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剪羊毛》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各位考官好,我是应聘小学音乐教师的03号考生,我抽到的说课题目是银的马车从天上来》,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我的说课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
《剪羊毛》是人音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歌曲。它是一首澳大利亚民歌,也是一首少儿歌曲。歌曲反映了牧场工人紧张的劳动场面和火热的劳动热情。歌曲为二段体结构,其旋律优美欢快,尤其是附点节奏的运用,更赋予歌曲活泼跳跃之感。我根据音乐《标准》里所提出的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活动的主动参与,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根据教材的分析,我设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宋祖英图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歌曲感受歌曲愉快,活泼的情绪和风格。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及表现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歌曲,进一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附点”及“四分休止符”的音乐知识。
依据教学目标的设定,我说说我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附点节奏及休止符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及其表现作用,能唱准确。教学难点:解决附点音符的节奏。
二、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是其最大的特点。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强,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调动其自身的各个感知通道,参与音乐,使其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美、体验美、享受美,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手段、不同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反复聆听中感受歌曲,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学会歌曲,培养他们的聆听习惯。
三、说教法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它以其自身的艺术魅力,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净化着人们的心灵。作为音乐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更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执教歌曲《剪羊毛》的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一些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充分发挥歌曲的音响特点,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情绪,理解歌曲内容、风格特点,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通过运用综合艺术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听中感,从看中学,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其对音乐的表现力。指导学生在聆听中学习,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还运用了模唱法、听唱法、学唱法。整节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目标为准绳,逐步展开,环环相扣,直至完成整节课的教学过程。
四、说学法
    我根据学生的特点,我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始终。把音乐基本知识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到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在教学中我打破传统、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和多媒体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技术所提供的形象生动的画面,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更好地聆听音乐、理解音乐,为音乐所表达的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进而产生兴趣和爱好,从而激发学生去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为了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同学们,谁来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为什么?(生回答)告诉同学们老师最喜欢的小动物——“羊”。因为羊很温顺,也很可爱。而且羊的全身都是宝呢,羊肉可以吃,羊奶可以喝,羊皮、羊毛还可以做成衣服,还有羊角不光是珍贵的药材,还可以做成装饰品呢!于是展开本堂新课。
(2)新授歌曲《剪羊毛》
1、看歌曲动画。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情绪和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进行读歌词:通过读歌词让学生掌握四分休止符和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
3、通过教师范唱,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
4、通过教师指导和接唱游戏来引导学生唱准歌曲。
(三)拓展部分:
在学生熟练的演唱歌曲后,我在这一部分加入了歌曲欣赏,通过听宋祖英的民歌版《剪羊
毛》、童声合唱版《剪羊毛》、流行音乐版《剪羊毛》这三个不同的版本的歌声来吸引学生,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元素,所展现出来不同的美。在学生演唱歌曲的同时加入情感的表达,让学生带着思想感情、用欢快的声音更好的把歌曲表现出来。
(四)结束部分
    播放《剪羊毛》的比赛现场让学生了解剪羊毛的过程。再来欣赏《剪羊毛》的舞蹈,让学生们看看小舞星们怎样用舞蹈表达自己的情感的,自己在创作舞蹈的时候能有独特的见解,展现出不同的效果。
六、说板书设计
为了使课堂的气氛更加的适合学生学习,我将我的板书设计如下:我的板书主要分为主板书和副板书,主板书内容以谱例为主,谱子写在黑板上方便学生专心的学唱。副板书的内容以节奏型为主,来引导学生掌握节奏型的难点。
教学反思1:
这是一首澳大利亚流传甚广的民歌,歌曲反映了牧场工人紧张的劳动场面和火热的劳动热
情。歌词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剪羊毛”这一劳动情景,以“白云”、“冬雪”、“丝绵”夸张地形容工人们劳动而剪下的遍地羊毛,把“皮袄”比作羊儿身上的绒毛,富于想象,很有童趣。
歌曲《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民歌,歌曲为二段体,其旋律优美欢快,尤其是附点节奏的运用,更是赋予歌曲活拨跳跃之感。在教学的时候我先让学生听听羊妈妈和羊宝宝的咩声进行练习,通过练习让小朋友们进行开嗓。
接下来通过感受歌曲的情绪和对歌曲进行分析让他们进一步了解歌曲。在后来的教唱环节中,我认为自己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连接句还不够自然,肢体语言应该更加丰富一点,因为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能够让小朋友更好的感受歌曲的风格。
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这样演唱时演唱时歌声感情真切,同时劳动可以创造生活,可以创造财富!同时教育学生要通过自己辛勤的双手劳动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教学反思2:
  本学期的教学研讨课堂评比我选择了《剪羊毛》这首教唱歌曲。歌曲《剪羊毛》是一首澳
大利亚的民歌,歌曲反映了牧场工人紧张的劳动场面和火热的劳动热情。歌曲为二段体结构,旋律优美欢快,尤其是附点节奏的运用,更赋予歌曲活泼跳跃之感。因此,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就是感受附点节奏的特点并能正确掌握运用。在《剪羊毛 》的准备教学中,我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整个教学过程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给学生以最大的空间感受、体验、想象、表现的机会,从而能够充分展示才华、挖掘潜力、释放情感、体验成功。
  一、导入环节从情感切入 
  本节课的教学,歌曲导入环节,我创设了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从谈话中、表扬中、活动中切入。充分让学生说、玩、唱、跳、感受、想象和创造,孩子们体会劳动以及学习的乐趣,并且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感受澳大利亚的风情。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新《标准》中提到: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发展,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争取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歌曲学唱环节让 学生充分体验、发挥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的要点。课堂中我把感知放在重要位置。首先是听,感知与理解音乐作为前提条件,也是艺术实践最重要的过程,因而要从听入手,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情绪、熟悉音乐的旋律,再引导学生从歌词中感受歌曲的情感,通过想象和模仿感受歌曲所反映的生活。最后通过学生的感知,引导学生从唱、跳、感受和创造等方面来表现音乐的美。另外,本节课也给了很多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每个学生既是创作者又是表演者和欣赏者。
  三、拓展延伸
  注重音乐内容与相关知识的联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对探究、认识民歌特征与地域文化的联系,体验内蒙民歌的独特美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本节课中也有不足之处:在解决附点四分节奏时,所出示的课件不够好,都是定格了的图片,没有有效地与声音相结合。如果设计成走路的男孩(配上八分节奏的声音)和奔跑的马(配上附点八分节奏的声音),这样既有不同节奏型的对比,又生动形象便于更好地接受、模仿。学生学习歌曲的方式还可以更灵活多样,以更大的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歌词的学习上时间过长,应该充分相信初中年级学生的能力,比较简单的节奏教师只
需稍做引导就可学生自主学习。总之,我还要更加努力,不断探索不断进步,让孩子们体会到音乐的美!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