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
一、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的概念
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是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注入货币的过程。
货币供给主要研究由谁来提供货币、提供什么货币、怎样提供货币和提供多少货币等问题,从而引出了货币供给的主体、货币供给机制、货币供给的控制等诸多理论与实际问题.
货币供给得两条途径:一是中央银行通过提供基础货币来进行;一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创造存款货币的功能来进行的.
货币供给量是指一国经济中在某一时点被个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持有的可用于各种交易的货币总量。货币供给量是货币供给过程的结果,其源头是中央银行初始供给的基础货币,经过存款货币银行的业务活动可以出现数倍的货币扩张.
二、货币供给层次划分的依据
所谓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是指对流通中各种货币形式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各国中央银行在对货币划分层次时,都以流动性作为划分的依据和标准。所谓“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能够及时转变为现实购买力,而使持有人不蒙受损失的能力。流动性越强的金融资产,现实购买力也越强。例如现金就是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具有直接的现实购买力;定期存款则需要经过提现或者转成活期支票存款才有现实购买力,故流动性较弱.因此,“流动性"程度不同的金融资产在流通中周转的便利程度不同,形成的购买力强弱不同,从而对商品流通和其他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因此,按流动性的强弱对不同形式、不同特性的货币划分不同的层次,是科学计量货币数量、客观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由于新的金融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创新浪潮风起云涌,许多新的金融工具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货币性”,有的能够直接作为货币发挥作用,有的略加转化就能发挥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要想十分清晰地划分货币层次越来越困难,货币层次及其计量也只能是相对精确。
三、货币供给层次划分的意义
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掌管货币发行和实施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会定期向社会发布货币量统计数据,货币量的统计数据不只是一个总量指标,而是包括了若干口径,目前有三个层次的货币量数据.不
仅我国如此,许多国家中央银行在统计货币量时也都是将货币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分别进行计算。为什么中央银
行要将货币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分别统计货币量呢?这是由当代信用货币的构成特点和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需要决定的。
当代信用货币是由现金和存款货币构成的。现金包括了中央银行发行的现钞与金属硬币,在商业银行支付业务十分发达的现代社会,现金的使用量在整个社会的交易额中所占的份额很小,绝大部分交易都是由存款货币作为交易媒介来完成的。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交易媒介功能的银行存款,包括可以直接进行转账支付的活期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等。各种存款都代表了一定的购买力,都是信用货币的构成部分。但是对它们不加区别地计算在一起也不妥当。因为它们在购买能力上是有区别的.现金和活期存款是可以直接用于交易支付的,而其它存款要成为现实的购买力还必须经过必要的手续,而且中央银行对现金、活期存款和其它存款的控制和影响能力也不同,中央银行在进行货币量统计时,既要考虑货币量统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同时又要兼顾中央银行调控货币量的需要,因此,对货币量进行统计分析时就要划分层次。
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各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口径,一般情况下,可以将货币层次作如下划分:
1、M0(现钞)
不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而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即居民手中的现钞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由于这部分货币可随时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因而具有最强的购买力。
2、M1(狭义货币)
由M0加上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构成。由于活期存款随时可以签发支票而成为直接的支付手段,所以它是同现金一样最具有流动性的货币.各种统计口径中的“货币”,通常是指M1。M1作为现实的购买力,对社会经济生活有着最广泛而直接的影响,因此,许多国家都把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措施放在这一层,使之成为政策调控的主要对象。
3、M2(广义货币)
由M1加准货币构成。所谓准货币,一般是指由银行存款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准货币本身虽非真正的货币,但由于它们在经过一定的手续后,能比较容易地转化为现实的货币,加大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故又称之为亚货币或近似货币。显怎么买货币基金
而易见,广义货币相对于狭义货币来说,范围扩大了,它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
M2层次的确立,对研究货币流通整体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金融制度发达国家货币供应的计量以及对货币流通未来趋势的预测均有独特的作用。近年来,许多经济和金融发达国家,就出现了把货币供应量调控的重点从M1向M2转移的趋势.
第二节货币供给机制
货币供应量包括现金和存款两个部分。其中现金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负债。
一、中央银行的信用创造货币机制
中央银行存在着不断补充信贷资金的需要,又无从获得新的信贷资金来源.于是中央银行只能利用自身掌握的货币发行权和信贷管理权,来创造信贷资金来源。信用创造货币是当代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机制的重要内容,并且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为中央银行所掌握。
中央银行信用创造货币机制是通过基础货币的投放来实现的。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被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的总和。基础货币由现金和存款准备金两部分构成,其增减变化,通常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
①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债权的变动。这是影响基础货币的最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