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的古诗古诗中莲花意象的解读
莲,又名莲、莲、莲、水丹、草莲、水莲、六月春、中华莲、六月花神等。荷花入诗,雅俗共赏。
1.绅士之花。周敦颐说:“荷花是花中君子。〞。清代叶慎香《荷叶杯盆莲》:“双心千瓣鲜奇,流出物不浑。花有什么区别?君子,风度胜张郎。蓝纱窗夜凉,花叶香。〞这朵莲花新鲜而美妙。它带花,水不沾。难道不是君子的写照吗?“秋去皆空,凌波独吐赤。诗人笔下的莲花,独立坚强,令人敬佩。〞(隋宏志龚《秋池一株莲》)。宋代诗人苏辙更追求木莲的高洁:“白莲浑,浊不相干〞(《盆池白莲》),以及“花开在油水里,自然是何洁〞(《和文与可菡萏轩》)。
2.美丽的花朵。用荷花来代表美女在古诗词中也很常见。王长龄《采莲曲二首》 (2):“莲裙一裁,荷叶开至脸两侧。泳池里看不到,闻到歌声就感觉有人来了。〞荷叶莲裙,荷叶面,浑然一体,相映成趣。乍一看,几乎分不清哪个是荷叶,哪个是荷叶裙,哪个是荷花,哪个是脸。她是诗人的梦中情人。再比方宋代的杜衍《莲花》:“削苔作小池,得贫绿分。天亮了来个烟波,就像画一个真正的公主洗澡。〞上面说荷花如画,像真正的公主洗
澡。
3.爱情之花。因为“莲〞和“怜〞是同音异义词,所以古诗词中有很多描写莲的诗是表达爱情的。比方南朝乐府《西州曲》:“南塘秋采莲,莲花有头;低头取莲子,莲子绿如水。〞“莲子〞意为“小早川怜子〞,“绿〞意为“爱〞。这里虚实结合,谐音双关,表达了对我爱的男人的深深思念。孟郊的《怨诗》用她那傻傻的想象表达了女主角深深的悲哀和相思:“试看虞姬和郡主的眼泪,两滴水。看看芙蓉花,今年谁会死!〞泪成一潭,泪淹芙蓉,见证爱情。这些痴情的情话,没有气质是说不出来的。
4.怀旧之花。唐朝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风给我带来荷花的香气,竹叶滴下露珠的音乐。我会拿起我的琵琶,我会演奏,但是,唉,这里谁会明白呢? "夜深人静时,诗人沉浸在芬芳的美中,想去拨动琴弦,却又恨自己没有知音可以欣赏。元王翰《题败荷》:“我曾把酒带回西湖,清香使西湖清澈明亮。方菲今天枯萎了,但给客人的衣服送来了秋声。〞诗人通过向旅行者传递失败的声音,写下了一幅孕妇悲伤而动人的画面。
5.去除闲置的花朵。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描写了诗人在夏夜对朋友清爽的闲适和思念。“西边的山光突然消失,东边的湖面上慢慢升起月亮。晚上头发垂在阴凉处,翻开窗
户,在安静宽敞的地方躺下。一阵阵晚风送来荷花的香味,露珠从竹叶中发出清脆的声音。我以为我愿意做一首歌,做一首歌,我只恨眼前的朋友。于是我想起了你,老朋友,梦中的钟。〞一句,两句,两句,当他们遇到风景的时候,进入咏唱,融入风景。太阳落山,平原月亮从东方升起,“夏日〞牛逼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次〞升起,快速而缓慢地表现出诗人喜悦的心理。三四两句话把自己的感受表达的淋漓尽致。沐浴后,诗人翻开亭子,留着长发,躺在窗前,轻松而令人羡慕。五六句话提炼身心愉悦。清风拂面,荷香如丝,沁人心脾;竹沥清脆、香甜,似丝又似郑,宁静而独特。以“气〞写莲,以“环〞写竹,意境幽深,情调典雅别致。荷花香和美丽的竹席
6.青春之花。王昌龄的《采莲曲二首》 (2)在荷叶上,在五彩缤纷的荷花下,镌刻描绘出采莲少女的美丽形象,意境优美,心情愉悦。〞莲裙被剪成一个颜,荷叶开在脸的两侧。泳池里看不到,闻到歌声就感觉有人来了。〞一两句话,写诗,站着看,人和花是一个,很难区分。罗的裙摆舒展开来,绿得像荷叶,可以看到采莲姑娘婀娜的身姿;微笑着打招呼,它像莲花一样明亮,就像看到一个女孩摘着莲花笑着笑着。荷叶莲裙,荷叶面,浑然一体,相映成趣。乍一看,几乎分不清哪个是荷叶,哪个是荷叶裙,哪个是荷花,哪个是脸。这些采莲的女人只是美丽大自然的一局部,或者说是莲花精灵!当三四句诗中的诗人
眼花缭乱,心不在焉的时候,意外的发现显示出少女无限的生命力。采莲姑娘融合了绿莲和红莲,突然消失了。诗人震惊了。然而没过多久,荷塘里就充满了歌声和兴奋,于是诗人突然意识到原来“看不见的〞采莲女子还在红花绿叶的荷塘里,仿佛和诗人一样和守望者开了个玩笑。这江南女子,聪明美丽,天真活泼,出没绿波红花,唱出她们的工作生活,充满青春活力。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美丽的青春风格,像荷花的香味。
7.相思愁花。孟郊的《怨诗》用傻傻的想象表达了女主角深深的悲哀和相思。“试试我的妻子和你的眼泪,两滴水。看看芙蓉花,今年谁会死!〞两地相思病的悲苦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也是没有大小,没有体积,没有形象的东西。不容易衡量,但诗中女主角却异想天开:试着把我俩的眼泪都滴在荷塘里,看看今年夏天谁的眼泪浸透了美丽的荷花。很明显,在她心里,谁掉的眼泪多,谁的眼泪更苦,莲花就会为谁而死
;,那么,谁的相思之情更深,自然也就测定出来了。比试滴泪,滴泪成池,泪淹芙蓉,见证爱情,此等痴心透骨的情语非性情中人不能设想。出污泥而不染的 芙蓉花 成了男女主人公相思离情的可靠见证。李商隐的《板桥晓别》化用典故,抒写情人的离别苦情。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一、二两句远眺近观,
点明离别的时间、地点和朦胧奇幻的环境气氛。三、四两句分别化用典故写行者和送者。 水仙 句暗用琴高事。《列仙传》上说,琴高是战国时赵人,行神仙道术,曾乘赤鲤来,留月余复入水而去,诗人此处把远行之人比着乘鲤凌波而去的水仙,化实为虚,奇幻天真。 红泪 句暗用薛灵芸事。据《拾遗记》记载,魏文帝美人薛灵芸离别父母登车上路,用玉唾壶承泪,壶呈红,到了京师壶中泪凝如血,诗人此处将送行者(女主人公)暗喻为水中芙蓉,以表现了她的红润美艳;又由红芙蓉进而想象出它的泪也应该是 红泪 。这样,一朵艳艳芙蓉勾画出了俏丽佳人泣血神伤的情景。
    芙蓉 又称为 荷 、 莲 。 芙蓉 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极娉婷,极高洁的,容易让人想起 出水芙蓉 、 芙蓉仙子 般的绝代佳人。
    8.而芙蓉作为意象,被文人骚客运用于诗歌中,那么大体可分为三大类象征义:一是取荷美好形象营造一种雅致的景象,或宁静或欢愉;二是取败荷的形象营造一种衰败意境,或对逝去光阴叹惋,或对生活环境破败惋惜;三是取 芙蓉出污泥而不染 的品质,托物言志,寄寓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9.王维的《山居秋暝》营造了一种美丽、和谐、恬静的意境。全诗的精妙所在也许就是
那句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喧声、莲动、舟行,让人以为他是在为热闹作铺排,而恰恰相反,诗人妙笔生花,借 动 显 静 ,着力表现幽静的意趣。正如 蝉噪林愈静 ,写动态是为了更好的衬托静。这句诗中 莲 被动态化,不仅不与幽静基调抵触,还生发出摇曳生姿的美丽。周邦彦《苏幕遮》一句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将雨后初晴的仲夏荷塘景表现得淋漓尽致,无怪乎五国维赞曰: 真能得荷之神理。 此句的 神 就在于一个 举 字,它使全诗富有立体感,荷花亭亭出水,迎风摆动的清新淡雅便款款而出。 故土梦,何曰去?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这般美景便自然地引出了思念故土荷塘的情怀。杨万里的《昭君怨?咏荷上雨》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蓬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珍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从整体上创造了这样一番景象:梦的氤氲带来的是泛舟西湖,荷满莲香,烟雨交加的如诗如画的仙境,觉醒后池荷跳雨,清波涟涟,美不胜收。此情此景与柳永的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又该是别有一番滋味吧!看来同样是写荷之美,不同的作者的切入点,便构造出芙蓉不同神韵。
    10.与荷之姣好容貌相对,该是残荷衰败的凄凉景象。孟郊《怨诗》中的那句 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 ,看得让人触目伤怀,撼人心魄!是啊,闺中怨妇的情思与被抛弃的痛苦尽在一看芙蓉中! 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 ,芙蓉般的妙龄却要做垂死残荷,那满池荷花
大概是用泪水浇注的吧!李清照《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那么诉尽了离愁别绪、相思之苦。这与姚燧《普天乐》 芙蓉谢,冷雨清灯读书舍,待离别怎忍离别? 有相同思念之情和凄美意境。败荷给人带来视觉上的颓废,没有美的感受,但是它假设与作者心境结合,便是一种凄美,一种令人悸动的美。
    11.芙蓉还有另一意象义便是高洁之志的象征,这与梅、竹、松德意义大体相同。且看李白《古风十九首》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诗人梦想自己飘游于西岳华山的莲花峰上,碰见的玉女是 手把芙蓉,凌空而行 。这里为什么是 手把芙蓉 而不是他物呢?就是因为人们向来认为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的高洁正好寄寓了诗人的不肯 摧眉折腰事权贵 的高尚情怀。再如陆龟蒙的《白莲》,他写: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瑞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 诗中就推崇她的品格像瑶他仙子,与一般凡花俗卉不同。即使很少人赏识它,任她自开自落,然而白莲其实是很美的,她那纯洁之,她那婷婷之态,她那 出污泥而不染 的品格,只要有晓月清风作伴,又何损于她的美丽呢?文人骚客好咏莲,贺铸的《踏莎行》那么借莲感慨自己的际遇 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莲长于偏僻柳塘,无人知道,无蜂蝶采摘,它的 芳 就在于孤芳自赏,自嗟自叹,所谓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 当年不肯嫁东风 ,莲花高洁,不肯嫁春风,实是贺铸不肯阿谀权贵的写照。最后
莲之 无端却被秋风误 ,与贺之不为世所容,郁郁终生也是吻合的。
    以上为芙蓉在古代诗歌中三大意象义,无论是咏荷之美好,还是叹荷之颓败,或是赞莲之高洁,荷花作为一种典型意象已不再是单纯的景物,而是一种感情的象征。鉴赏诗歌时,看到荷花,就看到了作者的感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