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阅读
《岳阳楼记》译文
  庆历四年(1044)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很多长年荒废的事业又重新兴
办起来了。还重新修建了岳阳楼,扩大它旧有的规模,还在上面刻上唐代贤人和当代人的诗赋,(滕子京)并嘱咐(我)写一篇文章用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丽的景,集中在洞庭湖上。洞庭湖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江水,水波浩荡,宽阔无边。或早或晚(一天里)时阴时晴,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对它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然而,因为这里往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被降职远调的官吏和南来北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如果遇上阴雨连绵繁密,有时连着整个月没有晴天,寒风怒吼,浊浪冲天,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昏暗,
虎在长啸,猿在哀啼。(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批评指责的感觉,满眼是萧条的景象,感慨悲伤到极点啊。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湖面风平浪静,天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湖中游来游去;湖岸上的小草和沙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草木茂盛。而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月光照耀下的)水波闪耀着金光;无风时静静的月影好似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有穷尽!(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有心胸开阔,精神愉悦,忘却荣辱得失,举起酒杯面对和风,喜气洋洋的感觉!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作官的人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作官的人为君王担忧。这样在朝为官也担忧,在野为民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庆历六年(1046)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记》译文
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面的各个山峰,树林、山谷格外秀美,远远望过去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行走六七里路,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从两峰之间飞泻而出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之上,是醉翁亭。建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中的一个叫智仙的和尚。给亭子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客人到这里饮酒,喝不了多少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是席间最大的,所以自己取名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的,是山间的早晨和傍晚。(春天)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夏天)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秋天)风高霜洁,(冬天)水流减少,石头露出水面的,是山里四季的不同景。早晨出去游玩,傍晚回来,四季的景致不同,乐趣也就无穷无尽呀。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
少少的行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玩。来到溪水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甜,酒清澈而透亮,山中野味野菜,杂乱的样子摆开在面前的是太守的宴会。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而在于)投壶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人得胜了,(只见)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宾客们)有时站立,有时坐着,大声喧闹的场景,那是宾客们在(尽情)欢乐。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身处宾客们中间的,那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快落山了,人影疏疏落落,太守下山回家,宾客们也跟着回去了。树林枝叶茂密成阴,树的上上下下都有鸟儿的鸣叫声,这是游人离去时禽鸟在欢唱的声音。但是鸟儿只懂得山林的快乐,却不懂得游人的快乐;宾客们懂得跟随太守出游的快乐,却不懂得太守是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
《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比较
两文同是写景散文,相同点:
1、体裁相同: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都是记,都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
2、语言特点;语言上都采用骈散结合,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
3、地位影响上,均是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不仅思想性强、而且艺术性高。都有名言佳句(《岳》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醉》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写作背景上,他们都是被贬之后,通过寄情山水来表达情感。
不同点:
1、主题不同。《岳阳楼记》的主题意在表现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醉翁亭记》体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作为封建时代的官僚,他们能有这样的理想是难能可贵的。
2、写法不同。《岳阳楼记》从叙事入手,因事见景,由景入情,写景气势磅礴,表现作者博大的胸襟;
《醉翁亭记》由景入手,因景生事,移步换景,寓情于景,洋溢着自然、平和、自得其乐的情调。
3、主旨思想上,《岳》主要表现作者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及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情调激昂。而《醉》主要表现作者仕途失意,壮志难酬,只能强颜欢笑,与民同乐,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中的无限感慨情调较为低沉
【经典试题】
1、甲乙两文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
答:范仲淹以岳阳楼的“气象万千”引发迁客骚人的种种“览物之情”。欧阳修通过一天之间和一年之间的景变化,引出“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的观点。(基本意思对即可。)
2、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答: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
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足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因而他们的种种“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异。
欧阳修的立足点是“民”,他与民同乐,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把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理想。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
3、[甲文]有两段分别是从阴和晴(或“悲”“喜”)的角度来描绘景的,表达了游人因阴晴不同的景物而触发的悲喜不同的情感,这两段文字都是先写景后抒情,因景生情,情随境迁,为后文的议论作铺垫
[乙文]第①段前四句是按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写景的,由“环滁皆山”到“西南诸峰”再到“琅琊”,接着写“酿泉”最后写泉上的“醉翁亭”,层次分明。
4、[甲文]作者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的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叹,就全文看,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勉励朋友不要因客观环境和个人境遇的好坏而动摇自己的意志,要以忧国忧民为自己的职责,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表达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
[乙文]作者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但仍能有所作为,使滁州人民安居乐业,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围绕“在逆境中仍保持旷达的胸襟,不计较个人得失,积极乐观”回答即可。由此可见,范仲淹和欧阳修都具有“古仁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用[甲文]中语句回答)的旷达胸襟。
5、[甲文]与[乙文]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甲文]文着眼于“”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乙文]则寄情山水,将醉和乐统一起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6、对甲、乙两段文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A.甲文第①②段是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B.甲文第③段是全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
C.乙文最后一段写日暮醉归。这一段有描写,有叙事,更融入抒情和议论,托出全文主旨。
D.甲、乙两文同为贬谪文学中的游记散文,有骈句,有散句,缺乏韵律美,既无诗的意境,又无散文的美感。
7、乙文第①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中的“乐”与范仲淹甲文中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内涵是否相同?请简要说明。
答:内涵不相同。乙文中的“乐”是欣赏山水的乐趣,而甲文中“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是与民同乐、人民的快乐。
8填空。
《岳阳楼记》写景侧重描写            两种情境,表达迁客骚人          之情,与“古仁人”的                    ,形成鲜明对比。而《醉翁亭记》写景重点写了     
        之景,表达了作者的        ,其实质是         
(悲凉;阳光灿烂;悲;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早晚;四季;山水之乐;与民同乐)
9、两文在表达方式是都运用了        ;并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岳》的主旨句是        
《醉》的主旨句是          。(抒情  议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醉能同其乐,醒能迷以文者,太守也
10、两文作者虽都被贬,但仍有所作为,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在逆境中仍能保持旷达的胸襟,不计较得失,积极乐观)
  11 乙文“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中的“乐”与甲文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内涵有什么不同?
(乙文中“乐”既抒发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又暗含作者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甲文的“乐”不只表示与民同乐的思想,而且表现崇高的思想境界。) 
1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A、《岳阳搂记》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B.《醉翁亭记》“句句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
C.两文都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D.两文在景物描写上都采取了情景交融的写法,两文的语言都清丽明快,气势磅礴。
醉翁亭记翻译
13、内容理解:甲文假借古仁人之心,抒发了作者“                        ”的旷达胸襟和“                                        ”的政治抱负。主要突出一个    字;乙文中以禽鸟之乐游人之乐衬托      之乐,抒发作者      的政治理想。突出一个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