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卷  第2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22 No.2 2013年2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Feb.  2013
176 文章编号:1008-8717(2013)02-0176-03
运用比较教学法,发掘诗歌《蒹葭》的艺术魅力
孙雪英  李向阳
(兰州商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20)
摘  要:通过对比,更好地展示诗歌《蒹葭》的人文性内涵:在对比中形成对所学对象的基本认知,在对比中形成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审美感知,在对比中形成对民族心理的批判接受和对民族精神的心理认同。
关键词:蒹葭;比较法;审美感知  中图分类号:H194.1  文献标识码:A 《蒹葭》是《诗经》中的优美诗篇之一,古往今来文人骚客对其审美意蕴的挖掘就没有停止过,大多着眼于事实虚化、意象空灵、整体象征等特征。本文试通过纵横比较,对诗歌《蒹葭》的艺术特质作一新的解读。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过,“观千剑而后识器,度千曲而后识声”[1],通过对比(类比),可以更好地展示语文课的人文内涵。简言之,即在对比中形成对所学对象的基本认知,在对比中形成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审美感知,在对比中形成对民族心理的批判接受和对民族精神的心理认同。
一、在对比中形成对所学对象的基本认知 《蒹葭》属于秦风,秦风所涉地域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秦地“迫近戎狄”,来自外部的这种巨大生存压力迫使秦人“修习战备,高尚气力”[2],因而也逐渐熏陶了秦人粗犷激昂的感情。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多写征战猎伐、痛悼讽劝一类的事。
例如《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戈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首诗表体现了秦人“高尚气力”的勇武特征,典型体现了秦风的特。深得前人激赏,如:“英
壮迈往,非唐人出塞诸诗所及!”[3]
“开口便有吞吐
六国之气,其笔锋凌厉,一如岳将军直捣黄龙。”[4]
英壮
再看《蒹葭》,诗歌所写却是古今中外所谓“永恒”的题材:男女恋爱。仅选取一个特定的场景:在那样一个深秋的清晨,有位恋者在蒹苍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她)思念的恋人,如此而已。(关于本诗的主题向来有不同观点和意见,在此我们一般地承认它为爱情诗,后文还有详论。)作品文字很简单,诗的内容也极为单纯,但作品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陆侃如、冯沅君在《中国诗史》中赞美:“在慷慨悲歌的秦风中,忽有这么一篇悠游闲暇、含蓄蕴藉的诗,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5]
通过第一次对比,《蒹葭》与其他秦诗的粗犷尚武大异其趣、绝不相类的特就彰显出来了。
再与同属国风的《汉广》对比,环境、人物、情节皆有类似处,但情调却不同。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钱钟书先生认为两者同属刻画“企慕情境”的佳作,《秦风·蒹葭》显得空灵象征,《汉广》则具体写实。《蒹葭》全篇没有具体的事件、场景,连主人公是男是女都难以确指,诗人着意渲染一种追求向往而渺茫难及的意绪。《汉广》相对要具体写实得多,有具体的人物形象:樵夫与游女;有细微的情感历程:希望、失望到幻想
、幻灭;就连“之子于归”的主观幻境和“汉广江永”的自然景物描
收稿日期:2012-11-08
作者简介:孙雪英(1975—),女,山东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及文化。
李向阳(1975—),男,甘肃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与古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