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的歌》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大海》
欣赏《海上风暴》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两首关于大海的歌,让学生欣赏不同的“海”的形态,感受音乐要素变化给音乐形象塑造带来的不同效果,进一步积累音乐经验,培养良好的听辨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和演唱,体验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体会海的平静与咆哮时的不同情绪,培养学生对大海的喜爱。
3.知识与技能
(1)能够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
(2)通过为《大海》创编动作,学习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
2.能够独立的分析音乐情绪、速度。
难点:
1.准确演唱符点音符的节奏。李炜托咪李天王图片
2.准确演唱全音符的时值。
【教学准备】
钢琴、同步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材分析】
《大海》是一首海的抒情诗、海的赞歌。歌曲为采用F大调,3/4拍子的二段体结构。歌曲的节奏很有规律,其A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描绘了一幅平静、宽广和博大的大海画面。B乐段与A乐段形成对比,起伏的旋律似大海的波涛,浪与波交融起伏跌宕后又回到宁静的画面,以宣泄对大海的赞美之情。由于歌曲采用了疏松的三拍子节奏,旋律显得宽广,有着海的气势,又因旋律多为级进式的起伏,音调带着柔和的美,描绘了诗画一般的意境,让人遐想。
《海上风暴》选自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作于1891年的管弦乐《培尔·金特》第二组曲。
培尔金特是农村青年,他爱幻想(换句难听话就是,他爱信口开河地撒谎),很穷。有一天,他在一个婚礼上,把新娘拐走了。但他并没有与那姑娘白头偕老,而是抛弃了她,开始满世界地流浪。他与山妖为伍,还与山妖的女儿有了私生子。他在老人院里为母亲送葬,然后闯荡天下,靠走私黑奴和珠宝成为富翁,又在一次沉船中失去了一切。他流落到阿拉伯,他被关进疯人院,最后,他踏上了回乡之旅,在家乡总结了一生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传说把海螺放在耳朵上就能听到大海的声音,现在请大家把双手并在一起做捧物状,模仿海螺放在耳朵上,试着感受大海的声音。是不是很奇妙?大家是不是还没有听够?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首关于大海的歌——《大海》。
二、课程新授
(一)学唱歌曲《大海》
1.聆听音乐,并思考: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优美地、抒情地)
(2)听完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再次聆听音乐,并用手打节拍,思考:
(1)歌曲是几拍子的?(三拍子)
(2)强弱规律是什么?(强弱弱)
3.一边聆听音乐,一边观察歌词。思考:
(1)歌词中的“摇篮”说的是什么?(大海)
(2)为什么说“太阳月亮也睡在里面”?(鼓励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想象,教师可补充)
4.学唱歌曲
(1)齐读歌词。
(2)教师弹奏旋律范唱,学生跟唱,要求演唱时用手打固定节拍。
(3)练习符点音符,要求要准确地、清楚地演唱符点音符。
王一鸣小宝(4)重点解决全音符的演唱,要求要唱准三拍子的时值,不要抢拍子,唱的时候用手打固定节拍,并默数三拍子时值。
(5)教师弹奏伴奏,学生演唱。
5.跟随伴奏录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6.小组合作为歌曲编创动作,并边唱边展示编创的动作。要求编创的动作要符合歌词所表达的内容和表现出大海的波浪起伏。
(二)欣赏乐曲《海上风暴》
1.初次聆听音乐,并思考:
(1)这片“大海”跟刚刚那片“大海”有什么不同?
(2)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3)音乐的速度是怎样的?可以用拍手表现出来。
2.再次聆听音乐,说一说你在音乐中“看”到了什么场景?音乐中力度表现特别强的时候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3.试着用身边的物品和自己的声音模仿闪电、下雨、海浪、刮风的声音。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大海》和管弦乐《海上风暴》,根据音乐要素的变化,感受到了风平浪静的海和狂风呼啸的海,希望同学们在课下认真复习这节课的知识,让我们在歌曲《大海》优美的音乐中结束这节课吧!
《大海的歌》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云》
欣赏《大海摇篮》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唱与欣赏歌曲,让学生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明白要保护大海、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音乐,享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能够根据所听到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并获得自己独特的音乐理解及感受。
钼怎么读3.知识与技能
(1)学唱歌曲《云》。
(2)了解换气记号。
(3)感受音乐的所表达的情感、内容和情绪。
【教学重点与难点】张钧宁个人资料
重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云》。
2.用画线条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难点:独立分析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内容和情绪。
【教学准备】
钢琴、打击乐器、同步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材分析】
《云》是一首抒情的儿童歌曲,作品为采用五声D宫调式,3/4拍子的四个乐句一段体结构。歌曲的节
奏舒展平稳,旋律起伏跌宕,优美抒情,白云在蓝天上飘荡,引发了孩子们天真的联想,从“蓝天”、“白云”到“大海”、“帆船”,从“装着小雨点”到“快快浇麦田”,寄托了孩子的真诚而美好的愿望——愿大自然忠实地为人类服务,让人们的辛勤劳动换来丰硕的成果。
《海上风暴》是由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于1874年创作完成,格里格是挪威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作品为采用#f小调,6/8拍子的三部曲式,结构为A+B+A+尾声;速度为Allegro,用快板来表示乐曲紧张、激动的情绪。《海上风暴》是《培尔·金特》第二组曲中的第三乐章,描写培尔·金特结束了流浪的生活,乘船返回故乡途中。这段音乐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北欧音乐风景画,形象地描绘了培尔·金特遭遇风暴袭击时的场面与景象,并借景抒情,很好地表达了穷途末路、心力憔悴的外表与内心。乐曲一开始由单簧管和低音管奏出激动的动机,展现了风暴的惊涛骇浪,中间部分半音阶旋律的不断出现,十分形象地展现了汹涌翻滚的波浪、呼啸着狂风暴雨的夜晚海面,随即再现部音乐开始平静下来,象征着暴风雨过后,风浪逐渐平息。最后木管奏出悲伤的旋律,表现培尔·金特的哀叹忏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猜一猜“身体多轻飘,逍遥漫天游,风来它就躲,雨来它带头”说的是什么?没错,就是云,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云的歌——《云》。
二、课程新授
(一)学唱歌曲《云》
1.聆听音乐,并思考:
(1)歌中唱到了什么?
(2)帆船指的是什么?
2.再次聆听音乐,小组讨论: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舒缓,柔美)
(2)小组合作一起画一幅蓝天白云的画。
3.换气记号
在乐器演奏或者歌唱的时候,通常在一个乐句结束后,需要进行“换气”,也就是呼吸,王莎莎晒婚纱照
此记号即换气记号。
声乐艺术中的换气以生活中的呼吸为基础,要求歌唱的换气与生活中的呼吸一样轻松自如,但是又比生活中的呼吸更加夸张,更加兴奋。因为生活中的呼吸,其目的在于人体机能对氧气的需要,只要能进行氧气的交换就行。歌唱的换气是为了歌唱情感的表达,会要求自然很多。生活中大都用的是胸式换气,吸得较浅,声乐中多数人认同使用的是胸腹混合式横隔膜换气法。这个过程就如同打气筒打满气后,活塞的移动可以在打气筒内随意地使气筒内的气体随之移动。这与我们中国人讲究的“气沉丹田”本质上是同样的道理。
4.学唱歌曲
(1)齐读歌词。
(2)教师弹奏旋律范唱,学生跟唱。
(3)教师弹奏伴奏范唱,学生跟唱。
古力娜扎全名(4)教师弹奏伴奏,学生演唱。注意用正确的发声方式演唱歌曲。
5.跟随录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6.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三角铁、铃鼓、小镲、沙球、双响筒、木鱼、响板等)并编创节奏,为歌曲伴奏。
(二)欣赏歌曲《大海摇篮》
1.初次聆听歌曲。并思考:
(1)歌曲唱出了什么内容?
(2)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再次聆听歌曲,边听边用笔画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感受。
3.聆听《海上风暴》,说一说这两首歌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感受到了“白云白,蓝天蓝”和“蓝蓝的海水,静静的沙滩”的美景,明白了我们要保护大海、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希望同学们在课下能够认真复习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让我们在《大海摇篮》优美的音乐中结束这节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