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翻译第四段。
2.要求在通读全文、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重点熟悉文中“风景”和“风俗”两幅画,体会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并进而能够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深入品悟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
2、品读课文,感受优美的语言,鉴赏本文的意境美、结构美,提高鉴赏能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出示幻灯片,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九张幻灯片:(1)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2)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3)日出而林霏开(4)云归而岩穴暝(5)野芳发而幽香(6)佳木秀而繁阴(7)风霜高洁(8)水落石出(9)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
二、翻译第四段
1、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语气
2、大声朗读写景的句子,读出醉翁的欣喜、热爱之情。感受用语的凝练。
3.学生读课本注释,自主翻译全段
4.出示幻灯片,让学生翻译字词,可以自由讨论5出示幻灯片,让学生结合译文自我纠正,可以讨论
三、研讨探究(小组合作)
1.读第四段回答:
(1)承接上文的词语是,表示,接着写出了
的情景,又写了飞鸟尽得山林之乐。
(2)文章用了几个句子反衬太守之乐,这几句是
2.太守作为一个地方官与人民在一起,能感到乐甚至都醉了。我们现在可以体会到太守的另一乐是
明确:与民同乐
3.第四段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明确:写宴会散,尽兴而归。
这段用禽鸟之乐衬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太守之乐,正面点明太守乐万物之所乐,进一步突出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
4.“太守醉”仅仅指喝醉酒吗?
明确:主要指被美丽的山间景和百姓富足的生活所陶醉。
5.本文的线索和主旨是什么?
明确:线索:乐主旨句:醉能同其乐
主旨:本文通过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
五、齐声朗读,读出本文的“文质兼美”。
六、拓展延伸
写景——风景画四季景
朝暮景
记事——风俗画滁人游
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
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而且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他们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即“也”“而”的使用,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背诵、翻译、创作等学习活动中来。但由于本单元文言文首次采用集中编排方式,且所有的课文都有背诵要求,因此不断
激发学习兴趣及成就感成为必要。另外,初二的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引导学
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同样至关重要,这也是课标中所说的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另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还不成熟,有不少学生放不开,急需教师的鼓励和同学的配合。
效果分析
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落脚点,一切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最终的目的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我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方式、方法的选择都要先问自己一声:这样做的效果会怎样?要紧紧围绕有效和高效这一核心要求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当然这里所说的效果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效果,内容即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包括基本技能的训练效果,同时也包括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道德情感的教育等。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表情的变化、思维的速度,回答问题、练习、测试、动手操作的准确性等信息反馈,可获知教学信息的传输是否畅通,亦可看出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不能只看少数尖子学生,大多数中下学生同样也是知识的接受体,从他们身上更能体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高低。
总之,《醉翁亭记》这节课在我的引导帮助下,全体学生的潜力得到很大限度的挖掘,智力好的学生
吃得饱,中等水平的学生吸收得好,差的学生消化得了,学生人人学有所得。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师生平等、教学民主的思想,师生信息交流畅通,情感交流融洽,合作和谐,配合默契,教与学的气氛达到最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我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教材分析
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教学目标
《醉翁亭记》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本单元所选课文多为古代游记或名胜记,都是历来传诵的感事抒怀、借景言情的名家名篇。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学会品味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
这篇著名的游记,是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所作。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就是为了写“乐”。因此在课堂上要牢牢抓住“乐”这条主线,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脉络。抓住了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也就能顺利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这样的学习也帮助学生理解了“醉”与“乐”之间的关系这个难点。
本文采用了叙事与写景、抒情相结合的写法。要引导学生理解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感,领会本文情景
交融的艺术魅力。对于作者情感的理解,可以说是学习的难点所在,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被贬的经历,体会本文抒发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韵味浓郁,流畅优美,从容婉转。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因此诵读、背诵是教学的重点之一,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积累重点的实词、虚词及名句。
评测练习
一、翻译句子
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二、内容理解。
1.选出下边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开头先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特征,后依次写了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B.文章写“醉翁亭的命名”主要为了介绍醉翁亭的由来和写作本文的原因。
C.选文第二段描写了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的景。
D.文中用了不少对句,如“野芳发而幽香”对“佳木秀而繁阴”,这种句式工整优美,节奏感强。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体现了太守的什么思想?
3.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4.《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相关的词语。
《岳阳楼记》回荡着忧乐天下的恢宏之音。
《醉翁亭记》洋溢着的和谐之音。
《小石潭记》弥漫着悄怆幽邃的凄寒之风。
《桃花源记》飘逸着的理想之风。
5.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能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6.请你参读《醉翁亭记》相关内容,为安徽滁州琅琊山写一段导游词,不少于100字。
《醉翁亭记》教学反思
《醉翁亭记》是一篇文质皆美、脍炙人口的文章。今天尝试性的讲了一节学生展示课,因为很多的原因,本节课效果实在是不好,感觉对不起这篇文章。课后我做了如下思考: 首先谈谈,我对多媒体课件的认识。我认为可以运用幻灯片导学,这样既能节省课时,增大课堂的容量,又能直观形象地展示本文的景、思想精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也为小组合作搭建了便捷平台,让学生既能体验自已学习成功的快乐,又能品尝帮助别人的喜悦。而且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进行,可使师生关系变得十分融洽,让师生在课堂中融为一体,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醉翁亭记翻译谈到课堂授课效率,我认为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学生是否参与及参与的程度如何则是关键的因素。因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他们而展开的。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努力使学生产生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即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对于本节课,因为我课前准备不充分,学生的研讨探究做的不够充分,削弱了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