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如何理性看待二本院校
其实有许多二本大学无论学生素质还是师资力量都接近一本大学。而且许多二本大学因为特明显、地理位置优越,甚至录取分数还超过当地的一本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2年如何理性看待二本院校。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填报志愿:如何理性看待二本院校
二本大学要分层填报志愿莫大意
拿吉林省来说,20——年报考热度最高的10所二本院校是南京审计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上海金融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印刷学院。这些学校有以下几个相同的特点:地理位置好,都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专业优势强,以时下的热门专业为主;口碑好,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具备这些特点的二本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机会、深造机会都好于那些不具备以上特点的二本大学毕业生,因此,同是二本大学,它们的分数线会拉开许多,形成了明显的层次。
上述所提到的那些录取分数接近一本线的二本院校,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许多省份已经
放在一本招生。考虑报考二本院校的时候,必须仔细掂量,不要觉得这些学校是放在二本招生就麻痹大意,大笔一挥随意填写志愿。另外,还要注意的是,报考这些热门二本院校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地选择专业,最好能知道近几年的专业详细报考分数(可参看《求学》每年的高考招生录取专刊)。这些学校的某些热门专业可能高出录取分数线许多,比肩许多一本大学。对待这样的情况,考生可以选择服从专业调剂,避免因为“挤车”而丧失被录取的机会。
天津商学院在2007年国家教育部教学评估中被评为优秀,进而成功更名为“天津商业大学”。该校在全国许多省份招生的录取分数线都接近或者超过一本线,更名之后更是吸引了多方关注,海南省教育厅专程组织相关领导来这里直接招聘、寻访人才。
专业选择需慎重追本溯源是关键
东北师范大学高考研究专家陈爽教授表示,其实能够被放进“二本”就是对学校办学育人的一种肯定,“二本”这个批次里的大部分高校也是具备一定史、有一定办学经验的公立高校。
在选二本高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该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这一点可以从学校的史中寻答案。比如上海金融学院,曾经是人民银行在上海的银行学校,在银行实务方面有自己的办学特。台州学院的师范学科是该校比较强的专业,其前身是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台州师专,办学源头可上溯至1907年三台中学堂简易师范科,在浙东地区还是比较有影响的。了解学校的历史可以很好地把握大学发展的脉络,以及什么专业强什么专业弱,根据这些线索再询问招生办老师就能更好地了解学校了。有些同学以很高的分数被国际贸易、对外汉语等专业录取,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学校其实是以师范、机械、化工等专业为特的,大失所望。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考生入学之后可能会产生失望情绪,影响四年的学习。
北华大学是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在师范、医学、林学等方面很有特。辽宁科技大学的前身是鞍山钢铁学院,鞍钢曾经是北方最大的钢铁基地,在钢铁专业方面很有名气。渤海大学前身是锦州师范学院,在中文、历史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当然,许多高校发展很快,形成了许多新的特。比如长春大学,是在吉林科技大学、长春外语专科学校等基础上组建的,原本在冶金、机械等方面有学科上的历史渊源,但是现在已经形成了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中心、国家
高等教育视障资源中心等科研前沿阵地,在食品工程、残疾人教育方面有了自己的新特。
就业地域要考虑未来方向更重要
北京师范大学的王老师提醒大家,在权衡各种因素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以及长远计划来作选择。
如果想直接在本科后就业,则需要考虑地域的因素。选择东部、南部经济发达省份的高校或者大城市的高校,对未来就业更有利。如果这些地方的二本院校分数太高,可以在周边省份先打好“埋伏”。比如想在北京就业,可以选择天津、河北的高校;如向往上海,则要在江苏、浙江的院校上动脑筋;如果想到广东,可以考虑湖北、湖南的高校,它们一向有“南下”的传统。这些都要认真考虑周全。
不过要提的一点是,现在大学生都普遍希望能够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因此本科院校“一锤定终身”的说法并不可靠,学生可以通过在四年后努力考研得到更优秀大学深造的机会,或者还可以考虑出国攻读学位。本科阶段只是打基础,很大程度上看自己的学习态度
和学习用功程度。如果考上了理想的研究生,则本科就成了过渡阶段,因此学风好、重基础的二本院校则是上上之选。许多重点高校很排斥某些地区的某几个二本大学中的“考研大户”,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些学校的确是在学生身上下了不少功夫去引导推动。
两位老师都表示,“二本”这个称呼对有些同学是遗憾、无奈之选,而对很多同学是首要目标。其实学校并无“一”、“二”之分,只要你认真学习,在哪里都可以获得发展。同学们报考的时候不要盲目地追求大学排名,更重要的是听取多方意见,多从历史渊源、专业特、社会评价等方面去了解,最后根据自己的分数来报考。不要一提二本就皱眉头,填志愿时垂头丧气,全不知这些学校也有许多精彩之处。
志愿填报:不可忽视的二次高考
十年寒窗苦,只为金榜题名时。填报高考志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有人将填报志愿比作“第二次高考”。这绝对不是夸张,正说明了高考填志愿的重要性。它不仅直接影响以后的工作、就业方向,更意味着考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是否能够得到发挥。每年都有无数大学生后悔自己所填志愿,主要原因是没有意识到选好学校和专业的重要性,同时也根本不知道如何去选择。
有专业机构评估的结果让人惊讶,在高校招生专业目录中,大约有90%考生对所报专业并不了解。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填报时间短,考前没有时间了解相关报考信息,考后获得填报志愿相关信息难。根据专家、考生们多年的经验总结如下,给各位考生及家长提供参考。
选择志愿重视信息搜集
高考志愿填报也是一场“战役”,报得好、报得巧的志愿,实际上间接地给高考成绩加了分。比如说,一位考了600分的考生和一位考了580分的考生,两者相差20分,但是后者上了好大学,而前者只上了一般大学,这其实是前者在志愿填报上出了问题。这种情况也是时有发生的。
报得好的志愿不是三五天突击准备就可以获得的,考生和家长平时就要多留意报考的基本知识内容和招生信息等,这在各大学校的本科招生网页上都有详细介绍。平时多关注和积累,才不至于等到填报志愿时才临时“抱佛脚”。比如,幸运的小齐当年就是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到了中南大学即将合并的消息,在99年报考了录取分数并不算高的中南工业大学。而等到她毕业后,拿到的却是含金量更高的“211工程”中南大学的毕业证书。
现在正是报志愿的关键时期,考生和家长们要通过各方面多渠道尽可能多地了解相关信息,以便在志愿填报时占据主动。
慎重填报第一志愿上海的二本大学
第一志愿是考生挑选高校意愿时最具倾向的表达,是高校录取考生的首要依据。据中国人民大学招办王主任介绍,目前有的高校第一志愿录取率甚至高达100%。知名度高的学校,一般竞争较激烈,报考的学生要有承担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以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妥善选择。
考生在选报第一志愿时,首先要对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有较准确的定位,其次对选报的高校要有全面的了解。因为,同批次有众多的院校,由于地域位置、社会知名度、师资力量、人文环境的差异,有的院校生源火爆,有的院校生源短缺,所以考生应根据所选择院校情况,并分析自己的实力“量体裁衣”,判断自己可能达到哪一所院校录取线,那么这些院校都可考虑是第一志愿候选,前提是这些院校是自己满意的,冒险和保守都应谨慎。因为,只有当该校按第一志愿录取后尚未完成招生计划时,考生所填报的第二志愿才起作用。因此,考生所填报的第二志愿应该是这个批次中第一志愿填报人数较少、较“冷”的学校。
平行志愿拉开档次
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对考生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中国传媒大学负责招生的老师建议,在平行志愿填报时,不妨将自己希望“跳一跳”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作为志愿A,将符合自己成绩水平的“对口”学校作为志愿B,志愿C填一所“保守”学校,志愿D则填“垫底”学校。这样,既可避免高分低就所带来的后悔莫及,又可避免万一没有达到较好院校投档分数,也有相应院校可读,而不至于落到去较低批次院校甚至落榜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