是左脑半球。功能磁共振(FMRI)研究发现,这类儿童到成年时大脑的海马和杏仁核均出现缩小。PTSD患者的左海马回比正常对照组小12%,但右侧海马回与常人相同。边缘性人格和童年受虐的女性,到成年后其海马回比对照组小16%,杏仁核小8%。
这些研究成果表明,情绪活动有其独特的神经生理基础,情绪的表达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反过来情绪活动又在神经中枢的发展上留下了痕迹。外部刺激通过激发神经冲动引起了神经突触连接的发生及异化,反复的外部刺激使得突触的结构改变,最终导致了显著的神经中枢结构的改变;而结构的改变为功能的改变提供了物质基础,消极情绪的反复作用严重影响了情绪中枢的发育,造成了生理机能器质性的改变。众所周知,中枢神经一旦发生器质性的改变,这种改变将是深刻而持久的。这些改变都将通过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  人格表现出来,并导致人格的最终改变。简而言之,不同的情绪反应因其发生的强度和频率的不同,在大脑中引起不同程度的结构与功能的改变,而结构的改变最终将通过人格的改变表现出来。
邓丽芳尽管积极情绪对大脑结构的改变的有关研究笔者目前尚未详见,但上述试验研究也可以从一个角度说明积极情绪与人格之间的某种内在关联。
综上所述,具有积极情绪的人,由于其归因方式客观、全面,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来应用积极健康的应对方式和防御系统。也就是
155
说,具有积极情绪的人,在遇到负性的生活事件时能够在主观上正确地认识、客观地评价,在行为上能积极应对。这些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行为特征会形成周围人们对其积极的评价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从客观上获得更多的心理支持。同时,这些良好的心态和积极健康的行为特征久而久之就会逐步稳定下来构成当事人积极而健康的人格;同样的道理,具有消极情绪的人,其归因方式、对负性事件的应对方式和防御系统大多是被动而消极的,这种消极的心态和行为的最初反应可以获得周围人们的关心和同情以及各种帮助,但久而久之,当人们看不到自己的关心和帮助在其身上产生积极的效应之后,便会逐渐失去信心。由于大多数人普遍具有趋向快乐和幸福而回避消沉和郁闷的本能行为的反应,因此就会有意无意地渐渐远离消极情绪者,这样便造成消极情绪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越来越少,这一结果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加强其消极的情绪反应,使他们更容易被生活事件所困扰,形成沉重的心理负担甚至心理障碍,陷入 恶性循环 ,最终导致不健康人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
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3).
[2]Barbara,L.  F.T he Role of Pos itiv e Emotions in P sy
chology:T he Br oad en and Build T heo ry of Positiv e Emotions[J].Amer ican Psycholog ist,2001,(3). [3]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
2003,(3).
[4]李昊,王滨.积极心理学:当代心理学使命的回归[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3).
[5]彭聃聆.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6]V olling,  B.,M acK innon Lew is,  C.,R abiner,  D.,&
Baradan,L.Childr en s s ocial comp etence and sociome tr y statuar y:Fur ther ex p lor ation of ag gr ess ion,social withdr awal,and p eer r ej ection[J].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 g y,1993,(3).
[7]邓丽芳,郑日昌.大学生的情感变量与心理健康的探讨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
[8]周英,张晋碚,关念红.白血病患者和肝炎患者个性、应
付方式和生活事件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3,(4).
[9]No len H oeksema,S.,G irg us,J.S.,&Selig man,M.
E.P.Pr edictor s and co nsequences of childhood d ep r es
s ive sy mp toms:A5 y ear longitud inal study[J].Jour nal of A bnor mal P sycholo gy,1992,(101).
[10]T assi,  F.,&Schneider,  B.H.T ask o riented h
er ref er enced comp etition:D if f er ential imp lications
f or child ren s p eer r elations[J].Journal o f A pplied So
cial Psy cho log y,1997,(17).
[11]辛自强,池丽萍.快乐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
学报,2001,(5).
[12]高宏生,曲成毅,苗茂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社会心理
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9). [13]L ifeld F W.Cop y ing s ty les of chicago adults:ef f ec
tiveness[J].A rch Gen psy chiatry,1980,(37).
[14]赵毅民,李玉卿.个性特征、生活事件及精神状态与服
毒自杀行为的关系[J].四川精神卫生,1997,(1).
[责任编辑 焦薇缜]
The Effect of Positive Emotion on Sound Personality
WANG Bin
(Colleg e of Education Science,H enan Univer sity,K aif eng475001,H enan,China)
Abstract:Po sitiv e psycholog y advocates and pays mo re attention to t he posit ive side of the humanity.A s one of the impor tant co nstitutes o f the po sitiv e psycholog y,positive emo tio n combines w ith per so nality t ightly and promo tes each o ther.P ositiv e emo tio n can penetr ate personality by w ay o f such a ppro aches:pr iv y healt hy attr ibut ional style,co rr ect mental str ess and psycho log ical recov ery sy st em,all r ight interpersonal r elatio nship,w inning mo re so cial support,a lternating the centra l nerv ous st ruct ur e and functio n,so that it shapes sound personality,eliminates neg at ive emot ion's and neg ativ e inf luence,enables pr iv y into the hea lthy,ha ppiness and pleased subjectiv e feeling.T r aining posit ive emot ion is an effectiv e appr oach in the pro cess o f cultivat ing perfect per sonalit y and psychophysical development.
Keywords:po sitive psycholog y;po sitive emo tion;neg ative emo tion;so und perso nality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