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西安⼗⼤城中村,哪个村有你最深的回忆?
曾经,有媒体这样说过:“中国,没有⼀座城市,像西安那样,城中村会被誉为城市的地标与精神⾼地,到底是不是呢?这就带⼤家⼀起⾛进瞧瞧!
当西安从2008年开始城中村改造之后,随之被改掉的也包括怀揣梦想来到西安的年轻⼈们的⼀些记忆。
在这⾥诞⽣了中国第⼀部城中村电影《沙井村之恋》,提到西安,西漂⼀族都会想到沙井村、⼋⾥村、西⾟庄、杨家村等等这些城中村,因为这⾥有太多记忆。
1、杨家村
杨家村那⾥全是⾼校,西北政法⼤学,西安邮电⼤学,西安外国语⼤学,陕西师范⼤学。学⽣居,是西安⽐较⼤的学⽣聚集区域。
由于这个村⼦的地⾥位置及其优越,在北到体育场,南到⼩寨的这条长安南路上,随处可以看到这个村⼦的房客。
尤其是美丽的⼥学⽣,帅⽓的男孩。还有沿街的商贩,很多都在这个村⼦⾥居住。很多毕业于西安上述学校的学⽣,⾄今还依稀记得,当年熙熙攘攘的这个名叫杨家村的村落。
2、乐居场
相信很多在西安东郊⼯作的⼈都知道⼀个村⼦——乐居场,这个村⼦在交⼤的西边,早些时候和东关南街连成⼀⽚的,⼩商⼩贩很多,整天熙熙攘攘的,煞是热闹,就象赶集⼀般。
现在虽然被咸宁路分开了,但是依然很热闹,⾄于名字为什么叫乐居场,真还不清楚。乐居场位于西安城墙东南⾓,是个被周围⾼楼⼤厦包围着的城中村。
街上全是简易的砖混⼩楼房,⼀户挨⼀户,⼀间套⼀间,⼀层压⼀层,全部向外出租。村⼦⾥的耕地被城市占完了,村民只剩下⽼祖宗留下的这些宅基。
农民不懂房建规划,不懂采光设计,只是使劲地盖房⼦,房屋盖得越来越乱,往往是⼏⼗家共⽤⼀个⼆尺宽的⾛道,⾛在其中,两臂⼏乎挨墙。
房多,⼈就多,街上住的⼤多是农村进城打⼯的,⼩商⼩贩操着南腔北调,露出城⾥⼈⽆法明⽩的喜⽓洋洋,挤满了这⾥的⼤街⼩巷,住满了这⾥的阁阁楼楼。
这⾥的房租很便宜,⼏⼗平⽶、铺着地砖的⼀间民房,⾥⾯有桌、有床、有凳⼦,⼀个⽉才百⼗块钱。说⼀些巷⼦⾥发⽣的奇事怪事。这⾥不⽤听⼴播,不⽤看电视,天天都有稀罕事、搞笑事。
3、吉祥村
⼀直都很喜欢西安许多地⽅的名字,⽐如这个吉祥村,很简单但却很好听,吉祥村是西安的⼀个城中村,虽然也住了不少打⼯青年、学⽣的。吉祥村名声⾼⾼在外,好似⼀个“⼩⾹港”。
4、北⼭门—南⼭门
曾⼏何时,这⾥还是⼀⽚农⽥,⼀⽚连着⼀⽚,有位90年代初在这⾥上过⼩学的同仁说,⼩学的时候从北⼭门经过,⼀条⼩路过去,⼤中午的都觉得害怕的。
后来⾼新区开始了建设,经济的发展促使了城市的发展,西安的版图也在渐渐地增⼤。为了⽅便就业,很多的外来打⼯者都住在了北⼭门—南⼭门,两个村⼦⼀下⼦⽕了起来,其愈来愈强势的发展在这⼏天有望将正在拆迁中的沙井村外来户全盘接纳过来。
建⽴⼀个新的南郊“沙井村” 在南⼭门和北⼭门村⾥,集中了⼤量从事⼿⼯⼩机床加⼯的⼩⼚,⼩到五六个机床的⼚⼦,⼤到有五六⼗个机床的⼚多如⽜⽑,⼯⼈⼤部分就来⾃于村⼦⾥的外来打⼯者,为了就近上班就搬家到北⼭门了。
现在的北⼭门与原来⼤不⼀样,很多民房在拆在盖,新修起来的都是4、5层的新楼,把所有能利⽤的⾯积都利⽤上了。
⾥⾯⼤多都是1室⼀厅带厨卫的那种,价格也上升到了⼀⽉300左右。现在的南⼭门和北⼭门村,通过数辆公交,不少的在⾼新上班的⼯薪阶层为了更⽅便的就近上班,纷纷聚集在这两个村⼦⾥。⼈⼝⾄多,已经在⽬前的城中村中影响颇深!
5、边家村
边家村可谓是个⽼牌的村⼦了,它下辖了黄雁村、⼤学东路五村⽩庙村等村⼦。是个具有独⽴建制的村⼦。
也是西安城中村中唯⼀⼀个以村名命名的电影院(边家村⼯⼈⽂化宫现更名为边宫电影院)。
北接西北⼤学,西接西北⼯业⼤学,南接西安电⼦科技⼤学。⽅圆以及⾯积可具这些城中村之⾸。
学⽣居住的数⽬之多,尤其是当年这三所名校⼤肆招⾃考⽣的时候,村⼦的基本上⼈满为患。如今,村⼦已经变成⾼层,村⼦⾥的喧嚣已不再来。剩下的是对昔⽇的回忆了。
6、鱼化寨
世界十大名校鱼化寨有个新⽯器遗址,这⾥是最早有⼈居住的地⽅,距离钟楼⽐较远。
鱼化寨以前很荒凉,但是⾃从来了⼀个外事学院,渐渐地开始热闹了起来,周遭的饭馆,商店也越来越多了,浴池、杂货店还有计⽣⽤品店也开始频频开设。
附近学校⽐较多,除过外事学院,还有博迪学院,西安农业学校,西安市第52中学等!现在去发现原来的住址已变成了⼀栋栋⾼楼,平坦的道路,路边的⼴告牌,这⼀切都揭⽰着,⼀个新的发展规划正在蚕⾷这鱼化寨,⼀个城中村有即将消失。
7、⽡胡同
⽼远看去,⼀个⼤牌匾,上书“⽡胡同村”,⽡胡同村落在有名的⼤雁塔下,北临植物园。雁塔以唐僧取经闻名,胡同则以脏乱响世。略有洋⼈⾛过,也能撒下不少惊奇。
⼊村的路旁撑起两⾏简易房。住村⾥的多为同居的学⽣和⼀些职场新鲜⼈。这⾥的住户原本是当地的农民,在城市的扩建过程中这⾥也盖起了⼀幢幢的⼩⼟楼,出租给打⼯仔、⽆业游民、未婚同居的⼩青年以及⽆法容忍集体⽣活的学⽣。
出来租房的学⽣中⼗有⼋九是⼩情侣,这⾥给了他们⾃由。⼀个当地居民以后说他之所以喜欢住在这⾥,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这⾥住的外地⼈多,所以外地⼈开的⼩饭馆也很多,另⼀种农村来打⼯的⼈,喜欢到⼊村的路旁撑起两⾏简易房⾥⾯就餐,简称“卧棚”。他们的晚餐就在称做“卧棚”的饭店解决。
听别⼈介绍这⾥有两家⽐较不错的饭馆,⼀家做⼿⼯⾯,⾯橄的不错,哨⼦却难以进喉,⿊黢黢,粘呼呼,时不飘些异味,搞点⽓氛,碰⼈多时,那⽓氛可相当浓,让⼈有⼀种久违的感动:眼流⽔,⼝吐痰。
另家是湖南⼈开的炒饭店,味道颇为了的,主炒是⼀四⼗朝上的⼩⽼头,戴眼镜,通常是架在⿐⼦上的,炒的很专⼼。现在的⽡胡同,感觉依旧,变化不⼤,也许是这些城中村中保留的⽐较完整的了吧!
8、⼋⾥村
⼋⾥村,位于西安城南,据说是因为离城⼋⾥,所以才起了这么⼀个名字(⼀说是因离钟楼⼋⾥⽽得名,未曾考证)。
⾪属于雁塔区长延堡街办。⼤约是北临雁塔西路,南⾄长延堡;东起⽯仪⼚,西到朱雀⼤街这么个范围。有长安路从村中穿过,故有东、西⼋⾥之分。村⼦周围有很多学校由北往南有交⼤西区、邮电学院、政法学院、外语学院等依次分左右排列着。
⼋⾥村,是西安南郊⿍⿍有名的城中村,主要依靠周边⼤学⽣,以前治安不太好,不过这些年装了监
控系统等⼀些列⼿段后还⾏。⾥⾯⼏乎都是出租房的,学⽣,各个阶层的打⼯⼈⼠皆在这⾥居住,离商业繁华区⼩寨⽐较近。
有很多年轻男⼥都喜欢在⼋⾥村居住,因为可以随意的去⼩寨逛街、上班。如此⼤的⼀个以租赁民房为⽣的村⼦⾥,住着多少⼈?没有⼈知道。
每次到⼋⾥村⾥⾯去,总能看见那些房东们,三五成的聚在⼀起,说着些家长⾥短、打打⿇将、推推牌。他们好像从来就是这么悠闲——当然了,除了收收房租、⽔电费,他们也没什么事可⼲。
这是闲的⼈,也有那忙碌着的,当然都是房客。深夜,冬⽇寒风⾥,⼗⼏位穿了厚重冬⾐的⽣意⼈蜷缩在昏暗的灯光下,守着⾃⼰的⼩吃摊⼦。
有客⼈⾛近时,冻得通红的脸上流淌的是热情。清晨,⼀栋栋积⽊楼的门开了,⼈们在路边顺⼿抓⼀点早点,急匆匆的奔赴单位、学校…… 忙与闲,在这⾥竟然如此和谐的存在着。这就是⼋⾥村,城中村的典型形象。
9、沙井村—⽢家寨
也许很多来西安打⼯、上学的⼈从西安⾛了以后,多数⼈都能记得这个名字——沙井村。这⾥居民的规模太⼤了,⽽且连着⽢家寨和徐家庄,成堆的商铺和酒肆,还有城中村特有的风景。
不少的学⽣,不少的“诗⼈”,也许是诗歌爱好者,也许是穷酸的⽂⼈,在⽣活条件⽐较低的沙井村蜗居。这⾥的房租便宜,吃饭便宜,洗澡便宜,不喜欢沙井村的⼈说,沙井村是个龙蛇混杂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