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文化寻根意识的实验
17.1复习笔记
一、文化寻根意识与文学实验
(一)文化寻根意识产生的背景
1.随着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学习西方现代化的经验和引进先进技术成为主要潮流,西方现代文化思想的涌入打破了中国过去意识形态方面闭关自守的愚昧状态;
2.一部分知识分子在研究如何建设现代化的命题时注意到,对现实的改造必须利用好自身的文化传统,于是重新研究、认识、评价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一种既是客观的需要,也是主观上的要求;
3.外来文学对文化寻根意识的确立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文化寻根意识的三个方面
1.在文学美学意义上对民族文化资料的重新认识与阐释,发掘其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核;
2.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领略古代文化遗风,寻激发生命能量的源泉;
3.对当代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丑陋的文化因素的继续批判。
但这三个方面也不是绝对分开的,许多作品综合表达了寻根的意义。
(三)当代文学创作中文化寻根意识的体现
1.诗歌
以朦胧派诗人杨炼的组诗《半坡》、《诺日郎》、《西藏》、《敦煌》、《自在者说》为代表。
2.小说
以王蒙的《在伊犁》系列小说、贾平凹的《商州初录》、张承志的《北方的河》、阿城的《棋王》、王安忆的《小鲍庄》、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儿》为代表。
(四)“寻根文学”的形成
1.1984年12月,在《上海文学》杂志社与杭州《西湖》杂志社等在杭州举办的座谈会上,许多青年作家和评论家提出了文化寻根的问题;
2.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一文中,第一次明确阐述了“寻根文学”的立场,认为文学的根应该深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里;
3.阿城、郑万隆、郑义、李杭育等作家对韩少功的主张做了各自的阐述,“寻根文学”潮流开始形成。
(五)“寻根文学”的审美形态和新的文学思维
1.审美形态
(1)大都生发于作家主体的独特感受和各自文化背景下不同的审美理想;
(2)有些作家倾向于从民族文化和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力量,以求达到对当代生存困境的解脱和超越。
2.新的文学思维
即对人类生命本体和生存方式的关怀。
二、寻根文学的南北呼应:《棋王》与《爸爸爸》
(一)《棋王》
1.作品概述
《棋王》是阿城于1984年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他的这部“处女作”被誉为“寻根文学”的扛鼎之作。
2.主题意蕴
《棋王》以作者本人亲历的知青生活为背景,在日常化的平和叙说中,传达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认同。
3.王一生的形象
(1)这是一个在历史旋涡中具有独立生活方式和生命力的人物形象,他的整个人格中投射着久远的、富有无限生机的文化精神;
(2)他天性柔弱,但面对“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却表现得处世不惊、怡然自得,是知青文学中的一个独特的艺术典型。
(3)把棋道和人格融为一体,极力保持“无为而无不为”的精神境界:在无所作为中积蓄内在的力量,一旦需要有所作为,便迸发出了强大的生命能量;
4.《棋王》独特的价值取向
(1)阿城通过塑造王一生这个人物形象、写出他的无为的人生态度与有为的创造力,表现了古代道家的文化思想;
(2)作家没有直接讲述贯穿在小说里的有为与无为、阴柔和阳刚的相互转化,生命归于自然、得宇宙之大而获得无限自由的“道理”,而是将其隐没于饶有风趣的故事和生动的艺术描写里而不彰;
(3)把传统文化精神与当代人生联系起来,并赋予其进取的现代意义。
(二)《爸爸爸》
1.作品概述
《爸爸爸》是韩少功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也是韩少功的代表作之一。
2.主要内容
通过描写在湘山鄂水之间一个原始部落的历史变迁,刻画出了一幅具有象征彩的民俗画,展现了封闭、凝滞、愚昧落后的民族文化形态。
3.主题意蕴
(1)对封闭、凝滞、愚昧落后的民族文化形态中存在的各种劣根性内容给予深刻的揭露;
(2)对生命的起源、生存的艰难及生命存在的方式和意义的探索。
4.艺术特
(1)采用富于想象力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
(2)小说描写打破了情节所依赖的因果关系,表现出以意象为主体、以感应为联系环节的新的审美思维形态。
(三)《棋王》与《爸爸爸》的比较
1.《棋王》以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自觉认同而呈现出一种文化的人格魅力;
2.《爸爸爸》对民族文化形态表达了一种理性批判,探询了在这种文化形态下的生命本体意识。
三、来自民间的美好诗情:《商州初录》
(一)作品概述
《商州初录》是贾平凹于1983年创作的一部拟笔记体小说,由一段“引言”和十四个相对独立的短章组成。
(二)主题意蕴
通过对商州文化全面、深入的描述,展现了商州文化中的自然、风情和人情之美,赞颂了商州古老文化的存在对于现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三)艺术特
1.采用拟笔记体的文体形式;
2.结构呈现散文化的特点;
3.文字精炼,笔调清新、纯朴;
4.浓烈的古典艺术气韵。
四、“探索电影”的文化反思:《黄土地》
(一)“第五代”导演
1.代表人物
田壮壮“”后电影学院的第一批毕业生,包括陈凯歌、田壮壮、黄建新、吴子牛、张艺谋等。
2.对电影艺术的探索和创新
(1)更新了中国电影的传统造型语言和视听表现手法;
(2)追求主观性的审美感受;
(3)多用象征的方式,通过意象表现深沉的历史文化意蕴;
(4)在对民族文化精神的自觉反省、承担和对民族生命力的唤醒方面,与同一时期的“寻根文学”作家们形成应和之势。
(二)《黄土地》
1.作品概述
《黄土地》是陈凯歌导演的一部电影,也是“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作。
2.“黄土地”的象征意义
(1)“黄土地”是整个民族的人格化的象征体;
(2)“黄土地”的象征意义在于沉积在民族文化深处的保守性格和无法挣脱天命的悲剧感。
3.主题意蕴
(1)从一个启蒙者的目光来审视“黄土地”这片古老土地上人民的愚昧落后;
(2)表达了对“黄土地”的复杂感情。
17.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一、填空题
贾平凹荣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是______。(中山大学2011年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