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文学考研资料汇编
[中国古代文学]
第三卷宋元文学
[煜编]文学考研资料前言与说明
前言
我,落煜,河南新乡人,现就读于洛阳师范学院,以第三名的成绩考上南京大学的古代文学硕士(前两名是南大本校的)。在2011年6月至8月,笔者历近百日,总结了这四百馀页的考研资料。它们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四卷,[中国现当代文学]二卷,[古代汉语]一册,[语言学概论]一册,[文艺学概论]一册,[文艺学概论名词解释]一册,[外国文学名词解释]一册。编完之后,又在去年最后的百馀日里,一边记诵,一边修改,时至今日,方修订完毕。
将这套粗陋芜鄙的资料公诸于世,我有些自己的想法。考研,作为相对公平合理的选拔形式,要求我们系统全面地掌握专业知识。作为备战文学硕士的我们,试卷以应试题的面目出
现,我们不得不以“一二三四”诸答题模式应对;而真正能够提升我们功力的,却在文本之中。所以,笔者把略备的资料贡献出来,希望大家有更多的时间去精读文本,博览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硕士(而不是只背了一脑袋“一二三四”的学子)。当然,这些资料亦能使大家事半功倍(这是无需赘言的)。
但是,诸位,这套资料在被你发现的同时,已有千千万万的对手拥有了它。所以,你们最终拼的不是记忆力,而是,功底
说明
1任何资料的编纂,虽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科学性,但也不可避免地渗入着者的个性。这些资料在力求全面的同时,难免会有一些不平衡,还望诸研友见谅。(比如,在[古代文学]中,由于笔者热心于先秦、古小说,资料里便出现了一些与考试无关的内容。)
2打印本资料时,建议用word2003word2007,字库内有楷体_GB2312、黑体、宋体,这样可显示出资料中的重点、次重点、一般知识点等。
3一般情况下,标题用黑体,正文用小五宋体,并以加黑、楷体、六号小字等方式来区分重
点与一般知识点。(字体在屏幕中显得虽小,但打印出来后十分清晰。页数不至于太多,便于大家携带与记诵。)
4以愚拙见,大家最好在8月之后再开始背这些资料。在此之前,应细过教材熟读文学文本。(这是重中之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这样,在背这套资料时,便能将框架与“血肉”紧密结合起来。建议背第一轮用40天,第二轮用30天,(前两轮是硬功夫,必须努力背下来。)第三轮结合教材与文学文本,过一遍资料,约25天。最后一轮,边背边按自己的风格总结出提纲、符号。(比如:苏轼词特:1诗词一体,自是一家;2表现功能、词境:自我豪情,哲理,生活、自然;3以诗为词(标题、小序、用典);4清雄。到考前,脑中只有符号与大量相关的诗词文。)
5请灵活运用资料。有些知识点既是名词解释,也是简答。有些知识点详略不一。(如“李清照”一节,先详列其艺术成就,其后所列的名解“易安体”就一笔而过,大家可从前面列的知识点将其充实。)还有些大的版块,视考题而定。(以“《史记》的文学成就”为例,如果考试出了论述,分值在25分以上,便可将相关的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知识点全部答上,并结合文本;如果只出了简答,便可只写以附有“一、二、三”的大标题;如果考了专题(如:简谈《史记》的叙事艺术),答上第二节内容即可。)
6本资料在力求体系清晰简洁、知识点完整之外,颇具“太康”遗风,诸如稼轩词的艺术成就,其中有“雄深雅健,悲壮沉郁,俊爽流利,飘逸闲适,秾纤婉丽”之句,背之甚难。但以愚拙见,如能在试卷上写出此等文字,定会取悦于阅卷老师。下面是这些资料的概况。
【中国古代文学】四卷
这套资料,我主要参考了袁行霈版的《中国文学史》。一百四十馀页的文档,我为其倾耗了大量的心血,评以“全面无误”四字,笔者认为是中肯的。建议大家佐以袁世硕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储备300首以上的诗文词,以积累功底。
【中国现当代文学】二卷
关于[现代文学],我主要参考了钱理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关于[当代文学],我主要参考的是董健等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二者并参以朱栋霖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坦言之,笔者读过不少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但总结资料并非写文学批评,加之许多作家作品至今仍在界内论争,是以利用价值与可背性没有【中国古代文
学】高。(倘若二者相比,[当代]部分会更好一些。)这点请大家谅解。笔者仍然建议大家尽量多读些文本,再参以教材,最后以本资料为框架来记诵。
【古代汉语】一册
编这份资料,我主要参考了王力的[中华书局版]和高小方的[江苏教育版],并以北师大版的《古代汉语教程》佐之。评以“基础细致”,笔者颇堪承担。但以愚拙见,必要的基本功在应试考试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建议大家熟诵一些先秦的诗文,至少精读王力、高小方教材中的选文
【语言学概论】一册
由于在笔者所应付的试卷中,这门科目只考两道基础性很强的简答,所以只以叶蜚声、徐通锵主编的《语言学纲要》为据,以名词解释、基础知识、大体框架为重,对于专门考语言学的朋友而言,价值并不高,还望海涵。
【文艺学概论】&【文艺学概论名词解释】二册
明道资料
关于[文艺学],我只参考了胡有清的《文艺学论纲》,并根据他编写的《文艺学研习》,总结了一套资料。由于这门科目笔者只需应付两个名词解释,因此又总结了一套[文艺学概论名词解释]。这门学科在学术界有很大的争论,建议无意考南大的同学以自己报考学校的教材为据。对于考南大的朋友,希望这些资料会对你们有用。不得不说,由于笔者后来只把那套名解资料背了几遍,是以所编的[概论]质量没有[名解]高。在[名解]中,加下划线的名词是往届考过的,楷体的名词不在出题范围内,但出于胡本教材,后面的“补录”部分只作一般了解。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一册
总结这些名解,我主要用郑克鲁等主编的高教版《外国文学史》,朱维之的“馀孽版”也略作参考。也是因为笔者应付考试的只有名解,加之近十年来读了百来本外国小说,所以只总结了192个与术语和作品相关的名词。它们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基础知识,希望多少对大家有用。
落煜洛师壬辰年三月初十
第五编 宋代文学
莫砺锋王兆鹏张晶撰
绪论莫砺锋撰
第一节 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
1基本国策崇文抑武,重用文臣,使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
2理学思想的盛行,使士大夫怀有卫道意识,积极地着书以弘扬己说,摒斥异己。
3文以载道说的,使得宋代诗文的说教意味较为浓厚
4印刷业和教育空前发达,使作家学术修养得到提高更善于深刻地思考社会和人生,细密周详地进行议论。
5诗文政治功能与议论成分大大加强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刚健的骨力,然而严肃有余、灵动不足削弱了个体抒情的意味。
第二节 忧患意识与爱国主题的弘扬
  宋代士大夫的国家主人公意识十分强烈,他们以国家天下为己任,密切关注国家的隐患。
1作家们很少用文学来歌功颂德。
2在表达个人抱负时,也相当拘谨、收敛。
3诗文的现实意义很强,缺乏潇洒浪漫的气息。
  4爱国主题高度弘扬,为宋代文学注入了英雄主义和阳刚之气。
第三节 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有机融合,形成了宋代士大夫独特的文化性格。
1承担社会责任感与追求个性自由的整合
2新型的文人生活态度倾向于理智、平和、稳健和淡泊
宋代作家审美情趣的世俗化:审美活动中的雅俗之辨,关键在于主体是否具有高雅的品质和情趣,而不在于审美客体是高雅还是凡俗之物。
第四节 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
  1士大夫生活优裕,歌台舞榭成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为词的兴盛滋生了土壤。
  2宋代文人多用诗文表现有关政治、社会的严肃内容,词抒写私生活的幽约情愫,使词保持自身的特性,取得独立的地位。
  3词是宋代尤其是北宋社会文化消费的热点社会对词作的广泛需求,刺激了词人的创作热情的繁荣发展。
第五节 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
一宋文的承与变
1宋代散文文体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
2宋文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好地结合在了起来。
3宋文的风格丰富多彩,朝着更加自然、更加贴近生活的方向发展趋于平易畅达、简洁明快
4从宋代开始,以古文为主、骈文为辅的文体格局得以确立。
二宋诗的艺术特
1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题材向日常生活倾斜,选材角度趋向世俗化。
2以平淡为美追求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的老成风格,一种炉火纯青的美学境界。
3宋诗在唐诗之外又一美学范式的创建
a宋诗中的情感内蕴经过理性的节制,比较温和、内敛,不如唐诗那样热烈、外扬。
b宋诗的艺术外貌平淡瘦劲,不如唐诗那样泽丰美。
c宋诗的长处在于思理,它是宋人对生活的深沉思考的文学表现。
三宋词在词史上的巅峰地位
1完成了词体建设,艺术手段日益成熟为丰富古典诗歌的艺术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2宋词在题材和风格倾向上,开拓了广阔了领域。
  四辽金诗文的成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灿烂的古代文学的典型例证。
第一章宋初文学莫砺锋撰
第一节 宋初的散文和复古思潮
王禹偁有《小畜集》,另有《小畜外集》,其散文言之有物,清丽疏朗,在宋初文坛上独树一帜。
  柳开在文学理论上鲜明地提出复古,主张把道统和文统合为一谈,并把文看作是明道的工具,因而反对文体华艳。然而其理论过于强调道的重要性而忽视文采,容易使文学沦为道统的附庸,没有对文坛产生实际的影响。后,穆修等人继续倡导韩、柳的古文。姚铉则编选《唐文粹》,其文章部分摒弃骈体,专录古文。
第二节 宋初白体诗人和王禹偁
白体宋初效法白居易的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李昉、徐铉、王禹偁等。他们的诗歌主要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
切清雅,意境显豁,但文浅意尽,气弱格俗。他们编成了许多唱酬诗集,如《禁林宴会集》《翰林酬唱集》等。这种诗风只是模仿了白居易诗风的一个方面,且与五代诗风一脉相承。
王禹偁诗中的新气息
1学习白居易新乐府诗的创作精神,写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
2借鉴杜诗的艺术境界,超越了浅俗平易的白体诗风,情感含蓄深沉。
3诗作平易流畅,简雅古淡,已初步表现出对于平淡美的追求。
4长篇诗歌叙事简直,议论畅达,已开宋诗散文化、议论化的风气。
第三节 宋初的晚唐体诗人
晚唐体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诗歌流派,大多是僧人和隐士,代表诗人有九僧、魏野、林逋和寇准。他们大多继承了贾岛、姚合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重视五律,尤喜在中间二联镂句鉥字,时
有文字精警的断句。但全篇意境往往不够完整,内容单调贫乏,炼字不炼意,有句无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