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庄子》二则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品讲义
第六单元 情理情趣
[单元学习任务]
21 《庄子》二则
学习目标:山野资料
1.反复朗读,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2.理解《庄子》所阐发的思想,积累蕴含哲理的名言。
3.体会《庄子》的艺术特。
[任务一] 语基构建
一、字音:
鲲(kūn)徙()抟(tuán)北冥(mínɡ)齐谐(xié)濠梁(háo)鲦鱼(tiáo)循其本(xún
2.通假字:
北冥有鱼( 同“溟”,海。)
3.古今异义:
海运(海水运动。今义: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
是鸟也(古义:这。今义:对,正确。跟“非”相对。)
野马(古义: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今义:一种珍稀动物。)
子非我(古义: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您”。今义:儿子。)
安知鱼之乐(古义:怎么。今义:。)
子固非鱼也(古义:本来。今义:结实,牢固。)
4.一词多义: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的)
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名为鲲 (代词,它的)
不知其几千里也(代词,它)
其正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到)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介词,在)
5.词类活用:
怒而飞 (形容词用作动词,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齐谐》者,志怪者也 (形容词用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水击三千里 (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
6.文言句式:
倒装句:去以六月息者也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以六月息者去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
判断句:南冥者,天池也 (“……者,……也”表判断)
《齐谐》者,志怪者也 (“……者,……者也”表判断)
是鱼之乐也 (“……也”表判断)
省略句:我知之濠上也 [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我知之(于)濠上也”]
[任务二] 资料助读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哲学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为道家经典之一。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本文选自《庄子》内篇中的《逍遥游》。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彼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庄子对当时的社会非常不满,常常进行尖锐的批判,发出沉痛的抗议。“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使他无力一展抱负改变现状,他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间翱翔,在绝对自由的环境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庄子写岀了折射苦闷心灵追求之歌一一《逍遥游》。
老庄 “老庄”是老子和庄子的并称,两人都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老子的核心思想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老庄学派主张德行合一,以己推人,人人化则天下化等。道家学派的代表作有《道德经》、《庄子》等。
[任务一] 文本梳理与构建
任务点一 结构导图
任务点二 主旨点睛
《北冥有鱼》一文刻画了巨鲲和大鹏的形象,借大鹏“海运则将徙”,“野马”“尘埃”气息吹拂的结果来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要有所凭借的道理。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则故事,描写了庄子与惠子围绕“鱼之乐”展开的一次辩论,表现了庄子机智、巧妙的论辩风格,也表现了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任务二] 文本学习与探究
任务探究一 内容理解
1.大鹏的形象如何?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明确 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
2.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 说明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3.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明确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也是如此。
任务探究二 写法品析
4.“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明确 “野马”“尘埃”的运动必须依靠气息,描写“野马”“尘埃”的作用:①以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需要生物的气息吹动,来解释体积庞大的大鹏飞往南海需乘风而上的原因。②与大鹏相照应,共同揭示一个道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有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要有所凭借。③由大到小,说明这一现象的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