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题。(14分)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名叫魏斯。中山:中山国,战国时小国。
②击:魏击,魏文侯之子,后继承为君,即魏武侯。
③趋:指快走。这里是任座见主子盛怒,只得惶恐走出。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        ) ②何谓仁君 (        )
③向者任座之言直   (        ) ④亲下堂迎之(        )
(2)下列各句与“以封其子击”中“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屠惧,投以骨    B.策之不以其道    C.以其境过清    D.具以假山显


【答案】(1)派遣   称、说  刚才  亲自    (2)A

【解析】小题(1)此题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的题,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因此,考生在备考前也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重要实词,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小题(2)例句的“以”是“用来”,选项中A项“以”是“用来”;B项中“以”是“按照”;C项中“以”是“因为”;D项中“以”是“凭借”。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2】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臣 闻 君 仁 则 臣 直

【答案】臣 闻 / 君 仁 / 则 臣 直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句子的朗读停顿一般坚持结构与意思相结合的原则。当然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这样划分起来正确率更高。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答案】(1)魏文侯大喜,派翟璜去追任座回来
(2)喂养马的人不知道这马能日行千里而(像喂养普通马那样)来喂养它

【解析】做翻译题,要注意几点规律:1、字字落实,直译为主;2、注意词类活用、特殊句式;3、注意句子整体连贯,要根据语境,做到文通字顺。此题的采分点有“召”“反”“ 食”。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4】从魏文侯由“怒”到“悦”这件事,你获得了什么启示?(2分)
【答案】要想取得好的进言效果,必须讲究言辞的技巧。(意对即可)
【解析】任座直言进谏,惹的“文侯怒”, 由此可见,国君往往不愿听逆耳之言;文侯“悦”在于翟璜讲究了一点说话的技巧,由此可见,要取得好的进言效果,要讲究言辞的技巧。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译文: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予以攻克,封给自己的儿子魏击。魏文侯问臣:“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大家都说:“您是仁德的君主!”只有任座说:“国君您得了中山国,不用来封您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这算什么仁德君主!”魏文侯勃然大怒,任座快步离开。魏文侯又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问:“你何以知道?”回答说:“臣下我听说国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于是我知道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大喜,派翟璜去追任座回来,还亲自下殿堂去迎接,奉为上客。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郑絪①
刘瞻之先②,寒士也。十许岁,在郑絪左右主笔砚。十八九,絪为御史,巡荆部商山③,歇马亭,俯瞰山水。时雨霁,岩峦奇秀,泉石甚佳。絪坐久,起行五六里。曰:“此胜概,不能吟咏,必晚何妨?”却返于亭,欲题诗。顾见一绝,染翰尚湿。絪大讶其佳绝。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公戏之曰:“莫是尔否?”景拜曰:“实见侍御吟赏起予,辄有寓题。”引咎又拜。公咨嗟久之而去。比回京阙,戒子弟涵、瀚已下曰:“刘景他日有奇才,文学必超异。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一切,无异尔辈。吾亦不复指使。”至三数年,所成文章,皆辞理优壮。凡再举成名,公召辟法寺学省清级。     
(选自《太平广记》有删改)
【注】①絪:念yīn。  ②刘瞻之先:指刘瞻的父亲,即刘景。  ③荆部商山:地名。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时雨赵普文言文,岩峦奇秀(天放晴 )
B.此概,不能吟咏(景象)
C.实见侍御吟赏予( 启发 )
D.凡再成名(举起 )
【答案】D (3分)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注意“举”是 “参加科举”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刘瞻先,寒士也。水陆草木
B.絪大讶佳绝策之不以
C.公咨嗟久之去以衾拥覆,久乃和
D.却返亭,欲题诗不戚戚贫贱
【答案】A  C (4分,各2分)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要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经常积累、对比,从而掌握虚词的用法。A项“之”均是“助词,的”的意思,B项“其”的意思分别是“它的”、“它,指千里马”,C项中的“而”的意思均为“连词,表承接关系” D项“于”的意思分别是“到”、“介词,由于、因为”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公戏之曰:“莫是尔否?”                                                               
②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一切,无异尔辈。

【答案】①郑絪同刘景开玩笑说:“莫非是你题的吗?” (2分,意思符合即可)
②从今以后让他和你们共同上学院读书,住宿吃饭的标准和你们一样。(2分,意思符合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就可以拿满分了。注意“戏”是“开玩笑”的意思,“寝馔”是“住宿吃饭”的意思。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4】 刘景成才的自身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答案】 一是善于学习,刘景作为书僮能一鸣惊人,不难推测他长期以来留心学习;二是敢于展露才华,并不因为自己是仆人而妄自菲薄,而是大胆题诗,才有被赏识的机会;三是珍惜学习机会,仅三年左右时间就学有所成,这与他努力进取的态度密不可分。(4分,每条2分,原因、分析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刘景能够成才,取决于他自身的好学、善学、敢学,意思符合即可。
【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

3.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8分)
湖之鱼
〔清〕林纾
林子①啜茗于湖滨之肆②,丛柳蔽窗,湖水皆黯碧如染,小鱼百数来会③其下。
戏嚼豆脯④唾之,鱼争喋⑤;然随喋随逝,继而存者,三四鱼焉。再唾之,坠缀葑草⑥之上,不食矣。始谓鱼之逝者皆饱也。寻⑦丈之外水纹攒动争喋他物如故。
余方悟:钓者将下钩,必先投食以引之。鱼图食而并吞钩。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将有钩矣。然则名利之薮⑧,独无钩乎?不及其盛⑨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
——选自木刻本《畏庐文集》
注释:①林子:林纾(shū)自称,中国近代文学家、翻译家。②肆:指茶馆。③会:汇聚。④豆脯:豆豉之类佐餐小食品。⑤喋:成的鱼儿吃东西。⑥葑(fēng)草:水生植物。⑦寻:长度单位,八尺。⑧薮(sǒu):原指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湖泽。后比喻人或东西聚集的地方。⑨盛:多,频频。
【1】请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啜(        )         故(         )   



【2】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准确断句。(2分)
寻 丈 之 外 水 纹 攒 动 争 喋 他 物 如 故。


【3】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2分)
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41】【乙文】由观鱼喋食而引发人生感悟,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其蕴含的深刻哲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课内文言文阅读(16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本文的作者_________,字叔庠,南朝梁_________家。(2分)

【答案】吴均 文学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与朱元思书》的文学常识,须牢记。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势竞上(    )               鸢飞天者(    )
望峰心(     )              经纶世务者(     )

【答案】凭借         至   平息          筹划、治理

【解析】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方法: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先读懂全文,再思考所学过的这几个字语有哪些含义,根据句意推断。注意“经纶”的含义。“”的含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答案】(1)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2)那些像鸢鸟一样想要一飞冲天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那些整天在世俗繁务中忙忙碌碌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关键词的含义的解释。注意1句中的“甚、若、奔”的含义,2句中的“息、窥、反”的含义,补出省略内容。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4】用文中句子填空。(2分)
◎用夸张手法写水的清澈、透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比喻的手法写水的动态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关键词的理解“夸张手法”“比喻手法”。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



【5】第一段总说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特点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答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从第一段中分析。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


【6】你喜欢富春江的水,还是喜欢富春江两岸的山?请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2分)

【答案】(1)喜欢富春江的水:水流清澈,千丈见底,游鱼细石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河段,水流又如疾箭,若奔马,势不可挡。 (2)喜欢山:两岸峭壁,皆生寒树,层峦叠嶂,争相竞高,直入云天。

【解析】答案不唯一,写出理由即可。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此句从侧面落笔,衬托山水诱人的力量之外,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答案】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结合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来体会作者的感情即可。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5. 阅读《柳宗元传》(11分)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
其事,禹锡终易连州。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没:没收。⑤以:同“已”,已经。⑥营护:料理,护送。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
(1)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                 (2)禹锡终连州
(3)即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                (4)时人

【答案】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
(1)妻子: 妻子和子女          (2)易:   交换(改授)
(3)草:  草拟(写)          (4)义:   以……为义

【解析】先要大致了解各句的出处,了解文章的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
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字词的古今异义和词义用法的变化,如“妻子”古义为“妻子与子女”,“义”为名词作动词,意为“以……为义”,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下列加点字与“请以柳州授禹锡”中的“以”意义相同的是(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