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博览
——
—基于对南京心贴心老年服务中心的评估
王淼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97)
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3)14-0202-02
摘要随着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口大量增加,老年人要真正“老有所养”,离不开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的配合。笔者在对南京心贴心老人服务中心负责人访谈的基础上,反思了该机构在给老人提供支持上的作为,并由此对老年人的非正式支持体系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老年人非正式支持正式支持Reflections on Informal Support System for the Aged: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of Nanjing Heart-to-Heart El原derly Service Center//Wang Miao
Abstract Aging population increase quickly,if the elderly is ready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they need the formal and infor-mal social support network.On the basis of the interviews of the head of the old man service center,the author reflected on the a-gency on the support to the elderly and the informal support sys-tem of the aged.
Key words the aged;informal support;formal support
1背景介绍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44亿人,占总人口的11.03%,老年人问题逐渐凸显。
老年人拥有自己独有的特征。心理上逐渐表现出老年特征,例如孤独、恐惧等。老人在这一阶段的社会交往也相应地减少。老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特征三个因素是相互影响的,心理的孤单可能会带来生理上的不适,而身体的不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老人的心理状况,老人自身的身心特征决定了他们需要来自自身之外的体系的支持和照顾。
老人的支持体系包括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其中非正式支持有:非官方社会支援、非正规制度、非正规照料等。非正式支持与正式支持有本质区别:有无政府的直接性干预。非正式支持从资源角度可
以区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家庭成员(主要是子女)对父母的支持;第二类是亲属(兄弟妹及远亲、姻亲等)的支持;第三类是非亲属的支持。
非正式支持功能表现为多个方面:经济支持功能、情感支持功能、生活照料功能等。多项研究表明,对于老年人来说,家庭是社会救助的主要来源。在老年人失去社会参与的主要条件以后,非官方的社会援助可以满足老年人感情上的需求。对于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消极后果,家庭、朋友、邻居,都可能成为有效的缓解手段[1]。
2心贴心老年服务中心对老年人的支持运作心贴心老年服务中心是1998年批准成立的南京第一家民办养老院。服务宗旨是替老人谋安康,帮儿女尽孝道,为社会促和谐。服务特是居家温馨便捷,社会资源共享,服务规范标准。目前该中心内有双人间、三人间等各种房间,房内配有空调等设施。常设护理床位52张,可收住自理、半自理等各种老人。在中心内配备了多媒体教室、老年茶社、影音设备、网络电脑、书籍,血压计、血糖仪等医疗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免费量血压、免费阅览、免费上网、免费等全方位、立体式的综合性服务,充分满足老年人“养、医学、为、乐”等各种需求。该中心主要的服务内容包括:生活保障服务、医疗卫生服务、法律援助服务、精神陪护服务、安全保障服务、特殊求助服务等。目前,服务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生活保障服务、安全保障服务、特殊求助服务、上门探视服务等方面。
该中心是为鼓楼区老人包括空巢老人提供服务的民办非企业性质的机构,会经常承接一些政府的项目。该机构在成立初期是打算建立一个养老院,但是根据市场以及对社区的观察,发现老人的大部分需求还是在社区,于是开始结合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依托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心贴心老年服务中心向老年人提供的服务属于非正式支持,通过心贴心目前的服务情况和发展情况,笔者认为非正式支持体系在老人支持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3对老年人的非正式支持体系的思考
社会支持是他人提供的一种资源,除了情感支持外,还可以提供物质支持和信息支持等。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老年人的支持体系中正式支持还是占主导地位,非正式支持体系还没有很好地被完善。
目前我国老年人的养老支持体系由以下几个环节组合起来:第一,以老年人自助互助为原则。第二,以家庭力量为基础。第三,以社区照顾服务为依托。第四,以国家和政府的法律、法规、政策为保障[2]。
城市传统养老支持系统正遭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老人养老过程中所依赖的单位支持逐步丧失;另外,原有传统的老人养老的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也在逐步减弱。中国人传统的非正式社会支持系统是以血缘、姻缘、业缘和地缘等为纽带的支持结构,但社会转型的加剧致使传
统的老人养老的非正式社会支持也出现了一些困境。首先是人力的困境,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我国人口生育率持续下降,城市家庭规模逐渐小型化,家庭中可以承担支持责任的成员数量逐渐减少;其次,城市女性的高就业率在客观上导致家庭中缺乏适当的照顾者,从而影响了家庭支持功能的延续。其次是能力的困境,对于高龄老年人严重慢性疾病患者精神病患者等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或自理能力极差的对象而言,需要专业化的护理和照顾,并非亲属朋友邻居所能完全胜任,而且,长期照顾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支持者尤其是亲属在医疗和生活等方面的照顾压力。综上所述,构建区别于传统非正式支持的现代老年人的非正式支持体系,让它和传统的老年人非正式支持以及正式支持相互配合就非常必要了。
笔者认为老年人的非正式支持体系主要指的是目前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各类机构(包括盈利的机构和非营利的机
202
. All Rights Reserved.
总第242期
2013年5月(中)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Total.242
May2013(B)
果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个体因素会传递或调节环境的影响。所以本研究对其进行探讨,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特点以及相互联系和作用,更好地调节大学生心理状况。
关于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研究中,大量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孤独感与领悟社会支持亦呈负相关。邹泓(1998)研究了青少年的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社会支持网络中,获得同性朋友和教师的价值肯定、指导性和情感性支持越少,互选朋友越少,同伴接纳水平低,其孤独感越强。领悟社会支持良好的学生感受到的孤独感明显地少于领悟社会支持不良的学生。徐含笑在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对人际交往中孤独感的影响中表明:大学生受到来自朋友的支持在他们孤独感的产生中作用最大。社会支持与领悟社会支持主要指同伴之间的交往,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断乳期”,面临很多问题,而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是其中很突出的问题[6]。由此可以看出,较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大学生发展。
4以后研究方向
在我国的相关研究中,关于孤独感的大量研究是最近十几年来的事情,但是针对大学生的明显偏少,特别是针对自我意识这一影响因素。客观认为是社会支持度不够是正确的,但是需要继续探讨相关因素的影响,这是该领域的不足之处。通过对已有研究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已有研究主要涉及孤独感
与大学生性别、学历层次、年级、学科门类、学校性质、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消费水平、网络使用情况、手机短信交往以及宿舍亲密度与适应性等十一个层面的关系。但是大多数研究在考察影响因素时,要么单纯讨论个体因素,如气质类型、人格特征,要么单独讨论环境因素如社会支持、负性生活事件等。事实上,孤独感的产生应该从自我意识和社会支持这两方面综合考察研究,对社会的正确意识,会影响对待相应的社会支持态度,同时社会支持度的高低又会反作用于自我意识观念,因此不可以只从一面看待问题。
孤独感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问题,研究大学生的孤独心理,有利于解决大学生现有问题。学校在大学生成长中起重要的教育与监督作用,这一研究为学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好的参考依据。
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只有拥有健康的身心才能够更好地建设好我们的家园。我们应当努力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对他们遇到的挫折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引导。这需要大学生自己努力也需要我们整个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参考文献
[1]邓丽芳,徐慊,郑日昌.大学生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
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
[2]王飞.当代青年的孤独感分析与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
院学报,2000(2):10-11.
邓丽芳[3]陈理.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研究综述[J].大众科报,2011(3).
[4]刘杰.中国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综述[J].中国校外教育,2007.
[5]薛敏,昝旻,李宇.寄宿制小学生自我意识和孤独感的现状研究[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
[6]徐含笑.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对人际交往中孤独感的影响[J].黑
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6(10).
构)、组织、基金会以及志愿者等,这些是区别于建构在以血缘、姻缘、业缘和地缘为纽带的传统的非正式支持体系的。而且现代的非正式支持体系中的各类机构、组织、基金会和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更体现了服务的专业性和系统性。这些机构、组织、基金会和志愿者往往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秉持专业的理念、运用系统而专业的助人方法,这些是传统的非正式支持体系中所没有的。南京鼓楼区的心贴心老年服务中心就是属于现代的老人非正式支持体系。
那么该如何让非正式支持体系更好地在支持老年人体系中发挥作用呢?它该如何与正式支持体系相配合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呢?
首先,通过积极的宣传和制定鼓励性的措施,建立多种类型的老人服务机构、组织,通过建立专业的老人服务机构、组织,来建立专业化、职业化的老年服务人才队伍,为老年人提供更专业更系统的服务。但是对机构要严格地进行评估,保证机构、组织的专业性,同时也可以通过对机构内部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机构、组织内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服务水平。在建立各类机构、组织的同时也需要向老年人进行普及宣传,帮助老年人转变传统的养老观念,以更开放的心态接纳现代的非正式支持的服务。
其次,建立面向传统非正式支持者的援助体系,向其提供多元化的援助途径以减轻长期照顾的负担。我国传统非正式支持者(主要指的是老人的家属)援助体系缺失,非正式支持者较少得到来自外界的支援和协助,在照顾过程中面临较大的身心压力,建立和推展这一援助体系亟待启动其主要内容包括:建立社区内长期照顾者的互助网络,使照顾者可以交流分享照顾经验,增加彼此的精神支持;为照顾者提供具体的协助,例如家务服务、护送服务居家护理等;在社区开展日托服务暂托服务等喘息服务项目,使照顾者能获得暂时的休息;加强社会工作者对长期照顾者的协助,组织社会工作者为照顾者提供情绪上及专业上的支援,例如个案辅导政策咨询康复培训以及团体分享活动等,增强照顾者的能力。
同时,可以建立一支多元的志愿者服务队伍。首先,可以充分利用南京各大高校的资源,招募大学生作为志愿者。其次,也可以招募社会上其他具有相关经验和知识的人做志愿者,一方面利于在社会上倡导“助人”的优良风气;另一方面也让这些志愿者更好地发挥自己特长,实现自我的价值。同时,也可以把社区内的热心人士组织起来形成志愿者队伍,一方面这些热心人士对社区内的情况比较了解容易开展服务;另一方面他们与社区内的老人更加熟悉,方便工作的开展。
最后,要建立正式支持体系和非正式支持体系之间的良好沟通模式。政府虽然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仍处于统筹的地位,但是需要学会充分利用非正式的支持,要与非正式的支持相互配合,做好倡导、资源协调等工作。正式的支持体系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方便非正式的支持体系能够将困难、想法和意见很好地与正式支持体系进行沟通,要保证沟通渠道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的纵向上的畅通,同时也要保证各个非正式支持系统之间的横向上的畅通,从而形成立体式的网络,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为老年人提供立体式的服务和支持,使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达到最好。
参考文献
[1]姚远.非正式支持理论与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科学,2003(1).
[2]李爱芹.城市空巢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与社会支持实证研究——
—以徐州市为个案[J].社会工作,2007(3).
[3]郅玉玲.老年妇女的社会非正式支持系统分析——
—以浙江省为例[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10,16(5).
(上接第195页)
203 .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