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英语 /
吉林大学/王玥
【摘要】语言的运用反映着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而隐喻是语言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框架,试将中英政治新闻中有关2014香港“占中”非法集会报道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研究,并分析概念隐喻在政治语篇中的功用。
【关键词】概念隐喻 政治新闻 对比研究
一、引言
认知领域突破了传统的修辞层面,认为隐喻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不但在语言中,也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是隐喻性的。”
语言反应并影响人们的思维过程,因此对语言的运用,例如隐喻的不同表达方式也反应了人们对待事物不同的态度。这种影响和作用在政治新闻报道中尤为明显。本文试图从莱考夫和乔纳森提出的概念隐喻
的角度分析中英政治新闻中关于香港“占中”事件的报道,从而探讨概念隐喻的功能,并加深人们对汉英政治和文化的理解。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莱考夫和乔纳森于1980年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贯穿于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之中,且基于我们自身的体验。隐喻是一种映射关系,是将我们的抽象概念通过隐喻来具体化,以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莱考夫将隐喻大致分为三类,即结构隐喻、方位隐喻以及本体隐喻。其中结构隐喻是指通过某一种概念体系通过隐喻对另一种概念进行构建。例如在“时间就是金钱”这一隐喻中,始源域“金钱”的概念体系特征映射到了目标域“时间”中,产生一系列相关的隐喻。方位隐喻是用“上下、前后、远近、深浅”等表示方位的基本概念来指称其他认知域的概念。本体隐喻是指用基本的概念表达抽象的不易感知的概念。“人们习惯于将基本的身体体验来理解较抽象的经验,如抽象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等无形概念看作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
政治与语言密切相关。莱考夫在对美国政治中的隐喻的研究中发现隐喻在政治语篇中大量存在,使政治语言变得更加生动。他研究了有关战争、恐怖主义的隐喻以及外交辞令中的隐喻等等。本文以2014年香港“占中”非法集会为例,从中国《人民日报海外版》、美国《纽约时报》及英国《卫报》中选取了
中英各20篇关于“占中”的新闻报道为语料,分析其中概念隐喻的使用与异同。
三、中英语料对比分析
作者在分析过程中发现,中英政治新闻语料中都发现了一定数量的概念隐喻。其中“战争隐喻”、“旅途隐喻”与“建筑隐喻”在中英语料中都多次出现。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来分析中英政治新闻报道中的概念隐喻。
1.战争隐喻。“占中”是指在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2014年发生的“占领中环”非法集会,是社会部分公众和青年学
to have been uplifted,from my ordinary self into another world.有时,被动式的表达方式已成为一种习惯,为了使句子承上启下、前后连贯、便于衔接后文。而汉语思维,则更多强调发出动作的主体,因此时常用主动式表示被动意义。
差异六:汉语讲究叠词来体现美感且重叠类别多,英语只有一种音节重叠的现象。
汉: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英:All over this winding stretch of water,what meets the eye is a silken field of leaves,reaching rather high above the surface,like the skirts of dancing girls in all their grace.
分析:“曲曲折折”,“田田的”,“亭亭的”,都是汉语的重复。汉语的重复倾向与其语音文字的特点有密切的关系。汉字属音节文字,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音节结构分声、韵、调三个组成部分,元音在音节中处于主要地位,配上不同声调的升降抑扬,使得汉语具有铿锵动听的音乐美。古代汉语单音节占优势,现代汉语双音节占优势。双音节化在汉语里是一种常见的修辞现象。如单音节词宜与单音节词相配,双音节词宜与双音节词相配,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写起来顺手,能给人以匀称、整齐而又平稳、舒畅的感觉。英语中用了“winding stretch of water”,“silken field of leaves”,“in all their grace.”名词加上介词的组合来表达。相比之下,缺乏汉语的韵律感和美感。
本文从本文通过对比朱自清《荷塘月》和朱纯深英译本,从选词角度,句法结构,修辞手段,衔接方式几个方面举例说明了英汉语言的差异,加深了对英汉语言不同之处的了解,也对两种语系的差异有更具体的感受,同时也对今后的翻译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I.A.Richards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J].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2]黄静芬.从词汇层面看朱纯深《荷塘月》英译本对意境的传达[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2).
[3]李平.朱纯深译《荷塘月》部分段落赏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2):34-36.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 207 -
校园英语 /
生通过非法手段表达政治诉求的一场非法活动。显然这场非法集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争,但中英语料中都出现了战争的概念隐喻,将战争的特点映射到“占中”集会中。
(1)“占中”已溃败……经此一役,香港不少人对这一运动从观望甚至同情转向了深恶痛绝,这是人心的胜利。
(2)他们作为一小撮就是不想偃旗息鼓,妄图以“流动占领”的方式与警方打“持久战”。(人民日报海外版)
(3)The battle…has been lost,but other fronts…are now likely to open up.(英国卫报)
(4)that the soldiers and generals of the future movement …(纽约时报)
从上述语料中可以看出,中英政治新闻中都把“占中”与“反占中”双方间的较量比喻为一场战争,反映出不同文化的人们也会使用相似或相同的经历来理解或描述相对抽象或难以理解的新概念。中文语料中
把“反占中”比作一场战役,而英文语料中则认为“占中”是一场表达政治诉求的战争,将“占中”团体中的不法激进分子为“战士与将军”。可见不同媒体对“敌我双方”的划定却是截然相反的。“占中”后期有一部分激进分子仍不肯离去,这种顽固的一意孤行、毫无意义的抵抗被《人民日报》喻为“打持久战”。而英国卫报中却将其形容为虽然战斗“失败”了,却打开了其他“前线”,赞赏并煽动香港类似的非法集会活动,这种把中央政策视为香港发展阻力,将中央与香港对立起来的不合理的隐喻,反映了其对“占中”集会本身非法性质的美化。
2.旅途隐喻。旅途隐喻的始源域是“沿着道路向目的地进行的旅行”,莱考夫认为“长期的、有目的活动就如同旅行”。在政治新闻报道中,经常将旅游概念映射到国家和社会发展中,借助“旅途”这一被人们熟知的概念系统来解释“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概念。本文选取了中英政治新闻中的一些例子来具体说明这一概念隐喻:
(1)香港要顺利实施政改,要让社会重回和谐发展之路,必须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2)如果香港人能够从“占中”学到足够教训,或许在将来的政治改革中,可以少走点弯路。(人民日报海外版)
(3)…there are still no concrete or clear steps towards reform. (英国卫报)
旅途以某一地点为出发点,香港社会的发展也一样,是以社会和谐与繁荣为出发点,因此香港要走的就是“和谐发展之路”。旅途中可能会迷失方向,走错路,香港的政治改革中所犯的错误,也就像在旅途中“走了弯路”。因此香港社会的发展需要正确的方针政策,就如同旅行中的方向和出发点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一样,香港民众也应该勇敢克服前进道路上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地朝着目标进发。而在英文语料中出现的旅途隐喻是将“占中”取得的“成绩”看做旅途中的“前行”。要让选举改革,就要迈出“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步伐”,实际上是为已经失控的“占中”非法集会火上浇油,煽动激进分子们谋划更进一步的非法活动。
3.建筑隐喻。在关于“占中”的中英政治新闻报道中,香港社会的发展与繁荣也用建筑隐喻的方法表现了出来。建筑中的相关概念也系统地映射到了香港社会的发展之中。
(1)香港赖以成功的基石就是依法办事,这也是香港的核心价值,任何阶层,持任何政见人士,都必须依法办事。
(2)香港年轻下一代应该兼容接纳不同意见,和平理性、互相尊重和建设性地参与重建香港未来。(人民日报海外版)
(10)….that form the foundation of the city’s prosperity(纽约时报)
香港社会的发展与繁荣正像建造一座高楼大厦一样,而任何高楼大厦的建设都需要一砖一瓦好好打好基础。而法制则是香港赖以成功的最基本的条件,因此就像大厦的基石一样,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而香港社会的发展与繁荣与建造大厦一样,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急需香港的民众积极参与,贡献自己的力量,为香港的繁荣发展建设添砖加瓦。
而“占中”的进行,名义是上打着“和平与爱”的旗号,实际却在阻碍交通枢纽,冲击政府机构,持续占领城市核心地段。无论目的如何,“占中”的本质都是非法的,而法制这一香港繁荣的基石,却遭到了无视与破坏,长此以
往,势必遭到香港民众的普遍反对。
四、总结
概念隐喻在关于2014年香港非法“占中”集会的中英政治新闻报道中都有大量的使用。通过对所选语料的分析,作者发现中英语料中的概念隐喻存在着异同。其中战争隐喻、旅途隐喻、建筑隐喻等在中英语料中虽然都有出现,但隐喻所指的内容却不尽相同。可见除了中英文化的差异外,新闻报道的政治立场、报道态度也是影响概念隐喻使用的重要原因。
香港占中明星名单
概念隐喻在政治新闻报道中的使用,不仅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文章,也深化并扩展了读者对政治时事的解读。作者希望此研究能够对概念隐喻理论的应用及中英政治文化的理解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Lakoff,G.&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University ofChicagoPress,1980.
[2]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3]刘正光.隐喻映射的本质特征[J].外语学刊,2003(3).
[4]Lakoff,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作者简介:王玥(1988-),女,汉族,吉林通化人,硕士,吉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 208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