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词三首
文本分析 | 《宿新市徐公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作,此诗主要描写乡村田园风光。诗中写篱落、儿童、黄蝶、菜花等景物,运用细节描写,表明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清新,形象鲜明,富有情趣。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描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的诗作。诗的前两句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形有。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最后一句以动衬静,更显其静。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描写农村生活的词作。全词分上、下两片,作者通过对村居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的形象刻画,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农家生活画面。全词语言浅显朴素、清新淡雅、朗朗上口。 | ||||
教学目标 |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积累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学习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词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品读古诗词,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敬重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 ||||
教学重点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古诗词的大意,读出古诗词中蕴含的画面美。 | 教学难点 | 品读古诗词,领悟优美的乡村田园风光,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敬重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 课时安排 | 3课时 |
《宿新市徐公店》
1.会认“徐、篱、疏”3个生字,会写“宿、徐、篱、疏、蝶”5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2.理解古诗描绘的美丽景,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掌握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诗句含义。
2.学习根据诗句想象画面,说故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
课件出示《初夏荷塘图》,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景。
2.看图背诵。
图上的景让你想起了哪首诗?请背诵给大家听。
(1)学生背诵《小池》: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2)师问写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生接)杨万里。(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 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其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也有不少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情感的作品。著有《诚斋集》。
3.揭题。
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板书:宿新市徐公店)
(1)认读“宿、徐”。
明确:“宿”是多音字,可读“sù”——住宿,“xiǔ”——一宿,“xiù”——星宿,在这里读“sù”;“徐”读“xú”。
(2)师问学生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字,再引出题目的意思。
预设:①学生在招待所、小旅馆等的招牌上见过“宿”,引导理解“宿”就是住宿、投宿的意思;②在学生等人的姓名中认识了“徐”,引导理解“徐公店”指一位姓徐的人家开的客店(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③说出题目的意思:投宿在新市姓徐的人家开的客店。
4.读诗题。
在明确题目的意思后请把诗题读正确。(指导根据意思停顿,读好诗题)
预设:学习古诗,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回忆原有知识是一种快乐的展示过程,从这样的兴趣点出发引入新诗的学习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而让学生把对诗题生字的学习与生活经验相联系,有利于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培养能力,同时也降低了对诗题理解的难度。
二、看图初读,感知大意
1.故事入诗。
导语:那一天,杨万里吃过早饭,走出客房,漫步来到徐公店后门外,欣赏周围的自然景。他看到了怎样的景呢?请同学们自己去读读课本中的诗句,把生字圈出来,把字音读正确。(读后交流,再把诗句读正确。指名读,齐读)
2.了解景物。
自由读,杨万里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在诗中做上记号。再看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
预设:(1)从诗句里发现写到的景物有“篱”“树”“儿童”“黄蝶”“菜花”;从图中还能看到田边小路。
(2)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指导理解:“篱落”是指篱笆;“树头”是指树枝上;小路就是诗中所写的“小径”,可联系《山行》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
3.再读诗句,读通顺。
预设:故事导入为下一步的学生编故事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与情境营造,也为学生打开了学习古诗“欣赏风景”的小窗。从诗中景,再与图对应,能使学生快速把握诗的主景,领略诗中风光,在潜意识中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
三、难点理解,明析诗意
1.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呢?看看图,说一说。
( 田园风光的诗)的篱落 ( )的小径 ( )的儿童
( )的蝴蝶 ( )的菜花 ( )的树
2.读诗句,说一说诗句分别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
讨论交流:(1)指导图文对照了解“疏疏、深”;(2)看图并根据语境强调“走”在古时指的就是跑;(3)“无处寻”,用你自己的话该怎么说?在学过的哪些诗句里也有“无”是“没有”的意思?(回想诗句:荷尽已无擎雨盖、泉眼无声惜细流、乡音无改鬓毛衰……)
3.再读诗句,读好节奏。
请一位学生用“/”“||”“…”标出这首诗的节奏。(幻灯片出示:“…”表示断开拖韵的时间短,“/”表示断开拖韵的时间长,“||”表示断开拖韵的时间更长)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四、吟吟诵诵,进入诗境
1.我们读着诗句,就仿佛跟随诗人杨万里欣赏到了田园风光,请你把欣赏到的景说给大家听。
预设:交流说说诗句的大意,不要求统一: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深长的小径,树上的花儿谢了叶子还没成荫。儿童奔跑着追赶黄的蝴蝶,蝶儿飞进菜花丛中没法寻。
2.看着这样的景,这样的情景,诗人杨万里会想些什么,有什么感受?把你最喜爱的、最有感受的诗句读一读。
预设:学生有个性化的理解——(1)彩明艳,景美丽;(2)儿童天真,蝴蝶活泼,生机盎然;(3)径深人少,田园清幽。
3.配乐读诗。(播放古筝曲)这是诗人的感受,更是大家的感受,请你随着音乐把诗诵读一遍,读出自己的感受。
你能看着图吟诵给同学们听吗?(指导有感情地背诵。)
预设:入诗境、悟诗情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在交流中强调情感的激发,让学生与诗人的情、诗句的境形成共鸣,因此安排了说诗意、入诗境、抒诗情环环相扣的步骤。
五、创编故事,制作诗卡
1.这首诗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但展现了多个镜头。你仔细看,你能看到这个追蝶的孩子脸上的表情吗?黄蝶停停歇歇又是怎样的情景?那孩子会怎么想,怎么做?展开想象,说给同学听。
示例:这时,从小路的远处跑来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他正在追赶一只黄的蝴蝶。黄蝶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好像故意与他捉迷藏。追了一会儿,黄蝶大概也飞累了吧,它停了下来,歇在路旁的篱笆上。小男孩也停住了脚步,一边用眼睛紧盯着蝴蝶,一边用袖子去擦脸上的汗珠。诗人这时仔细地打量起眼前的小男孩: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透出他的天真和可爱。淡紫的短褂、蓝的长裤在暮春的田野里显得更加艳丽。说时迟,那时快,小男孩双手一拢,猛地朝蝴蝶扑去。可是还没等他把手合拢,那蝴蝶已机灵地扇动翅膀飞进油菜花丛里去,再也不到了。看着那一片金黄的油菜花,小男孩非常懊恼,满脸的不高兴。他瞅了诗人一眼,便蹦跳着跑开,去寻新的快乐。
2.课外作业:这每一句诗,就是一幅画,就是一集故事,请你先把诗背给爸爸妈妈听,再把诗句编成故事说一说,然后据诗画一幅画,制作成随身可携带的“诗画卡”。
六、学习生字,作业设计
1.指导书写“宿、徐、篱、疏”。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1.会认“杂”1个生字,会写“杂、稀、蜻、蜓”4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
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