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两首
燕诗》《慈乌夜啼阅读练习及答案                 
之一:燕诗
1    试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完成译文。
题注:    叟有爱子,背叟逃去,叟甚悲念之。
译文: 刘老头有个很疼爱孩子,离家出走背弃,刘老头很悲哀,很想念他的孩子
题注:    叟少年时,亦尝如是。
译文: 刘老头年轻时,曾经做过这种背离父母的事。
题注:    故作《燕诗》以谕之矣。
译文:    所以写了这首《燕诗》刘老头,以让他明白自己过去的行为
原诗: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译文: 屋梁上来了一双燕子,翩翩飞舞,一
原诗: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译文: 它们把泥土衔到两条中间筑窝,并在窝里生下四只小燕。
原诗: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译文: 四只小燕一天一天长大,不停地发出讨取食物的吱吱叫声
原诗: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译文: 青虫容易捕捉,但那些嫩黄的小口似乎总是吃不饱
原诗: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译文: 双燕的都快要破损了,但仍不顾精神和肉体上的疲惫
原诗: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译文: 不一会儿就来回十多次担心饿着了窝里的小燕。
原诗: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译文: 这样辛苦忙碌了三十天母燕消瘦了,小燕们则一天天肥胖起来了。
原诗: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译文: 接着喃喃不断地小燕们发音说话,又为它们逐一梳刷羽毛
原诗: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译文: 等到小燕们羽毛丰满、翅膀强壮的一天,便引领它们学习飞上庭院树枝
原诗: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译文: 小燕们张开翅膀回头地高飞,随着风儿四下飞散而去。
原诗: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译文: 任凭雌雄双燕空中大声呼喊,叫至声音都哑了也唤不回它们。
原诗: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译文: 只好回到空窝里面,整个晚上不停地悲伤鸣叫。
原诗: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译文: 老燕啊,你们不要悲伤,你们应当回头想想自己。
原诗: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译文: 回想你们还是小燕的时候,你们远走高飞抛弃父母的那一刻。
原诗: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译文: 当时父母是怎样地挂念你们,今天你们应该体验到了。
2    《燕诗》又名《燕诗示刘叟》,是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人借双燕的遭遇暗讽刘老头当年背弃父母的事迹,讽劝那些不顾父母痛苦而独自远走高飞的人们,劝谕世人应孝顺父母。
3    此诗可分3个部分,16双燕的筑巢、孵卵、哺雏、教飞等过程,既生动又简洁,
笔端富有感情。接着8句写小燕背弃双燕而去,双燕思念孩子的悲伤。最后6句,诗人发表感想:双燕应反思自己背弃父母的那一刻,以明白被孩子背弃的伤痛。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4    诗歌一开始的4句描述了什么景象?
参考答案:    生动地描述了一对燕子燕尔新婚的幸福景象。
由“翩翩”两字即可感受到两只燕子那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愉快心情。这4句勾勒出一幅美满家庭生活的画面,也是作者为这一对燕子的深深祝福,为它们充满希望的未来而欢喜。
5    双燕为什么要筑巢?试想想,它们当时的心情如何?
参考答案:    双燕要生孩子了,它们看起来心情兴奋,充满希望。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6    诗歌接着的8句,叙述了双燕的什么经过?反映什么?
参考答案:    叙述了双燕辛劳抚育幼燕的经过,深刻地反映了父母养育之恩的伟大
双燕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日复一日的劳碌奔波,使得它们“觜爪虽欲敝”,但还是“心力不知疲”,不辞劳苦的“须臾十来往”,如此折腾,仅仅是因为“犹恐巢中饥”。
7  哪些诗句最能表现双燕对孩子的疼爱之情?为什么
参考答案: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这几句描写了双燕养育孩子的辛劳,即使双燕的嘴和爪都破损受伤了,但为免窝里的幼儿饥饿,仍不停外出觅食,不感到疲惫,还怕不够周全呢!
8    为什么“母瘦雏渐肥”
参考答案:    母燕天天争取时间觅食喂养孩子,无怨无悔地牺牲自己的精神体力,只为了让孩子温饱,忙碌了30天,当然养肥了雏燕而瘦了母燕。
9    双燕教导孩子什么技能?试想想,双燕这时的心情怎样?
参考答案:    说话和飞行的技能。
双燕满怀期待地,以无限爱怜的心、温柔的目光、轻巧的动作教导孩子,期望孩子们能尽早学会言语和飞行,好迎接它们不可知的未来
10    小燕们学会了技能后,如何对待父母?双燕这时的心情怎么样?
参考答案:    小燕们学会飞行后,仗着羽翼已成,展翅高飞,离弃父母而飞走了
双燕在受到离弃时感到惊愕、慌张、焦虑,最后只得伤心绝望。
一句“声尽呼不归”赤裸裸地表达了双燕对孩子的爱越深,所受的伤害也越深。原本热热闹闹的家,瞬间成了冷清清的空窝,双燕除了伤心绝望的啁啾终夜,就不能做什么了。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11    诗歌最后六句,诗人以第一人语安慰燕子勿悲伤,要双燕反思什么?这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要双燕反思自己年少时,也曾那样背弃父母,残忍地伤害了最疼爱自己的父母。
这样双燕就更能体会父母当时的心情。
12    这是一首“讽喻诗”,要“讽喻”(规劝)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规劝年轻人要记住父母养育自己成长的辛苦。
作者借燕子懂得飞后便离弃双亲的习性,以及描写燕子父母的悲哀,讽刺人们长大后便把父母抛诸脑后,完全忘记了他们的养育之恩。并在“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这段中告诫大家不要像燕子那般,要不将来可能会有相同的事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13    诗人先叙事后抒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诗人先记叙双燕辛劳养育雏燕的经过,让读者了解父母育儿的辛劳,以及体会被子女离弃后的悲伤心情,这样能使读者对诗人所抒发的感情更容易产生共鸣。
14    阅读下列诗句,试写出诗中双燕的感情变化。
(提示:悲伤、惶恐、焦虑、惊愕、欢欣、担忧、不安、失望、无怨无悔、期望……)
参考答案:
诗句
当时的感受
a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快乐、无忧无虑
b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欢欣、期望
c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无怨无悔、心甘情愿
d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焦虑、担忧
e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期望
f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期望
g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惊愕、惶恐
h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失望、伤心失落
i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悲伤、哀伤
15    《燕诗》是一首借事说理的作品,诗中燕子的行为,与现实中人的哪些行为相似
参考答案:
燕子的行为
人的行为
a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男女谈恋爱,组织家庭,生儿育女。
b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父母辛勤劳苦地工作,赚取所需,养儿育女,不求回报。
c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父母对儿女叮咛嘱咐,细心教导,并打点生活一切细节。
d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有些人长大后,不念亲恩,离弃父母。
之二:慈乌夜啼
1    试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完成译文。
原诗: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译文: 慈乌失去母亲,哑哑地发出哀伤啼叫声
原诗: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译文: 早晚不肯飞离去,一整年守着旧巢的树林。
原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译文: 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叫听到的人也忍不住流泪沾湿了衣襟。
原诗: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译文: 慈乌的啼哭声仿佛在哀诉着,自己未能及时尽到反哺孝养之心。
原诗: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译文: 其他各种鸟类难道没有母亲,为什么只有慈乌你的哀怨特别深?
原诗: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译文: 想必应该是母亲给你的慈爱深重,使承受不住悲哀吧!
原诗: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译文: 从前有位名叫吴起的人,母亲去世了竟不回家奔丧。
原诗: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译文: 哀叹这类不孝的人,他们的心真是不如禽兽啊!
原诗: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译文: 慈乌慈乌!你真是鸟类孝子曾参啊!
2    《慈乌夜啼》是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此诗借物言志,以喻人,诗人以“慈乌”自喻,寄托对母亲“未尽反哺心”的无尽愧恨和哀伤
又运用典故,借吴起曾参事,从反、正两个方面点明诗歌的情感,讽喻世上不孝的人,要体察母爱的伟大,学慈乌,尽孝心,报亲恩劝诫世人应及时行孝
慈乌较小的一种乌鸦,相传能反哺报恩,有母慈子孝的美德,故称慈乌。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3    此诗前四句写慈乌什么情况
参考答案:    写慈乌丧母,日夜悲啼,守着故巢不忍心离开。
因为慈乌每晚啼叫,引发诗人的感动,感动慈乌的思母亲,如同刚刚丧母的白居,想奉养母亲已永无机会,心中有无限的悲痛。
4    慈乌为什么会吐出哀音?
参考答案:    因为慈乌失去了它的母亲,所以哑哑地发出哀伤的啼叫声。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5    诗中这四句又写慈乌什么情况
参考答案:    写慈乌在深夜啼叫,叫声凄厉,听了让人落泪
慈乌悲啼停,是因未尽到反哺的心意。因为经年如此,才用“夜夜”强调。而在“夜半”时分,一片寂静,万物都已安然入睡,独独慈乌思母鸣叫,听在同是丧母的白居耳中,思亲的心加绵长。
6    慈乌夜啼的声音犹如什么?
参考答案:    慈乌的夜啼声好像要告诉人们,它还没有尽到反哺的孝心。
7    诗中“夜夜夜半啼”,诗人连用了三个“夜”字,各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效果?
参考答案:    前两个“夜”字是指每天晚上,第三个“夜”和“半”配词,意指半夜。
诗人运用叠字,因重复的关系,意义上是比较强化,音节上更加和谐动听,更具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营造连绵不断的效果。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8    诗中这四句,诗人采用什么了修辞手法?道出什么因由?
参考答案:    设问。道出慈乌经年夜啼的原因。
诗人以慈乌的心情推测,它其余的鸟,是因为亲恩使得慈乌哀伤已。这四采用问答方式,由回答中明确出母亲的恩重如山,慈乌为何会经夜原因全在这。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9    最后这六句,诗人以什么来和慈乌作比较?要突出什么白居易的诗有哪些?
参考答案:    诗人以吴起弃奔母丧事和慈乌作对比,并将慈乌比喻成鸟中之“曾参”,显慈乌的孝心
把吴起弃亲离家与慈乌对比,突出慈乌孝心的可贵,规劝世人要孝顺、感恩。慈乌都知道要尽孝,何况人为万物之灵。
10    诗中“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的“斯徒辈”和“禽”各专指什么?
诗人为什么把这两者相提并论,用意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