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家族】⽼福州城四⼤望族之⼀廖家⼈,传阅!
订购
廖福伟⽂
晚清⾄民国初年,⽼福州城内有四⼤望族:廖、刘、萨、林。这四⼤望族互有联姻,皆是书⾹门第,官宦之家。廖⽒家族历代的科举功名、官阶、府邸、园林、⼭庄、钱庄的规模之⼤,显赫⼀时。
《福州地名志》表述“西湖宾馆”⼀节时记载,廖家“世居于此,有⼆层⼤楼⼀座,并附设亭阁,楼西凿磨⼼池,池中有⼩岛⼀个,即今宾馆之湖⼼亭所在地”。这⽚宅院园林是廖⽒家族世居地,是聚族⽽居的府邸,1952年被征⽤为省政府招待所;清嘉庆年间的榜眼、⼯部尚书廖鸿荃,分居位于津泰路的“尚书第”,其构件精雕细刻,是福州古民居建筑中的精品,可惜上世纪90年代被拆毁;廖⽒宗祠设于中军后(今市公安局附近);廖⽒家族的⼭庄、⽥园在北门外。
廖⽒福州家族的根和繁衍世系
廖⽒最早的始祖为黄帝的后裔叔安,他因佐舜有功,封地“飂国”,以国名为姓。春秋时伯⾼将“飂”字去掉“风”加“⼴”字,成为“廖”,这是廖姓的起源。古飂国在今河南省唐河县西,这是廖⽒的根。
传⾄南北朝后期,廖⽒远祖11世三兄弟,任河北清河郡、⽢肃武威、⼭西太原三郡太守,分别为三郡之公。于是廖⽒后裔有三郡衍派之分。其中⽼⼆延龄公任⽢肃武威太守,封为武威郡公,是廖⽒最兴旺的⼀⽀,遍布闽粤赣、港澳台等地。福州廖⽒家族属武威廖⽒⽀派。唐“安史之乱”后,远祖第16世“四⼗⼀郎”为避乱,南迁福建宁化县⽯璧寨。这是廖⽒⼀⽀脉⼊闽的开始,在此繁衍数代后,辗转迁徙顺昌、将乐等地。宋初远祖第21世花公由顺昌迁上杭县,成为闽西武威廖⽒始祖。在当地繁衍成为⼤族,其后第7世⼗三郎公,⼜由上杭迁徙永定县,直⾄第17世君弼公才由永定迁居福州。
定居古闽都和家族的兴起
清代康熙年间,廖君弼从永定迁居到福州东关外。君弼公成为廖⽒福州家族的始祖。
3世由东关外迁居福州城内夹道坊,4世⼜由夹道坊迁居北后街。4世廖陆峰是振兴福州家族功绩显赫的宗公。《福建通志》孝义本传载有其事迹,9岁时就有⼀段不寻常的经历。他⽗亲廖特仁善骑射,官把总,因性格刚直得罪上司,避祸他乡。廖陆峰为营救⽗亲求告⽗辈朋友,盘缠得以解决,但⽗亲不知去向。他单⾝往闽江上游寻⽗。船⼯见廖陆峰年幼不肯带。他涕告实情,船⼯被感动,带他搭船北上。沿途备尝⾏旅艰⾟,终于在永安到⽗亲。此事被传为奇迹。⼈们在其寻⽗住宅旁⽴碑赞之。曲折的经历和⽗亲乐善好施的作风对廖陆峰的影响很⼤,使他⼀⽣乐于助⼈,富有同情⼼。
廖陆峰对改变当时社会陋习也有贡献。旧时民间有停葬的习俗,他劝丧家及时⼊葬,对贫苦⽆⼒⼊葬
的穷⼈,资助其办丧事,改变当时停葬的习俗。⽗逝后,他到台湾任地⽅⾢吏,见衙门编造的盗匪名册全是良民。为救助被诬陷的民众,他冒着风险,焚烧诬良为盗的名册,上报为失⽕,使遭诬陷的乡亲免受镇压。返乡后,廖陆峰任福州盐署吏。他撰写⼀副对联:“应知积德能增福,斯信齐家在⽴⾝”作为家训,作为福州家族⼦孙第5世⾄第11世名和字的世系排辈序表。
廖陆峰重视⽂化教育。为孩⼦延请名师,长⼤后送到鳌峰书院攻读。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20),他⼋个孩⼦除两个幼殇,⼀个为国学⽣外,其余五⼦,两个中举⼈,三个中进⼠。第六⼦⾼中榜眼,廖⽒福州家族从此兴旺发达。道光⼗年(1830年),⼤吏题奏准廖陆峰⼊祀孝义祠,朝廷旌奖其孝义事迹,诰赠光禄⼤夫宫保尚书。其塑像供奉在⿎⼭涌泉寺后殿,上世纪80年代仍完好⽆损,供于殿堂历经百年。近年不知去向,引以为憾。
廖⽒福州家族的⿍盛时期
清嘉庆、道光年间是廖⽒福州家族的⿍盛时期。五⼦登科,满门皆贵。廖陆峰长⼦鸿翔,嘉庆戊寅恩科举⼈,⼤挑知县,署⼴东⽯城县知县。三⼦鸿禧,道光⼄⾣举⼈,拣选县知县。四⼦鸿苞,嘉庆甲⼦举⼈,丁丑进⼠,历任四川云阳县等县知县,苏州府督粮同知、太湖同知署扬州府知府,先后为四川乡试、江南乡试同考官、内监试。五⼦鸿藻,嘉庆戊午举⼈,⼰巳进⼠,历任江西督粮道兼兵备道,四川乡试及江南乡试正、副考官。六⼦鸿荃,嘉庆甲⼦举⼈,⼰巳⼀甲⼆名进⼠,历任⼯部尚书,
署漕运总督兼河南总督,赏戴花翎,重宴⿅鸣太⼦少保,先后为陕西乡试、顺天府乡试正、副考官,殿试读卷⼤⾂,戊戌会试⼤总裁等,江苏、浙江学政光禄⼤夫。⾃此,廖⽒福州家族历代⼦孙不断有⼈中举⼈、进⼠,成为福州⽼城区内四⼤望族之⼀。
嘉庆皇帝对廖⽒宗族似乎情有独钟,格外恩宠。翰林院学⼠廖甡回乡探亲祭祖,嘉庆皇帝御赐⼀副对联给他:“溯源本于西周,祖德⽂谟昭百代;肇冠堂兴南宋,家声世彩振千秋。”这副对联追溯廖姓渊源,称述廖姓祖德宗功,对廖⽒家族给予⾼度的赞誉和嘉许。皇帝对⼀个宗族给予颂扬的赐联,当时并不多见。廖姓⽤作堂联,引以为豪。嘉道年间,皇上给廖⽒福州家族也时有恩命赐旨。这是朝廷笼络⼈才的⼿段和措施。
⼈才辈出的官宦世家
福州廖⽒家族⾃五世⿍盛时期出现两举⼈、三进⼠以后,分为礼、乐、射、御、书、数六⼤房,仍然世代涌现不少举⼈、进⼠、官宦,没有中断。6世廖鹤年,咸丰壬⼦举⼈,拣选县知县议叙五品衔;廖仰贤,四川候补知县,钦加五品衔;7世廖憙时,军功议叙六品衔;廖骧,光绪庚⾠进⼠,刑部主政,五品衔,先后主讲兴化府擢英书院、台湾府明志书院、福州越⼭书院;7世廖炳枢,光绪已卯副举⼈,三品衔,历任直⾪昌黎、静海、巨⿅、邯郸、迁安知县,赏戴花翎,奉天兴京府知府;7世廖駪,庚⼦优贡,赏戴花翎五品衔,甲⾠朝考⼀等,署⼭西左云县知县,后任江南造船所秘书长;廖绍绩,兵部
员外郎,候选知府;8世廖鸣韶,光绪已丑恩科举⼈,⼄未进⼠,⼯部主事,改浙江东阳县知县加同知衔;8世廖毓英,光绪甲午亚魁,癸卯进⼠,保四品衔,直⾪宛平县知县,顺天府(今北京市)补⽤知府。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后,廖⽒家族中通过洋学堂毕业,被赐以功名任⽤官员的难以⼀⼀列举。如:7世廖兆琛,福建法政学堂毕业,奏奖法政科副举⼈,后历任福建地⽅检察厅检察官、江苏、上海等地⽅审判厅推事;8世廖德钊,⽇本⾼等⼯业学校毕业,清赐⼯科进⼠出⾝,民国初历任总统府秘书及农⼯财政各部秘书长;8世廖德钧,⽇本师范毕业,曾任福建省教育厅次长等职;廖德锟,⽇本⼤学修业,任四川都督府秘书长;廖德观,⼴东海军学校毕业,留学英国,五等⽂虎章,历任肇和军舰⼤副、应瑞军舰总教官。廖鸣章,⽇本关西⼤学法学⼠,民初任国务院法制局主事;9世廖能同,京师⼤学毕业奖举⼈,内阁中书法部七品京官,后赴德留学。还有不少攻读法政、船政、飞⾏、航海、警务专业,任地⽅官、检察官、法官、警官、海空军军官要职……
爱国正直的⼠⼤夫
廖笠樵,名毓英,是廖⽒福州家族最后⼀名科举进⼠。⽣于清朝同治癸亥年(1863年),光绪甲午年中亚魁,1903年中进⼠,为直⾪宛平县知县,因精明能⼲,在京城办案有功,保四品衔,补⽤顺天府(今北京市)知府。廖笠樵⽬睹了甲午惨败、戊戌变法、庚⼦之乱等,爱国⼼切,痛恨清廷腐败,官场龌龊。1908年他毅然辞去官职,告退回乡。这年他47岁。京都顺天府的同僚们对他“年才四纪⼒犹强,⼈求不得君先弃”感到困惑不解。他在《⾃怡庵诗钞》⾃序中谈到辞官的主要原因是“见国事⽇⾮”,
“我年四⼗七,渐厌龌龊官”,多次作诗表⽰不愿与奸官污吏同流合污,他想退居园林,独善其⾝,寄情⼭⽔,饮酒作诗。⾟亥年,他与⽂⼈、退休官宦组织“托社”,以诗会友,常在西湖宛在堂、开化寺等聚会。福州地⽅志记载着他们的⽂学活动。
以家人之名插曲廖笠樵诗作将近400⾸,有诗集《⾃怡庵诗钞》刊⾏于世。他的诗歌,既有感时抒情之作,也有弘扬爱国主义的诗篇。近年出版的《百年闽诗》等诗集,收录有他的诗作。他的诗多以抒情写景写实为主,不拘泥于典故。语⾔浅⽩流畅,有的诗作甚⾄⽤⽩话⼊诗,在清末民初的诗坛难能可贵。廖笠樵不仅⾃⼰从官场激流勇退,也不让孩⼦追逐官场功名。他对孩⼦的读书学习督导甚严。孩⼦长⼤后,除将次⼦留在⾝边外,将长⼦和三⼦先后送往德国、美国留学。⼀个学物理化学,研制现代化的军⽕武器,⼀个学⼟⽊建筑。他为孩⼦选择的学业,实践清末⽼⼀辈知识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理念,寄寓着他望⼦成才、富国强兵的爱国主义情怀。
其长⼦廖能同,⽣于1886年,京师⼤学毕业后,赴德国⼯艺⼤学留学,获理化科博⼠,聪慧过⼈,被德国当局视为“异才”,阻留在德国研制兵⼯武器,不让其回国。廖能同急于报效祖国,暗⾃购买船票准备绕道回国。不料启程前⼀⽇(1919年农历7⽉16⽇),在路途⾏⾛突遭⼈为制造车祸暗害。我国留德同学会举⾏隆重追悼会,情激愤。⼏经交涉,德国当局百般狡辩,⼜不得不公祭发丧,将其灵柩运抵福州。地⽅政府打破当时福州城“棺柩只准出城,不可⼊城”的规矩,准允上码头,进南门,经家门,官祭、家祭、公祭完毕运出城安葬。送葬者盈道,廖能同的爱国精神,⾄今仍为后⼈所传颂。三
⼦廖能申,⾃幼聪颖过⼈,才华横溢。著名学者梁漱溟是他在顺天中学堂求学期间的同窗好友。梁漱溟在晚年的回忆录中,称廖能申“是⼀个天才,⾮常⼈所及”,他从清华学堂毕业后,赴美国康奈尔⼤学留学。学成归国,是我国铁道⼯程早期的优秀⼈才,主持建设陇海铁路,后⼜历任之江⼤学、浙江⼤学教授、系主任、⼯学院院长,桃李遍天下。
⼦⼥的努⼒奋⽃,实践着廖笠樵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的理想。
廖笠樵敬佛素⾷,⽣活节俭。平⽇不准家⾥⼈浪费⼀粒粮。他慷慨好施,乐于助⼈。他在宛平县知县任上,由贤内助刘⽒组织家⼈制作棉⾐数百件,救济当地的穷苦⼈御寒。逢年过节,总要拿出⼀笔钱交由丐头,分送给乞丐。廖笠樵辞官返乡后以经营民间的⾦融业钱庄当铺为⽣,经营有道,家资⽇丰,仍⼀如既往,热⼼慈善事业,扶贫济困,深得⼈⼼。他于1929年去世,享年66岁。
后继有⼈⽅兴未艾
廖⽒家族是⼀个⼈才辈出的家族。时代变了,但是廖⽒家族读书向上和爱国的家风仍然没有变。第10代、第11代,在战
廖⽒家族是⼀个⼈才辈出的家族。时代变了,但是廖⽒家族读书向上和爱国的家风仍然没有变。第10代、第11代,在战乱和动乱的年⽉⾥历尽艰⾟。第10世廖增佑,在⽇本千叶飞⾏学校学习航空。抗战
爆发后毅然回国,先后在中央航空委员会和中央航空飞⾏学校、伊宁航空站任职,为培养中国空军飞⾏员和航空运输作出贡献;廖增旭也投笔从戎,加⼊中国空军抗⽇的⾏列中。此外,有不少在科技、医学、⽂学、教育、法学等领域⾥成为学有成就的佼佼者:廖增瑞,上海某⾼校教育研究所所长,上世纪80年代创作长篇⼩说《天涯芳草觅归路》;廖增昀,毕业于北京⼤学法律系,先后在最⾼⼈民检察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任职,法学论著颇丰。廖增璞,历任第⼆机械部、纺织部⾼级⼯程师;廖增琨,毕业于中国科技⼤学,国家化学研究所⼯程师,赴美国深造,取得美国休斯顿⼤学博⼠学位,在美国某化学公司任研究部主任。
第11代廖福绥,⼜名履坦,是上海医科⼤学博⼠⽣导师,中华医学会上海肾脏病学会主任委员,任中华肾脏病学会常务委员兼透析、移植学组组长等,被聘为美国、德国、荷兰、意⼤利、法国等⼤学、医学院、医学中⼼客座教授,医学论著丰富;廖福九,毕业于清华⼤学遥控专业,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研究员。
廖⽒家族后继有⼈,⽅兴未艾。⾄今传⾄第12代,⼤多数考⼊全国重点院校,不少⼈获得硕⼠、博⼠学位,学有成就者⼤批涌现:廖⼼澄,毕业于⾹港中⽂⼤学,先后赴⽇本东京亚细亚⼤学和美国纽约⼤学深造。⽇本报纸曾以⼤幅版⾯表彰他在⾦融研究取得的业绩。廖宏胜,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学,在国家某科研机构⼯作;廖峰,在1979年我国恢复⾼考的第⼆年,脱颖⽽出,破格特准参加⾼考,被中国科技⼤学激光专业录取,后赴美深造。当年报载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接见福建优秀考⽣,
廖峰名列前茅。
福州廖⽒家族世代涌现出⼤批⼈才,令⼈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