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同性恋电影比较
秀之树
一、序论 
同性恋是人类在各个历史时期、各种文化中的一种客观存在,不同时代、地域、文化对待同性恋现象的态度不尽相同,甚至背道而驰。作为表现媒介的一种,电影必然无法回避同性恋现象。漫长的历史中,作为游离于主流电影之外的一种类型,同性恋电影的发展历程既是边缘体和边缘文化的艰难描绘,同时也是一段自由电影工作者与审查制度之间的抗争史。即使在遭遇禁止的情形下,着眼该题材的影片仍以地下电影、实验电影等形式不断顽强的被拍摄出来。面对尺度日趋宽松的道德审视和电影制度,同性恋电影逐步得到发展,形成一定的规模,并在国际影坛产生了相应的影响。
本文尝试以同性恋观念的变迁为切入点,对东西方同性恋电影的演变轨迹进行浅显的研究,主要从历史的角度出发,以比较为主要方法,探讨不同时代的同性恋观念下,东西方电影对同性恋题材的涉及程度,以及响应程度。
 
二、同性恋现象比较
(一)浅介同性恋的名称及其演变
1.homosexuality
该名词同性恋是由一名德国医生Benkert于1869年创造的。这个词描述的是“对异性人士不能做出性反应,却被自己同性别的人所吸引”。今天,同性恋、异性恋和双性恋被认为是不同类型的“性倾向”,其定义是:“持久的对某一特定性别成员在性爱,感情或幻觉上的吸引”;因此,同性恋指的是“对自身性别成员基本的或绝对的吸引”
2.Gay
该名词本身的出现原本无贬抑也无褒义,但还是有神秘性代码的意味。后随之被广泛使用,逐渐陷入了贬义。
3.Queer
该名词最初是英语人口中人对同性恋者的贬称,有“怪异”之义,后被激进理论借用来概括其理论的精华,在当代西方形成一种新的社会理论:“酷儿理论”,国内取其音译,有反叛传统标新立异之意。这个概念具有明显的反讽意味。
(二)东西方同性恋衍变概况
1. 中国同性恋简述
限于资料来源,本文的“东方同性恋历史”部分仅仅论及中国。清人纪晓岚曾在《阅薇草堂笔记》中称“杂说娈童(男同性恋)始黄帝”。而最早的史料记载则来自商朝,《商书·伊训》中谈到“三风十衍”,提及“比玩童”,即同性恋。
商代之后,同性恋一直没有从中华文化中消失。如春秋战国时代,卫灵公宠幸弥子瑕,魏王宠幸龙阳君,并有了“余桃”和“龙阳”的称呼。而《李银河在北大的演讲》认为楚国诗人屈原在《离骚》、《思美人》等作品中,都流露出对楚怀王的恋情。
  汉代时则帝王将相的同性恋活动屡见史书。据《史记》、《汉书》记载,著名人物如汉武帝、汉文帝、大将军卫青和霍去病等,都有过同性恋经历。东方神起成员恋情
汉之后,男风时盛时衰。明朝工商业逐渐昌盛,世风浮华,娼妓业兴旺,的象姑馆也应运而生。1429年宣德皇帝颁布禁娼令,部份官员转向年轻男性取乐。到了万历年,男娼业发展势头有增无减。
1644年满人进京,中国正式改朝换代。清朝统治者选择了孔孟之道作为新王朝的意识形态,重建礼教。当时男风鼎盛,同性恋在文学作品或文人手记中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出现,导致了满清统治者对同性恋的关注。1740年,乾隆皇帝继位不久,延袭雍正加强礼教的精神,出台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明确反鸡奸的法令,严格加强传统性别角观念。该法令出台后的落实程度如何,对男同性恋的控制有何效用,史料上没有记载。但这条法令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将同性恋行为社会化,被当作“社会危害”受到了法律的干预。西方的基督教和中国的礼教在镇压同性恋方面,终于殊途同归。
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并没有关于同性恋的明确法律条款,但在一定时期内曾存在同性恋者被逮捕或判监禁的事实。而李银河写于1988年—1990年的《中国人的性爱和婚姻》中也提到,“警方目前对同性恋的一般做法是拘留审问,存档后教育释放。”
由以上资料可约略得知,中国古代对同性恋所持的态度基本为中性,不褒不贬。中国的男
性在履行成家立业,传接香火的责任之后,周围人对其同性恋情往往宽而待之,认为是个人私事,不对维系封建社会的家庭伦理构成任何挑战或威胁。其同性恋关系多以享乐和猎为特点。
近现代则逐渐将同性恋置于禁忌的范畴,视为畸形,多不耻其行为,同性恋也隐秘的转入地下。新中国之后多采取避讳否认这一体存在的态度,甚至以会议的形式“把同性恋称为‘社会丑恶现象’,列入了应当根除之列”。 随着时代变化,人们观念尺度有所放开,民间态度趋于宽容,如在网络上曾公然贴出“中国第一届女同志文化艺术节通知”(拟准备于2001年5月1日-4日在北京举行)。同时一部分人已经逐渐意识到,就目前而言,“医学没有办法把同性恋改造成异性恋者……所谓矫治,无非是剥夺他的性能力”。 其基本态度可概括为:(1)作为一个亚文化体,同性恋的行为规范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规范相悖;(2)同性恋行为虽被视为不正当,但未被视为十分严重的恶劣行为,较之不正当的异性恋轻微。就官方的态度而言,一方面逐步取消了监禁、搜查等严厉手段,一方面仍视之为雷池,如通过公开渠道传播的电视、电影等媒介不准予以表现。
2. 西方同性恋简述
古希腊罗马时期,同性恋相当普遍并被视为正常。成年男子通常要和度过青春期但还没有进入成熟期的少年发生热恋,成年人称作“爱者”,少年称作“被爱者”。但“同性恋”这一称谓者直到十九世纪才出现。
  十八世纪的法国,社会上流社会形成了一个男同性恋的团体,不和女性发生任何关系。其成员当中很多是贵族,甚至王子也卷入其中。这一强调阶级的特别现象,不排除有人是选择同性恋方式的可能性。法国的文化界很多人都是同性恋,据说在1806年,巴黎人数达数百名。
在一些欧洲国家,包括英国,同性性行为被基督教会谴责为罪恶,并定为违法。如著名文学家王尔德曾因有同性恋倾向被判刑。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曾有一定数量的同性恋者被迫接受“矫正”。
20世纪初,德国的同性恋也颇为盛行,据说当时柏林有两万名,所以有人也管同性恋叫德国病。1981年,海伯尔(Haeberle)等人在《粉红三角与黄星——纳粹德国对性学的摧残及对同性恋者的迫害》一文中,指出许多早期的性学研究以及性学这一概念本身是德国犹太人首创的,希特勒摧毁了德国的性学研究和性改革运动,并建立其以反犹、反女权
主义和反同性恋为特征的性意识形态。集中营中的同性恋者佩戴粉红三角标志,与其他囚犯隔离,相较之下地位更低,工作更重,遭迫害死亡率更高。
1985年,怀特姆(Whitam)在对美国、危地马拉、巴西和菲律宾四国的比较研究中得出下列重要研究:(1)这些社会都存在同性恋现象;(2)这些社会中,同性恋者在人口中所占比例十分接近并保持稳定;(3)社会规范既不能阻碍也并不能主张同性恋倾向。
1993年,夏威夷州最先提出同性婚姻的可能性,但被否决。此后美国30个州和联邦政府先后通过立法,禁止承认同性婚姻。
2000年3月16日,佛蒙特州众院以76票对69票通过了允许同性恋者结婚的议案。同性恋配偶享受州法律赋予合法夫妇的约300种权益,是美国同性恋者在权益斗争中的“零的突破”。
2000年4月30日,来自全美国的31万同性恋者在华盛顿国会山前集会游行,要求平等权益。本次活动名为“同性恋权益新千年大游行”。集会上播放了克林顿的讲话录像,称“在你们的帮助下,美国在结束对同性恋者的歧视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步,你们将拥有其他美国人所拥有的权利。”同时,克林顿主政以来任命了150名同性恋者担任政府重要职务。
美国Computer Economics市场调查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包括男性同性恋和女性同性恋在内的同性恋的网民人数不断增加,其数量将由2001年的1350万人剧增到2005年的2240万人。
另外当今现存的部落文化里可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是允许同性恋活动的。比如在美国西北部的一些原始部落,在澳大利亚西部的一些地区,在北非的西旺人中,在夏威夷岛国的一些人种当中,在爱斯基摩人中,都有这种情况。
三、同性恋电影历史
本文讨论的“同性恋电影”范畴以同性恋者生活为题材的电影为主,也涉及了部分表现同性恋的影片。相关导演则不以其性取向为标准。该章试图通过史实的脉络,对东西方同性恋电影予以简略比较,从而对两者的异同得出粗浅印象。
(一)西方同性恋电影史上的重要片断
1. 1894年,威廉·肯尼迪、劳里·蒂克森为托马斯·爱迪生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试验片,片中出现了两个男人跳舞的段落。尽管这离公认的电影发明时间还早一年,但对同性恋者
而言,他们更愿意相信这一形象已经开始嵌入这一新兴的艺术形式。
2. 1919年8月14日,克里斯多夫·伊舍伍德执导的《与众不同》在柏林的大戏院上映。该片作为第一部以男同性恋为主题的电影,正面描写了同志恋情,上映后立即引起轰动,警方马上在维也纳、慕尼黑等地下了禁演令,一年后,在连续创下票房纪录后,该片被全面禁映,除了“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场所,医生和学医的可以看”。如今能够看到的《与众不同》一般片长为20分钟左右,里面有当时的同性恋组织领袖马格努斯·赫施费尔特。而克里斯多夫·伊舍伍德曾说:“柏林是这个世界的性都”。
3. 1923年,诗人雷蒙德·哈第盖在巴黎死于伤寒。作为导演让·考克多的同性爱人,哈第盖后来成为《诗人的血》、《奥菲》和《奥菲遗言》等影片中的固有形象——孤独且具有自恋/同性恋倾向的男子,具备某种超然的气质和令同性恋者着迷的容貌。
4. 1931年,第一部女同性恋电影《穿制服的女孩》问世。这部德国电影隐讳地表现了女性师生之间的恋情,从上映开始就好评如潮,票房颇佳,且未在任何一个地方被禁。
5. 1944年,玛雅.黛伦拍摄了《在陆地上》,英国电影史学家理查德.戴尔在《同性恋电影
研究》书中认为该片“似乎有女同性恋观感”。女同性恋电影的活动中心是独立制片与发行,很少进入大众化的商业戏院,却因艺术和人权的成就,进入大学戏剧。该类影片要求多面反映她们的存在与观感,确定女性可以用自己的主观经验来创作,批评主流媒体对其影像的物化与歪曲。
6. 1947年12月3日,《欲望号街车》在纽约戏院公演。该剧编剧田纳西·威廉斯是著名的同性恋者,与同性爱人法兰克·梅洛共同生活达14年之久,直到1962年法兰克死于癌症。与两人相识的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蒂认为田纳西即《欲望号街车》中的女主角。而导演伊立亚·卡赞之选择男演员马龙·白兰度,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由于田纳西对他的欣赏。“威廉斯和我之间有一种默契,那种属于同性恋世界的默契——一种幽闭的默契——把他放在我特异身份同病相怜的处境。我们两个都活在正常社会以外的世界,美国的生活使我们俩变得特别反叛。”
7. 1950年,让·热内拍摄了《情歌爱曲》。该片长20余分钟,是同性恋电影中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因过于暴露而被禁于商业院线发行,即使今天也只能在同性恋电影节上才可能看到。让·热内集小偷、诗人、小说家、戏剧家于一身,早年生涯在感化院和监狱度过,后
经西蒙 ·波夫娃和萨特等人奔走,使他得以提前脱离囹圄。让·热内终生沉溺同性恋实践,而今他的名字已经成为同性恋电影中的一个专有名词,许多导演也曾通过电影形式向他致敬,如大岛诸在《新宿小偷日记》中让小偷去偷热内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