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观后感(通用11篇
《后浪》观后感 篇1
    前两天B站官方上传发布了一条名为《后浪》的视频,在总榜第一。当晚,我在其他视频的评论区中看到了一些并不积极的评价。后来,我点开了这个视频。
    “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着你们;像我一样,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视频不长,3分多钟,这是第一句,但是这第一句,就让我觉得如此的不合适。
    我自己是90后,那个曾经在网上被指责的、在老一辈人心中不成器的90后中的一份子。就像是历史重演一般,如今90后逐渐走上社会,大家发现90后好像也没那么不堪,好像肩膀上也能担起一点担子,而反过头来看下一辈的00后,好像越看越不靠谱,这心智,这行为,能比上当年的我们吗?曾几何时,大家都是一路被骂着过来的,在骂声中凭借能力逐渐证明自己,为这个国家、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怎么到了你《后浪》这里,直接就开夸了呢?
    “你们拥有了,我们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确实;“你所热爱的就是你的生活,
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确实,从心底出发,遇见这样的时代,当得上三生有幸,因为往上数“三生”,所处的时代背景,都不如当今时代的繁华瑰丽。“但是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我看着你们,满怀敬意。向你们的专业态度致敬,向你们的自信致敬,向你们的大气致敬。”这是“我”吗?90后、00后是那个“我”吗?如果我是一名戍守边疆保家卫国的军人,那么我会对你庄严地敬礼;如果我是一名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那么我会回你一个温柔的笑容;如果我是一位支援物资、响应国家号召的企业家,那么我会与你郑重地握手;但如果我是“后浪”中的一员,那么我不仅要怀疑自己,更要怀疑向我致敬的你。
    “弱小的人,才会习惯嘲讽和否定;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和鼓励。”但我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在一本杂志的笑话里学会了“捧杀”这个词,所以我知道并不是所有夸赞的话都是合适的。“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看到这里,我已经不想说什么了。
    按时间排序翻看了一下评论区,我顺着指引去看了同日发布的《青春的逆行》。我想,我并不是“后浪”中的一员,大多数青年,都不是“后浪”中的一员。大家从来都是普通地生活着,没有那么的光彩绚丽。各个阶层、各个岗位的人们在生活工作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做出贡献,集合在一起,才有一个团结的民族,才有一个强大的中国。我想,《后浪》是
说给那些B站的up主们的,那些B站的up主们,他们的的确确如视频中所说,将那些美好、那些他们所热爱的事物、那些快乐,分享给大家,分享给世界。他们是青年,但是,青年不是他们。
    鲁迅先生说过,“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我会愿做鲁迅先生言语中的青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与众多青年团结在一起,汇聚成太阳,照亮这个伟大的民族与国家。
    《后浪》观后感 篇2
    后浪——就好比做在一望无际的海洋上,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实际上不知引起层层波澜。海豚越出水平面,小丑鱼躲在珊瑚礁,鲨鱼徘徊在海底深处,在这茫茫的大海里,我们从未想过下一秒会遇见什么,也从不去想。
    现在的我们不应该生活在时代的封印,我们不能去追究什么是我们应该做的什么是我们不应该做的,我们应该追求内心深处的自己,我们有无数的可能,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我们在学习的其余时间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充盈我们的生活。因为我们这个年龄什么都有,要什么有什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们活的太死板太幸福了,这样不去追求的幸福,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我们在做错事情的时候心里会不会有内疚感,那是活在心里的我们,也是真正的我们。它是随心所欲的,是幸福的,是快乐的。就好比做“活在丛林的豹子和马戏团禁锢的狮子”它们的人生是不可以自己选择的但是我们可以,我们就应该去争取,去努力,用自己的付出得到自己想要的,应得的一切,那个时候我们才是最好的自己。
何冰    在青春期的我们,不应该心里仅存叛逆心理,要与父母和平相处,满足自己的“小家”,努力学习长大贡献给我们的“大家”。“衣食父母”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不会让自己烂在这四个字,努力活出更好的自己吧!
    《后浪》观后感 篇3
    昨晚开始,朋友圈开始被后浪占据,于是我也认真看完了这个视频。作为一名00后,我能片面的理解60后、70后的过去,因为我生活在他们所创建的家庭,但我更喜欢可以无限
可能的接触新鲜事物所带来的热度,像视频中的年轻人一样打破历史的约束,燃烧新生的灵魂。
    上一代人总想把他们最好的一切传给我们,让我们活得更好,我深深地体会到了那种责任感,但生命与文明从不局限于一种形式的传承,而是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前行。我明白了后浪能被人们称赞的原因:为“后浪”正名!为热爱不被上一代理解,为观念不被上一代理解,为方式不被上一代理解,却仍在坚持不懈地努力的我们正名。
    我们的身躯中流淌着上一代的热血,我们的肩上承载着未来的希望。请你们相信,后浪未曾沦落,因为我们有你们的支持与帮助,无时无刻的点燃着我们的激情。
    《后浪》观后感 篇4
    看了这个视频,我真的默默地流泪了。
    多好啊,青春,梦想,热情,肆意,奋斗,创造,无拘无束,无所畏惧,无限可能,无远弗届……
    然而,这一切在现实中我几乎看不到。
    视频里讲的不是实然,而是应然。
    稍稍有点良知的人都知道,这不是真实的情况。
    青年中的绝大多数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过上这样的生活?
    究竟是谁,是什么东西,已经并且继续摧毁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青春和梦想?
    我的视野有限,我对青年人的生活状况不是很清楚,对他们的兴趣和追求也很隔膜,我对时兴的东西也不是很了解,我应该算是扑在沙滩上的“前浪”了。不管从哪个角度讲,对青年人的教导也好,羡慕也好,致敬也好,期待也好,我都没有发言权。之所以还想巴拉两句,不是要刷存在感,也不是要蹭热点,只是不想做一个沉默的人。
    我是一个教师,教了30多年书,一届又一届,一年又一年,如今,我的学生有的都是中年人,他们的孩子也做了我的学生了。
    我一直教高中,每年每天接触的都是十六七岁的孩子,他们从小学初中一路走来,到了我这儿。三年以后,他们进入大学,然后进入社会。
    我跟他们接触的时间只有三年,在这之前,他们是怎么过来的?我从现在的状况中可以想象出来。三年以后,他们又将会怎样生活、学习和工作,又将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我也能从现在的状况中推断出来。
    想象出来又如何?推断出来又怎样?人生就是这样,一茬又一茬,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谁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我不想奉承年轻人,更不想讨好他们,自求多福吧!
    30多年来,我看到了什么?我又做了什么?我想到了什么?我又说了什么?
    我本该做却没有做的事,我本想说却不敢说的话,我睁大眼睛却看不到,我苦苦思索却没有答案,我希望的一切全部落空,我突围的路径全都封死……
    我希望我的推断是错误的,我希望我的担忧是多余的,我希望这个希望不要落空。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鲁迅说:“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我还是沉默吧,让历史记住一切!
    《后浪》观后感 篇5
    前段时间在B站上一段励志视频刷爆了80、90以及00后的朋友圈,点击量超过2500万,成为全站日排行榜第1名。
    演讲者是国家一级演员何冰。原文是这样的: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着你们,像我一样,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科技繁荣、文化繁茂、城市繁华,现代文明的成果被层层打开可以尽情地享用。自由学习一门语言、学习一门手艺、欣赏一部电影、去遥远的地方旅行,很多人从小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很多人在童年就进入了不惑之年,不惑于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你们只凭相同的爱好就能结交千万个值得干杯的朋友,你们拥有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你所热爱的就是你的生活,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是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我看着你们满怀敬意,向你们的专业态度致敬!你们正在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你们把自己的热爱变成了一个
和成千上万的人分享快乐的事业,向你们的自信致敬,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与否定;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与鼓励。向你们的大气致敬,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美美与共,和而不同。更年轻的身体,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我终于发现审美和价值观不只是我们在教你们如何生活,你们也在启发我们怎样去更好的生活,那些抱怨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看你们,就像我一样。我看着你们满怀感激,因为你们这个世界会更喜欢中国,因为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因为你们这世上的小说、音乐、电影,所表现的青春就不再是忧伤、迷茫,而是善良、勇敢、无私、无所畏惧,是心里有火,眼里有光,不用活成我们想象中的样子。我们这一代人的想象力不足以想象你们的未来,如果你们依然需要我们的祝福,那么,奔涌吧后浪!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