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的秘方
中医是国粹秉承中医之脉是我们的责任胃病的秘方
胃期痛又称“胃痛”,是指上腹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的病症。常包括现代医学中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等疾病。临床应根据胃痛的不同特点,分辨不同的疾病。若病程较长,胃痛反复发作,痛的时间有规律性,常伴有嗳气、嘈杂、吞酸,考虑为消化性溃疡;若上腹部疼痛闷胀,无明显规律性,食后加重,纳差,嗳气,呕吐,局部压痛较广泛而不固定,应考虑慢性胃炎;若胃脘胀痛,常随情绪的变化而增减,痛无规律性,经各种检查无器质性病变时,应考虑为胃神经官能症;若患者形体瘦长,食后脘腹胀痛不适,站立时胃痛加剧,平卧时减轻,应考虑为胃下垂;若胃痛兼有水声漉漉,泛吐痰涎清水,量多,或食后呕吐者,每见于并发幽门梗阻的患者;若突然上腹部剧痛,并有明显压痛、反跳痛,腹部肌肉紧张,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X线透视偏下有游离气体,多为溃疡病穿孔;中年以上病人胃痛经久有愈,疼痛规律性消失,消瘦,贫血,或大便隐血持续阳性,应考虑有恶性病变的可能。
慢性胃痛反复发作,应作上消化道钡餐X线检查、胃液分析、纤维胄镜及活组织病理切片检
查,以明确诊断。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素体阳虚和复感外寒有关。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宜通而不宜滞,气机郁滞,失于和降,胃痛乃作。胃痛的病位虽然在胃,但与肝脾密切相关,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或脾不健运,胃失和降,均可导致胄病。病理性质有虚有实,若气滞于中,或因气郁化大,胃热内郁,或因气病及血,气滞血瘀,均属实证;痛久热灼伤阴或脾胃虚寒者则为虚证。虚实之间又每兼夹为病,如肝郁气滞的胃痛,常易转化为“胃热”及“阴伤”的胃痛,脾胃虚寒证,每因饮食生冷或气候寒冷,寒邪内侵,病发尤甚。又如病延日久,久痛伤络,脉络破损,或为出血,或为瘀血阻滞,而成为血癌证候,它既可以在脾胃虚寒或胃阴不足时出现,亦可在气滞、流热等实证中并发。
1方名:归参汤
【功能主治】 功能养血柔肝,理气活血,缓急止痛,制酸和胃,止血生肌。主治胃脘痛。 |
【处方组成】 当归10一15克、丹参10一15克、白芍10~30克、蒲公英20一30克、炙甘草5一10克、木香5一10克、白芨15一30克、煅瓦楞15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l)肝郁气滞型:酌加金铃子散、广郁金,香附;肝胃不和、恶心嗳呃者,酌加姜半夏、旋覆花、代赭石;气郁化热、口苦、便燥者,酌加左金丸、龙胆草等;兼见脾虚便溏者,酌加白术、山药等;气滞挟瘀者,酌加片姜黄、赤芍、苏木等;出血黑使者酌加仙鹤草、侧柏炭等。(2)脾胃虚寒型:酌加炮姜、良姜、砂仁等;脾虚湿阻者酌加藿香、佩兰、蔻仁等;脾虚肝郁者酌加柴胡、佛手、白术、绿萼梅等;气虚下陷者酌加升麻、党参、黄芪;脾不统血而见黑便者酌加炮姜炭、焦白术、阿胶珠等。(3)胃阴不足型:酌加石斛、玉竹、沙参等;阴虚出血者酌加墨旱莲、地榆炭等。(4)瘀血内阻型;酌加制乳香、制没药、路路通广郁金,片姜黄等:血瘀黑便者加三七、茜草。 |
【临床疗效】 73例,显效23例(31.5%),好转47例(64.4%),无效3例(4.1%)。总有效率为95.9%。 |
【处方来源】 安徽省皖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程宜搞。 |
【按 语】 本方对按现代医学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疗效较高,慢性胃窦炎和复合性病变次之,慢性胃炎疗效较差:对按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寒型的显效率高于肝郁气滞型和胃阴不及型。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
2方名:丹金二香汤
【功能主治】 功能行气化痰,温中散寒止痛。主治急、慢性胃痛。 |
【处方组成】 丹参3Q克、金铃子10克,延胡索10克、砂仁6克、甘草6克、白芍15克、檀香5克、沉香3克,水煎,加生姜计3一10滴冲服,日1剂,分3次服。 |
【辨证加减】 食枳者选加焦山楂、莱菔子、六曲:胁痛者加香附。柴胡;便血者加白芨、三七粉;寒者加吴萸,减川楝子,热者加栀子、丹皮,减沉香;呈虚象着减少理气药量,加饴糖适量冲服。 |
【临床疗效】 52例,除1例胃溃疡出血住院外,余51例止痛时间平均为3天。 |
【处方来源】 湖北省江陵县江北医院陈兴华。 |
【按 语】 无 |
3方名:手拈散方
【功能主治】 功能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主治胃脘病。 |
【处方组成】 延胡索15克、五灵脂15克,草果10克、没药10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虚寒者加干姜、吴茱萸;阴虚者加沙参、麦冬;气滞者加郁金、香附;瘀滞明显者加蒲黄、丹参或加大上方剂量:出血者加三七、白芨。 |
【临床疗效】 60例,痊愈37例,占62%;显效12例,占20%;好转7例,占12%;无效4例,占6%。本方对神经官能症、胃炎效果较好,治愈率达100%;十二指肠溃疡、复合溃疡效果略差,好转率占85%。 |
【处方来源】 】湖北省钟祥县柴胡卫生院刘万朝。 |
【按 语】 无 |
1点穴两法止胃痛
胃痛是多种消化道 疾病常见的一个症状, 有时胃痛突然发作,疼 痛难忍,在身边没有任 何药物的情况下,可通 过按压一些常用的穴位 来暂时缓解疼痛。 按压足三里 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胫 骨旁开1寸)为常用保健穴之一,又是胃经的 下合穴,强刺激可用来 缓解由急慢性胃炎、胃 溃疡、消化不良、急慢性 肠炎等引起的胃痛;在 胃痛发作时,可用双手 大拇指交叉揉压对侧足三里穴,由轻到重,以稍感疼痛为度。一般按压5分钟左右即可缓解疼痛。
按内关穴 内关穴(前臂掌侧,腕横纹中点上两寸)为八脉交会穴之一;具有降逆、止呕、止痛等多种功效,常被用于胃痛、心痛、胸痛等多种痛症。胃痛发作时,可用一手的大拇指按压另一侧的内关穴,力度以感到稍微疼痛为宜 每侧按压2分钟,交替按压对侧,到胃病缓解为止。(赵育楠)
2两个体位帮您缓解胃痛
俯卧挺身:趴在床上,双腿伸直,全身放松,双手掌心向下,与肩平齐,缓缓撑起,同时
抬起头、颈及胸,双腿不动,让胸腹完全展开,保持这一姿势 10-15秒,再缓缓将身体放下,全身放松2分钟后,再次重复上述动作。
跪地前倾:双膝跪在床上,上身保持直立,双手自然下垂。缓缓将臀部坐在脚踝上,双手放于膝盖上,完全放松身体,再将上身前倾保持10秒。
上述两个体位可缓解胃肠痉挛、腹胀、便秘及消化不良。 (吴天)
3胃痛的5个中药处方
1.乌贼骨90克,贝母30克,甘草30克。将三味药共研成粉即可。每日口服3次,每次4克。本方适用于胃痛、吐酸水、吐血等。
2.蒲公英120克(炒焦),红糖27克。将两味共研成粉末即成。每日3次,每次9克。本方适用于胃热痛。
3.肉豆蔻6克,砂仁6克,广木香3克,公丁香3克。将上述的药共研细末即成。每日服两次(早晚饭前服),每次服2克(加入红糖6克)。本方适用于遇寒必犯的胃痛。
4.陈皮9克,元胡20克。将二药用醋炒,研成粉末即成。每日3次,每次服2克。本方主治胃痛及胃酸过多症。
5.甘草12克,陈皮20克。将二味研末。每日服两次,每次服2克。本方主治胃痛.
4胃窦炎、胃痛、胀气吐酸
大蒜头(最好是独头蒜)1两,萝卜籽2钱,干桔皮五钱,煎1碗汤加上红糖一次服下,
一日三次,饭前空服,用5天可愈。
忌酒、辣、冷食。
5慢胃痛
方1:白芷60克,甘草30克。
制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疗效:2—3剂痊愈。
方2:威灵仙3 0克,生鸡蛋2个。
制用法:将威灵仙水煎去渣取汁,加入生鸡蛋调匀,再加入红糖适量。共煮成蛋汤,温服。
疗效:多例,2—3剂痊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