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秦风无衣》全文解释及赏析
《国风·秦风·无衣》,为先秦时代汉族民歌。作为《诗经》中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此诗赞颂了即将参加作战的将士,同仇敌忾的战斗精神。秦哀公赋此诗,表示同意申包胥的请求,决定出兵救楚。全诗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英壮
无衣
题解:士兵们慷慨激昂,团结抗敌。
【原文】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①。王于兴师②,修我戈矛,与子同仇③!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④。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⑤!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⑥。王于兴师,修我甲兵⑦,与子偕行⑧!
【注释】
①袍:长袍,即今之斗篷。
②王:指周王,秦国出兵以周天子之命为号召。一说指秦君。
③同仇:共同对敌。
④泽:通"襗",内衣,如今之汗衫。
⑤作:起。
⑥裳:下衣,此指战裙。
⑦甲兵:铠甲与兵器。
⑧行:往。
【译文】
谁说我没有军衣?与你共同穿战袍。国家调兵去打仗,修好咱们的戈矛
与你共同去杀敌。
谁说我没有军衣?与你共同穿内衣。国家调兵去打仗,修好咱们的矛戟
与你共同去作战。
谁说我没有军衣?与你共同守下裳。国家调兵去打仗,修好铠甲和刀
与你共同奔战场。
【赏析一】
这首诗充满了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气氛,读之不禁受到强烈的感染。可是《毛诗序》却说:“《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陈奂《诗毛氏传疏》也认为:“此亦刺康公诗也。”《诗经》固然讲究美刺,但这里明明是美,却被说成刺。按其内容,当是一首爱国主义的战歌。据今人考证,周幽王十一年(秦襄公七年,公元前771年),周王室内讧,导致戎族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秦国靠近王畿,与周王室休戚相关,遂奋起反抗。此诗似在这一背景下产生。
当时的秦国位于今甘肃东部及陕西一带。那里木深土厚,民性厚重质直。班固在《汉书·赵
充国辛庆忌传赞》中说秦地“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故秦诗曰:‘王于兴诗,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焉。”朱熹《诗集传》也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这首诗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确实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他们就一呼百诺,紧跟出发,团结友爱,协同作战,表现出崇高无私的品质和英雄气概。
由于此诗旨在歌颂,也就是说以“美”为主,所以对秦军来说有巨大的鼓舞力量。据《左传》记载,鲁定公四年(前506年),吴国军队攻陷楚国的首府郢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于是一举击退了吴兵。可以想像,在秦王誓师的时候,此诗犹如一首誓词;对士兵们来说,则又似一首动员令。
如前所述,秦人尚武好勇,反映在这首诗中则以气概胜。诵读此诗,不禁为诗中火一般燃烧的激情所感染,那种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气概令人心驰神往。无怪乎吴闿生《诗义会通》评为“英壮迈往,非唐人出塞诸诗所及”。之所以造成这样的艺术效果,第一是每章开头
都采用了问答式的句法。陈继揆《读诗臆补》说:“开口便有吞吐六国之气,其笔锋凌厉,亦正如岳将军直捣黄龙。”一句“岂曰无衣”,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与愤慨,仿佛在人们复仇的心灵上点上一把火,于是无数战士同声响应:“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第二是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使人想像到战士们在磨刀擦、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这样的诗句,可以歌,可以舞,堪称激动人心的活剧!
诗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每一章句数、字数相等,但结构的相同并不意味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如首章结句“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的,说的是我们有共同的敌人。二章结句“与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这才是行动的开始。三章结句“与子偕行”,行训往,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了。这种重叠复沓的形式固然受到乐曲的限制,但与舞蹈的节奏起落与回环往复也是紧密结合的,而构成诗中主旋律的则是一股战斗的激情,激情的起伏跌宕自然形成乐曲的节奏与舞蹈动作,正所谓“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礼记·乐记》)
【赏析二】
1.诗的背景:
西周幽王为犬戎所杀,秦襄公护周平王东迁,并受王命攻打犬戎。王先谦先生解释本诗时说:“西戎杀幽王,于是周室诸侯以为不共戴天之仇,秦民敌王所忾,故曰同仇也。”
2.具体把握:
全诗共三章,章与章句式对应;诗句大同而小异,在重章复唱中诗意递进。一边歌唱,一边行军,一往无前。
第一章,统一思想。当时军情紧急,一时难以备全征衣。“无衣”,这是实写。也可以理解为夸张的写法,为国征战,不计衣物不全的困难,“与子同袍”,与战友共用一件战袍。“王于兴师”,大家就急忙修理好“戈矛”。为什么大家能够克服困难、团结备战呢?“与子同仇!”大家认识到,仇敌是共同的,必须一起抗击共同的敌人。
第二章,统一行动。“与子同泽”“修我矛戟”。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与子偕作”,投身到征战中。
第三章,一起上战场。“与子偕行”,激昂高歌,团结对敌,奔赴战场。
这首战歌,每章第一、二句,分别写“同袍”“同泽”“同裳”,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每章第三、四句,先后写“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表现战士齐心备战的情景。每章最后一句,写“同仇”“偕作”“偕行”,表现战士们的爱国感情和大无畏精神。这是一首赋体诗,用“赋”的表现手法,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一层更进一层地揭示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
3. 主体与主旨:《无衣》表现了奴隶社会时期人民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真实感人,慷慨雄壮,确是一首充满民族精神而又富有艺术魅力的古代军歌。
4.注意:诵读这首诗,要注意全诗慷慨雄壮的基调。
【赏析三】
很少有大学中文系讲《诗经》不讲这首秦国民谣《无衣》的(《诗经》中有两首叫《无衣》的诗,另一首是《唐•无衣》)。老师讲这首诗时一直沿用阮元《十三经注疏》定下的框框。多少年以来没有人去怀疑他们解释的对不对。诗前小序说:“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也。”孔颖达在疏里列举了秦晋、秦楚连年征战的情况。
但是你认真读几遍这首诗后,发现《无衣》要表达的完全是另一种情绪。为了不要先入为主产生误导,我让大家首先来阅读这首诗: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全诗共60个字。
应该说这是非常好的一首诗。思路非常明确:
我和你有共同的仇恨(与子同仇);
我和你一起奋起(与子偕作);
我和你一道出征(与子偕行)。
情绪层层递进,最后拔剑而起,奔向战场……。
关键问题在于对诗中三个字的理解:袍,泽,裳。据汉郑玄的注解:袍,是战袍。闻一多先生说:“行军者日以当衣,夜以当被。”泽,亵衣,就是内衣。《说文》甚至说泽是内裤的意思。裳,上为衣,下为裳。裳是古代男人穿的裙子。这三个字的传统解释使得整首诗理解起来很不舒服。与子同袍,还算说得过去,如闻一多所说:夜里合盖战袍。与子同泽,如果说与你共内衣,甚至共裤子就很难让人接受。最后是与子同裳也是“同穿一条裤子”的意思。这样的理解全诗就变成“尽管衣不蔽体,但是我们仍然要为秦君去打仗”。当然就如小序里所说“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也。”
最奇怪的就是这个“泽”字。当内衣解释的襗应该是衣字旁。但是历朝历代的《诗经》版本都是这个泽。而“襗,亵衣。近污垢”的解释,在相台本、闽本、明监本、毛本等版本里都是这样刊印的。
我相信我们的前辈研究者的科学态度,相信他们的严谨和认真。字一定没错。同时我也非常不赞成改字解经。经过仔细的研究思考,我终于到了一种对《诗经•秦•无衣》的更符合古汉语的,更合理,相信也更能为大多数人接受的注解。注意这首诗的时代是春秋,也就是西周向东周过渡时期,文字上是由卜辞向金文继而向小篆的过渡时期。
在我的《破译甲骨文字:衣和依》中,我已经破译了卜辞中衣的本义是胎盘(即胞衣)。卜辞的包后来在汉代衍伸出袍和胞这两个字。包与袍、胞的关系是古今字。这是文字学下了定论的。卜辞里没有泽字,《说文》对泽的解释是:“泽,光润也。”,对人而言,就是汗泽的意思。下面是我对《诗经•秦•无衣》的翻译:
谁说无衣(一语双关:胎盘和衣裳),我和你是同袍(一语双关:胞衣,胎盘),秦王起兵了,检修好我们的戈和矛,我和你有共同的仇恨。
谁说无衣,我和你共同流汗(战争避讳流血,隐指流血),秦王起兵了,检修好我们的矛和戟,我和你一起站出来。
谁说无衣,我和你一起穿好衣裳,秦王起兵了,检修好我们的皮甲和武器,让我们共同出征。
这样,从同胞到共同流汗(隐指流血)到整装待发。
从共同的仇恨到一同奋起再到一道出征。
全诗诗意一气呵成。表达了当时秦国人民和秦王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的民族凝聚力。只有这种精神才能解释后来秦为什么能够灭六国雄霸天下的结局。
【注】
一,商周时期,军队以氏族为基本单元。故这里有同胞(同袍)之说。
二,泽和裳为动词。前者表示一同流汗,后者表示整装待发。
三,诗中戈、矛、戟、甲、兵互文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