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不到点阅读答案数学教案北京时间
问题提出〗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学习的活动应该是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经过主动探索,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北京时间和“北京的时间”这一节教材的设计遵循学生认识的规律:从生活中现象电台、广播报时入手地方时讨论:
各地都采用各自的地方时会出现什么问题北京时间(区时)知识应用:区时的计
全国统一使用某个时间又出现什么问题
算提出问题:环球旅行上的矛盾日界线。通过问题的讨论从中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整体上设计的思路严谨,但似乎忽略了一点:初中生空间想象力差,课本的很多活动都以图片显示给出,从平面图片到立体的形状,学生图形思维转化能力差,很难与实际情况相联系;另外,课本在形式上过于单一,仅以几个问题将内容串联,通过讨论得出结论,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由此我在执教这堂课时,努力实践新课程这一标准,尽可能让学生利用直观的方法自己去发现问题,通过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教学片段一〗课题引入
方案一:问题引入:一对双胞胎兄弟哥哥却要比弟弟小,有可能吗?在什么情况下?
方案二:创设情境
师:时间是极为常见又非常抽象的概念,大家在收听广播时到整点要报时,谁能模仿下?
生1:现在是×点×分×秒
生2:现在是北京时间×点×分×秒
师:谁的更象?
问:为什么要加上北京时间而不报成北京的时间或温州的时间?
生1:可能是因为北京的时间和温州的时间不一样
生2:可能是北京时间是全国其它地方统一使用的时间。
学生带着问题自然进入本节的学习。
评析:两个班级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方案引入。相比之下,第一种方案问题的提出部分学生表示猜疑的态度,有些学生可能看到过,但真正知道原因的不多,所以提出问题后只能等待教师的解答或直接引入课题,学生讨论不是很充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第二种方案从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报时引入,学生都知道这个现象,但没有人注意到为什么要加上北京时间,马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组织讨论,从中发散学生的思维。如:“北京时间可能与温州时间不一样”;“可能全国的时间有有统一”等等题,而这些问题正是这节课需要解决的。

〖教学片段二〗:地方时和区时
引导:通过前一节课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如果站在北极上空观察,情况如何?结合课本四个位置A、B、C、D自己动手试试在自转过程在有何变化?
活动:学生用自己带的地球仪画出北极上空的俯视图,用白胶纸(或红笔)在图上出四个点,在某一位置固定太阳光,观察四个点对应的时间是否相同。
评析:课本只提供了一张平面图,结论虽然简单,但学生很难与空间结构相结合,为此,如何把俯视图与地球仪相转化,即做好立体图形到平面转化是关键。学生通过活动能
清楚掌握两个知识点:一是同一瞬间,经度不同地方时间不同(地方时);二是东边的地方总是比西边早点见到太阳,所以地方时要早。通过以上活动,学生也获得了许多新的认识,有学生说:“不同经度的地方时不一样,同一经度地方时相同,与纬度没有关系”;有学生说:“如果地球是自东向西转,那么情况则刚好相反”,学生自然体会到不同地点地方时不一样,顺利过渡到课本123页的讨论题引出时区的概念。同是学习过程中也产生了疑问,如:东边的时间比西边早,如东边七点钟,西边六点钟,而平时我们确说六点钟比七点钟要早,这不是矛盾吗?
〖教学片段三〗:区时计算
情境设置:在学了区时概念及东、西区时划分后,问:能否用一种数学的方法计算对应地方的区时。
学生活动: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把课本对应的时区用简单线条划分;有的学生用坐标来表示,0代表中时区,向右的东时区,向左的为西时区;有的则用简单数字123来表示,从中出计算的规律,如:时差=要计算的时区—已知区时的时区(以坐标来看向东时区为正向西时区为负);如果要算的地方在另一地方的东侧,则它的区时计算公式=已知区时—(要计算的时区—已知区时的时区)。
再通过相应的练习纠正学生出的规律。最后教师给出一条由学生结论中整合出的公式:
已知区时—(已知区时的时区—要计算区时的时区)
注: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
评析:学生自己通过动手画图将东加西减的关系转换成一个简单的数学关系。
〖教学片段四〗:探究日界线
问题的提出:向东作环球旅行,回到原地,日期有何变化?向西呢?
小组讨论:向西少了一天,向东多了一天。
引导:向东环球旅行,如果用了30天时间,用手表来统计实际用了多少?
生:31天。
师:有没有发现什么新问题?
生:与实际不相符,
你能出一个值得解决的问题吗?
生:向东多的一天要减去,向西少掉的一天要补上,如何减,如何补?
活动:学生带着问题设计方案。
评析:教材在安排上是先提出环球旅行的问题,通过图片直接给出练习,再从练习中总结规律,我觉得这样过程不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其中的思考题设计只有在知道了日界线的加减原则后才能完成,而学生对这知识点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以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从中出解决的方案,自然能明确日界线的作用及日期的加减原则,学生对日界线的理解更透彻、深入,而不是就结论去记忆。学习中,学生也提出了新的问题,如有学生问:“日界线怎么和180度经线没有完全重合”;“其它的地方的经线作日界线行吗,有何变化”等等问题。
案例的几点启示:
1、教学中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意识:生活中处处有问题,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的意识,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去思考和探索,在教学中从问题入手,从问题的解决中让学生自已去发现问题产生新的矛盾。如在学习日界线提出问题:如果环球旅行会出现什么结果,学生通过观察计算发现日期增加一天,你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日期多了一天又是个矛盾应该如何解决,由此引发学生的认识冲突,促进探究向深层次推进。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开展学习活动,获得真正的情感体验,在学习地方时先让学生画俯视图,固定几个点转动有何变化,发现什么?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同不答案的探索空间,对学生不同结论,教师没有给于明确的评价,而是继续让学生就结论再进行探究,这样学生自己学习的时间就多了,学生在发表意见时能用“我认为”,“我觉得你们的观点…”等等的词汇,都说明了它们探究意识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