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清代大画家石涛,不仅在创作实践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而且在艺术理论方面也具有精深的造诣。石涛的画论是他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他遵循的创作准则。《苦瓜和尚画语录》是石涛的画论专著,此外,他的理论还体现在许多题画诗跋中。石涛有题画诗云:“名山许游未许画,画必似之山必怪。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心与峰期眼乍飞,笔游理斗使无碍。昔时曾踏最高巅,至今未了无声债。”在这首诗中石涛首次提出了“不似似之”的理论。竹子实际是什么
“不似似之”这一看似矛盾的说法,辩证地阐释了艺术的本质问题,即艺术的真实性。艺术是真、善、美三位一体高度统一的,缺乏真实的艺术,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巴尔扎克说:“获得全世界文明
的不朽的成功秘密在于真实”[1]
。可见艺术
真实性对于优秀的艺术作品是极为重要的。
“不似似之”的说法中包含了“似”与“不似”两个互相矛盾的方面。石涛怎么把它们放在一起谈呢?在《苦瓜和尚画语录》的《山川章第八》一篇中我们可以到答案。石涛说自己五十年前作画时,“未脱胎于山川也”,只做到“能贯山川之形神”,其结果是“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
不似似之
——最高的艺术真实
文/柏 颖
石涛的“不似似之”理论超越了历史上关于“形神”关系的论述,深刻揭示了艺术真实与艺术创作过程中所包含的两个重要方面,即生活真实和艺术虚构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且阐释了艺术真实性的本质内涵,从而使其成为最高的艺术真实。
山川脱胎于予也”,也就是说,石涛那时作画仅仅能够表现出山川的形与神,而未能达到物我交融的最高境界。五十年后的石涛,能够使自己“脱胎于山川”,在创作前“搜尽奇峰打草稿”,最后终于达到主体精神与自然界中名山大川形象的完美融合,即“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这样的阅历使石涛所画的山川就不是照搬现实中某座山川,而是集许多实有的山川形象于一体,是画家对客观世界中山川的本质特征加以突出和艺术提炼的结晶,所以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同时,画家笔下的山川是创作者将自己全部情感投注进去的产物,“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显然这种“不似”才是真似。因此,只有做到“不似似之”才能创造出高度的艺术真实。根据以上对石涛的“不似似之”说的解释,不难发现:“不似似之”说主要包括了生活真实、艺术虚构、艺术真实的本质三方面,从而成为最高的艺术真实。
一、“不似似之”与生活真实
艺术的真实性是成功的艺术作品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否能处理好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对艺术创作来说尤为重要。相比之前的“形神”关系说,如从春秋战国到两汉时期的以形似要求为主,隋唐时
期的形神兼重,宋以后的重神轻形,在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上,石涛的“不似似之”理论都是新的超越,揭示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
现实生活孕育着艺术的诞生。生活真实为艺术真实提供了丰富的题材、鲜活的人物、曲折的情节、复杂的结构等第一手资料,为艺术真实提供了真实的心灵体验和生活原型,使艺术真实的实现成为可能。所谓艺术真实性,既不是对事物形状的简单摹仿,又不是脱离现实生活的主观任意虚构。艺术家要积累素材就必须深入地观察生活,没有对客观对象全面真实的体会就无法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石涛说自己“搜尽奇峰打草稿”,就说明他对自然界中的名山大川作了具体详实的全面研究,掌握了客观对象的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他才能将客观对象原本具有的内在美表现出来。石涛说:“得乾坤之理者,山川之质也。”只有掌握了自然的本质规律,才能刻画出山川的神髓。“未能深入其理,曲尽其态,终未得一画之洪规也。”可见,石涛是把生活作为确立绘画法度的基石了。因为丰富的生活经验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基础,要达到不似似之的标准,艺术家首先就要“外师造化”,然后才能“中得心源”。
绘画美学
45
艺术以生活为源泉,艺术的真实性既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也是艺术具有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载体。但艺术真实又高于生活真实,因为艺术真实是要创造出典型的形象,它是艺术家将生活素材经过艺术加工之后,创作出的既具有高度概括性又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的艺术形象。丹纳指出:“艺术品的目的是表现某个主要的或凸出的特征,也就是某个重要的观念,比实际事物表现得更清楚更完全……”[2]。所以,艺术的真实不应拘泥于生活的真实,而是要对纷繁的生活现象进行必要的筛选和概括,通过艺术提炼使其符合作品主题表达的需要。在表现客观对象的形态之真的同时,艺术真实更强调反映生活内在的本质之真。因此,要实现艺术的真实,艺术家必须在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中注入自己的情感、理想和观念,使其作品具有生活本身无法与之相媲美的统一性和普遍性。只有这样,作品所反映的生活才能容纳广阔的社会、历史和人生,从而更好地把隐藏在生活表象背后的真实内蕴揭示出来。说:“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惟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人民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3]
二、“不似似之”与艺术虚构
艺术虚构是艺术创作最重要的手法。艺术虚构使作品中描述的现实生活更加集中和典型,从而能深刻地揭示出生活中固有的本质和规律,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态度,使艺术真实在生活真实的基
础上实现飞跃,因此,没有艺术虚构就没有艺术真实。“不似似之”的理论不仅说明了生活真实是艺术真实的源泉,而且也揭示了艺术虚构对艺术真实的重要性。由于艺术真实性是以艺术家个人的心理体验为基础的,作品中必然会反映出作者的主观情感。作者的目的不是要全面反映客观世界,而只是对生活中让他有感触有兴趣的那部分进行描述,从中揭示出作者所领
悟到的生活规律。所以作品所表现的生活
必然与实际中的生活有不似之处。这种
“不似”就是不墨守客观对象本身,而是艺
术家把客观真实的生活表象和主观真挚的
思想感情高度融合的结果。因此不似才更
能揭示对象的本质特征,不似强调的是超
越形似的神似。所以石涛所提倡的“不似
似之”就是要求艺术作品要达到物我浑
融,主客观统一的神似。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写到: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
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
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其
思理之致乎。”[4]刘勰的描述与郑板桥的体
验颇为一致,面对被烟光、日影、露气所
笼罩的自然之竹,画家精骛八极,心游万
仞,神与物化,于是从“眼中之竹”经过
“胸中之竹”最后物化为“手中之竹”,画
家笔下的竹子已不是当初所见的客观实物
了,而是成为一种艺术形象,它寄寓着画
家无限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这说明艺
术虚构在构思艺术意象和传达艺术形象的
过程中始终处于活跃的主导地位。由此可
见,艺术虚构对创造艺术真实的重要性。
艺术虚构与艺术真实是相辅相成的,
虚构是创作手法,其目的是揭示现象背后
的本质,是为了达到艺术真实。李白有诗
曰“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
歌》)为强调忧愁,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
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足见愁思的
深重。《巴黎圣母院》中描写了欧洲最古
老的哥特式教堂,它打破了传统古希腊建
筑所要求的匀称与和谐的原则,特别是它
那直入云霄的尖顶是精神突破形式的产
物,表达着中世纪北部欧洲的奇异思想。
可见,成功的艺术作品离不开艺术虚构,
只有高超的艺术虚构才能塑造出经典的艺
术形象。艺术既要追求真实,也要重视虚
构。虚构是为了更真实地说明生活现象中
的客观规律,更好地指引人们的生活。
三、“不似似之”与艺术真实的本质
“不似似之”说一方面包含了艺术真
实发生所必需的两个条件,即生活真实与
艺术虚构;另一方面又深刻揭示了艺术真
实的本质,即“以无限的观点看事物”,艺
术的目的就是借助于有限的客观形象阐释
无限丰富的生活内涵。“不似似之”说就
是“以无限的观点看事物”,超越客观事
物的表面现象,深入到事物的内在本质,
以便将蕴藏在现实事物中的深层意义鲜明
地凸显出来,使艺术作品比现实生活更能
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真实。艺术作品是作者
的主观情感与客观对象的有机融合,其中
必然体现了作者主观的思想特质,这种主
观的思想特质是指“从其所立足的独特的
‘集合点’反映着宇宙的无限关联,而无
限关联的宇宙是惟一的”。因此“艺术品
所显现的是人人共同生活于其中的惟一无
限性宇宙”[5],这也正是艺术真实性的核心
内涵。
总之,艺术真实是在生活真实的基础
上,融入艺术家的经验、情感、理想等主
观性的东西,通过艺术虚构的方式反映生
活本质,显现无限关联的宇宙这样一种高
级的真实。而“不似似之”正体现了这种
完美的真实,先是“搜尽奇峰打草稿”,再
是“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最终达到“天
人合一”的至高境界,这不就是最高的艺
术真实吗?对于石涛的“不似似之”这个
理论,齐白石给以高度评价:“作画妙在
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
世。”[6]所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就是妙
在“不似似之”,既不似又似,既似又不
似,这种辩证的艺术表达法巧妙地揭示了
艺术的真谛,从而成为最高的艺术真实。
注释:
[1]外国文学参考资料[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1958.557页
[2]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M].北京:人
民文学出版社,1996.28页
[3]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861页
[4]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84页
[5]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2.142页
[6]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M].北京:中
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625页
参考文献:
[1]于安澜.画论丛刊[M].北京:人民美术出
版社,1937
编辑:郑钢岭
作者简介:柏颖,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研
究生
绘画美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