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导演发展历程
作者:暂无
田壮壮
来源:《经济》 2016年第19期
    纵观中国电影发展史,如今已经历了六代导演。从第一代到第六代,中国导演的风格都发生了哪些变化?80后、90后导演可以被统称为第七代吗?他们的特点又是什么?以史为鉴,我们需要不断向前辈讨教经验与教训,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才能更加看清远方,到方向。
    前六代导演的探索
    文/本刊记者  刘稚亚
    今年3月,著名导演吴天明因心梗离世,享年75岁。吴天明是原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在他任职期间,大胆启用张艺谋、周晓文、黄建新、顾长卫等一批有艺术造诣的新人,是不少第五代导演的伯乐。各代导演中有很多人如他一般,在中国电影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代漫漫光影岁月
    从中国电影的最源头看起,中国电影始于上个世纪初,由著名京剧老生谭鑫培担当主演、以传统京剧定军山为题材、在北京丰泰照相馆露天场地拍摄的《定军山》播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它象征着中国第一部自摄电影的诞生。
    随后,以郑正秋、张石川为代表的100多人进行了独立剧本创作、摆脱舞台剧的表现形式也重视了电影的社会教化方面的作用。他们主要活跃于上个世纪初叶至20年代末,开创了若干个“第一”。他们创造出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第一部劳工片《劳工之爱情》、第一部体育片《二对一》、第一部系列电影《火烧红莲寺》等。第一代导演们一系列的拓荒行动,为后来的几代导演踏平了最初的坑洼之路,也为整个中国电影的未来埋下了无数的可能。借用时光网上的一句话,“他们的时代虽然远去,但他们的电影功绩却永载史册。”
    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突出贡献是完成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转变。在艺术上,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逐渐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之长。由他们开始,中国电影就思想内容而言,开始真正从单纯的娱乐——“玩耍”中解放出来,比较深入地反映社会生活,从娱乐中发挥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