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青少年教育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趋势。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意义。本文根据自己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体会和对未成年人犯罪从事审判、帮教的工作实践,拟对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特点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
水果冰淇淋  一、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和特点
  (一)、犯罪主体以流失离校的中、小学生为主,但在校中学生犯罪呈上升趋势。
  (二)、犯罪类型以物欲型和谣乱型居多。
  (三)、犯罪形式以共同犯罪和暴力型犯罪为主。
  二、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
  1、未成年人身体发育和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在未得到正确引导时易发生违法犯罪。
  2、未成年人特定的心理特征,在一定情况下易驱使其违法犯罪。
  3、未成年人思想不成熟法律意识淡薄,易走上犯罪。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客观原因
  1、家庭教育的失败。
  教育思想不正确。
  张默是谁的儿子教育方法不当。
  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
  2、学校教育的误区
高中自我介绍作文
  重文化教育,轻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方法简单效果较差。
  3、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
  市场经济对未成年人思想的冲击。
  腐败文化的影响。
  违法犯罪人员的引诱、教唆。
  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对策
  (一)、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
  1、学校、家庭要纠正教育指导思想的偏差、切实把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2、要把预防犯罪作为法制教育的重点。
  3、采取灵活有效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二)、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宣传媒体、出版发行等部门要为未成年人奉献有意的精神粮食。
  2、有关部门和众团体应积极组织未成年人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
  3、认真整治妨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不良社会环境。
  (三)、认真做好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转化工作,防止他们走上犯罪或重新犯罪
  1、加强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矫治,防止其走上犯罪
  做到热情、耐心、三个一样
  抓好认真、改正、塑造、三个环节
  2、贯彻教育、改造、挽救的方针,做好犯罪未成年人的转化工作,防止其重新犯罪
  教育、改造、挽救方针的基本内容
  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实行寓教于审、惩教结合的原则
  把少管所建得像学校、像军营、像家庭
  对宣告缓刑、判处非监禁刑及假释、刑满释放的未成年人,帮助按置就学、就业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实施了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关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据统计,近几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除少数几个省、市有所下降外,全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都呈现着明显增长的趋势。我国青少年占全国人口的近半数,其中18岁以下的有4亿,约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未成年人是我国的未来,未成年人犯罪的增加不仅在当今危害着社会的安全与稳定,而且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对国家的长治久安,对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宏伟目的实现,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19996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有效的预防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加强国家的法制建设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根据自己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体会,拟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特点和原因作一简要分析,并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的基本要求,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出对策。
  一、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特点
  (一)、犯罪主体以流失离校的中、小学生为主,但在校中学生犯罪呈上升趋势。
  我国19867月起实施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适龄儿童(个别地方可放宽到7岁)均须接受9年制义务教育,但由于多种原因,近年来有些地方的儿童不能在校接受9年义务制教育,有一些已入学的中、小学生退学,还有少量开除、劝退。据有关部门统计,1998年全国小学生流失率为33.3%,中学生流失率为6.6%1999年有17个省小学生流失率以上年增加,有22个省中学生流失比上年增加。这些没有完成正常社会化教育的儿童,流浪社会后易沾染恶习,甚至陷入违法犯罪的深渊。如北京市查获的中小学生流失犯罪,八十年代初约占未成年人犯罪的1/3左右,而近几年却达2/3左右,某省近年来在押的未成年犯罪中,属于流失生犯罪的占到51.9%,去年2月我市公安机关破获了一个盗窃摩托车团伙案,犯罪成员42女全市十七、八岁的未成年人,他们全是辍学离家出走,在迪厅、酒吧相遇成为恋人、知己,他们模仿着电影里的情人非法同居。为博得恋人的欢心和像外国电影里的骑士那样潇洒,他们一次次盗窃他人摩托车,16辆各种型号的摩托车成了他们的战利品和情人节礼物。现实生活表明,大量中、小学生流失的存在,已成为未成年犯罪的后备军。
  在全国许多地区,由于学校教育的失误,加之家庭教育的不当和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导致在校中、小学生犯罪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据统计,2000年全国查获的犯罪分子中,有将
8%是在校中、小学生。某市2001年抓获的未成年犯中,在校中、小学生犯罪高达67.4%,说明在校中学生犯罪呈明显上升趋势。
  (二)、犯罪类型以物欲型和型犯罪居多
  物欲型犯罪是指为了满足物质欲望,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实施的侵害公私财物的各种犯罪,如盗窃、抢劫、抢夺、等犯罪。改革开放以来,许多青少年由于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盲目追求物质享受,在经济条件不能满足时便走上犯罪。近年来物欲型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始终占主导地位,如2002年全国青少年物欲犯罪中,盗窃上升了3.3%,其中大案上升了21.7%,上升了22.7%。其中大案上升了33.8%,以上青少年物欲型犯罪中,未成年人犯罪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型犯罪是指实主季以性为主要内容的各种犯罪,我国刑法规定的型犯罪包括、奸淫幼女等犯罪。近年来,许多未成年人由于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和不健康的文艺、影响作品的影响及黄文化的腐蚀、引诱,造成男性未成年人、妇女、奸淫幼女、女性未成年人,与他们的犯罪大量存在,据郑州市公安局机关近年来对全区742名未成年犯罪人员调查,接触过情或淫秽物品,受其毒害而发生、奸淫幼女
和的162人,占总人数的240人,占全部未成年犯罪人员害之马是什么意思19.3%
 
  (三)、犯罪形式以共同犯罪和暴力犯罪为主
  《刑法》第25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的故意犯罪,据有关部门调查,近几年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有60~70%属于共同犯罪。未成年人犯罪中的大案、要案有70%以上是共同犯罪所有。许多地方出现的未成年人盗窃团伙。抢劫团伙犯罪活动猖獗,也有相当数量的犯罪团伙向犯罪集团发展。未成年人共同犯罪比单个犯罪所造成的社会危害要大得多,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未成年罪犯由于其自身生理条件的限制,在实施犯罪时有凭借其自身的自然力,即暴力型犯罪。未成年罪犯所实践的故意伤害、杀人、抢劫、、寻衅滋事等犯罪大都属于暴力型犯罪。舅发生在湖南省汀潭市12岁男孩周某用砖头打死同村6岁女孩蒋映蓉不定期杂就是典型一例,事情经过很简单,当时周某遇蒋映蓉,周带蒋到杂货店买了雷鸣炮要去蒋映容家鱼塘炸鱼。蒋不同意并说要告诉爸爸妈妈,周不准其去说,并顺势抄起塘边一块砖头
砸向蒋某,流血死亡。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尚不够完善,各种利益冲突得不到及时解决,许多矛盾在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未成年人参与故意伤害、抢劫杀人、寻衅滋事等恶性案件不断上升。
  二、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
  1、未成年人身体发育和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在未得到正确引导时易发生违法犯罪
  未成年人十三、四岁以后身体和生理发生了三大变化,一是身体外型变了,二是内脏机能健全了。三是性接触近发育成熟。未成年人由于身体和生理机能的迅速发展,而腺体发育尚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所以常表现有旺盛的精力但用之不当,在其他不良因素的影响下,易发生暴力性的违法犯罪。如打架斗殴、抢劫、、寻衅滋事等。未成年人性发育的逐步成熟,引起其心理变化,表现出对异性的兴趣和性机能的好奇心和新疑惑。一些道德观念、法制观念淡薄者,在受到黄不健康内容刺激时,便控制不住其性冲动而走上犯罪。
阿里巴巴女装批发网
  2、未成年人特定的心理特征在一定情况下易驱使其违法犯罪
  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在认识、情感、意识和行为等方面与成年人均有所不同,第一,未成年人认识能力低下,他们对道德、法律的认识往往愚昧无知,是非模糊甚至颠倒,常为强烈的个人欲望与利益驱使,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确定,但对一些社会不良的风气却盲目追求,认为吃喝玩乐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打架、称霸是英雄等,在这一心理驱使下,常不顾及法律,为所欲为,走上犯罪,如中央电台去年11月播出的《为了明天》专题节目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难以另人置信的事命名,一个12岁的小姑娘平时在家娇惯喂养,胆大妄为,仅仅因为邻居家的4范玮琪 身高岁小女孩不送方便面,遂起杀心将该女杀抛在阴沟里,第二,未成年人在情绪上具有不稳定性的易冲动性,有重感情义气的倾向,往往喜怒无常,有时激情突发难以控制。容易偶发犯罪,许多未成年人信奉哥们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容易结伙共同犯罪。第三,未成年人意志力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们意志力薄弱,容易产生自卑感,当发生违纪行为时往往缺乏改正和争取进步的信心和勇气,易产生自暴自弃和破罐破摔的思想,尽而逐步滑向犯罪的深渊。另一方面,未成年人有较强的虚荣的心。有的在错误动机支配下还把违法犯罪当作勇敢,有时不惜代价不计后果从事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活动。
  3、未成年人思想不成熟,法律意识淡薄,易走上犯罪
  未成年人涉世不深,对法律、法规知之不多,对于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有时并不了解,在一定的条件下实施了犯罪还不以为然。未成年人法律意识淡薄和无知,是导致犯罪的根本原因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客观原因
  1、家庭教育的失败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子女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而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思想是否正确,方法是否得当,家庭环境的好与坏,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良好的家庭环境,子女极少出现违法犯罪。反之,教育思想不正确,教育方法不当,或不良家庭环境里的孩子,就容易误入歧途甚至违法犯罪。
  (1)教育思想不正确
  一些未成年人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品德是否健康不闻不问,而对其学习拼命施压,
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有的把孩子推向犯罪的深渊和造成家庭悲剧。另有些家庭受经济大潮的影响,对子女教育存在短视行为。他们只顾眼前利益而不为孩子将来考虑,指使、鼓励未成年子女弃学经商或外出打工,因这些未成年人法制观念淡薄,有的根本不懂法,极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还有少数家长自身不检点,不守法甚至违法犯罪,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对未成年子女造成恶劣影响,直接引发未成年子女犯罪。
  (2)教育方法不当
  家庭教育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和人格形成。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能使子女健康发展,而专制型、放任型和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则对子女的人格发展产生较多消极影响,专制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往往简单粗暴,家长出于恨铁不成钢的心理,信奉不打不成才,对学习成绩不理想或有不良言行的子妇女动则骂训斥,拳脚棍棒相加,罚跪,甚至逐出家门。在专制型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往往采取阳奉阴违的方式对付家长、老师,这部分未成年人在家长面前唯唯诺诺,但在背后却我行我素,常与消极体为伍,容易听从教唆而违法犯罪。放任型和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有相似的后果,前者是对孩子的思想行为放任不管任其发展,后者则对孩子过于宏爱,想方设法满足
其需要,使孩子处于放任或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在这两种教育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思想行为无规范,偏执、好逸恶劳,以我为中心或专横霸道,难与人交往等不良习性,一旦他们的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或受到挫折、约束时,就容易采取违法方式或走上犯罪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