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海市园南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文言诗文。(37分)
1.默写。
(1)     ,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日》)
(2)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     ,一任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
(4)有孙母未去,     。(杜甫《石壕吏》)
(5)崔颢《黄鹤楼》中            。两句从神话传说落笔,表达了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之感慨。
2.阅读课内外古诗文,完成问题。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岳阳楼记(节选)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石壕吏原文及翻译【丙】后汉书•范滂传(有删改)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州里所服,举孝廉。时冀州饥荒,盗贼起,乃以滂为清诏使,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太守宗资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扫迹斥逐,不与共朝。显荐异节,抽拔幽陋
【注释】范滂:东汉时期大臣、名士。 厉:同“砺”,磨砺。功曹:古代官职,官名。抽拔幽陋:指提拔出身微贱、不为人知却很有才能的人。
(1)【甲】诗作者刘禹锡是      朝的诗人,【乙】文作者是北宋的      (人名)。
(2)【乙】文中的“巴陵郡”是滕子京被贬之地,【甲】诗作者被贬之地是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字。
州里所服      
望风解印绶     
(4)用现代汉语解释【乙】文划线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丙】文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任用范滂为清诏使,让他去巡行查办这些事情。
B.之后范滂被任命为清诏使,派遣他去巡行查办这些事情。
C.于是任用范滂担任清诏使,派遣他去巡行查办这些事情。
D.之后范滂被任命担任清诏使,让他去巡行查办这些事情。
(6)以下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颔联用典故怀念王叔文、柳宗元等人,表达物是人非的悲痛怅惘之情。
B.【乙】文写作者与滕子京一同登楼远眺,表现自己对古仁人的向往追求。
C.【甲】诗和【乙】文都和作者被贬谪的经历有关,其中都含有与友人共勉的情感。
D.【乙】文融描写、记叙、议论和抒情为一体,【丙】文主要通过记叙塑造人物形象。
(7)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表现人性的闪光点:【甲】诗体现诗人      的人生态度;【乙】文表现作者      的政治抱负;【丙】文表现范滂      的精神。(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33分)
3.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安于低调是自信
有人以为高调是一种成功,因为一个人似乎只有高调才会被人看见、被人关注。其实不然,高调只是这个时代的一种活法。
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活法,高调不仅风光,还可以名利双收,所以有人选择高调。当然,也有一些人选择另一种活法——低调。
这种人不喜欢一举一动都被人关注,一言一语也被人议论,不喜欢在人前显贵,更不喜欢被追逐。他们明白,在商品和消费的社会里,高调存在的代价是被商品化和被消费。这
样,心甘情愿低调的人就不为人所知,但他们反而能踏踏实实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充分地享受和 咀嚼日子,活得平心静气、安稳踏实。你问他怎么这么低调,他会一笑而过,就像自己爱一个人,需要对别人说明吗?低调的人比比皆是——不为盛名所累的居里夫人处事低调,她不在意自己已获得的奖章荣誉,在实验室潜心研究,埋头工作,成就了科学史上的座座丰碑……
所以说,低调是为了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高调是为了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
文化也一样,有高调的文化和低调的文化。
首先,商业文化就必须是高调的,只有高调才会广为人知,热卖热销,低调的话谁知道?谁去买?然而热销的东西不可能总热销,它迟早会被更新鲜、更时髦的东西取代。所以说,时尚是商业文化的宠儿。在市场上最成功的是时尚商品。有人说时尚是造势造出来的,里边有大量的泡沫,但商品文化不怕泡沫,因为它只求当时的商业效应,不求持久的魅力。
故而,另一种追求持久生命魅力的纯文化很难在当今时代大红大紫,可是它也不会为大红大紫而放弃一己的追求。它甘于寂寞,因为它确信这种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低调的人生活在社会深深的褶皱里,也生活在自己的心灵与性情里,所以看得见黑暗中的光线和阳光中的阴影。也许他们天生不是做明星的材料,但他们像思想者一样,把自己放在低调里,是为了让思想真正成为一种时代的高调。
享受一下低调吧——低调的宁静、踏实、深邃与隽永。低调不是被边缘化、被遗忘,更不是无能。相反,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做到低调,并安于低调。
(1)第段加点字“咀嚼”在文中的含义是      
(2)文章讨论的话题是“低调”,为什么开篇要从高调写起?
(3)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高调的人不仅风光,还能名利双收,但其代价是被商品化和被消费。
B.选择低调的人没人认识,不为人所知,反不能踏实做自己喜欢的事。
C.商业文化必须高调才会热卖热销,但会被更新鲜更时髦的东西取代。
D.纯文化追求持久生命魅力,确信其自身的价值与意义,但很难大红大紫。
(4)你认为以下材料最适合放在文章的第      段,理由是      
      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锺书为学低调,他不喜欢在别人面前出现,经常拒绝记者采访,在家中和妻子二人潜心研究,成就了学术上的种种经典。
4.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哑巴与春天
最惧怕春风的,莫过于积雪了。
春风像一把巨大的笤帚,扫着大地的积雪。它一天天地扫下去,积雪就变薄了。这时云雀来了,阳光的触角也变得柔软了,冰河激情地bèng liè,流水之声悠然重现,达子香花如朝霞一般,东一簇西一簇地点染着山林,春天有声有地来了。
我的童年春光记忆,是与一个老哑巴联系在一起的。
在一个偏僻而又冷寂的小镇,一个有缺陷的生命,他的名字就像秋日蝴蝶的羽翼一样脆弱,渐渐地被风和寒冷给摧折了。没人记得他的本名,大家都叫他老哑巴。他有四五十岁
的样子,出奇地黑,出奇地瘦,脖子长长的。老哑巴在生产队里喂牲口,一早一晚的,常能听见他铡草的声音,嚓——嚓——嚓。我和小伙伴去生产队的草垛躲猫猫时,常能看见他。我们见着老哑巴,就老是想逃跑。可他误以为我们把草垛蹬散了他会捉我们问责,为了表示支持我们躲猫猫,他挥舞着双臂,摇着头,做出无所谓的姿态。见我们仍惊惶地不敢靠前,他就本能地大张着嘴,想通过呼喊挽留我们。但见他喉结急剧蠕动,嗓子里发出“呃呃”的如被噎住似的沉重的气促声,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老哑巴是勤恳的,他除了铡草、喂牲口之外,还把生产队的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冬天打扫的是雪,夏天打扫的是草屑、废纸和雨天时牲畜从田间带回的泥土。老哑巴很爱花,春天时,他在场院的围栏旁播上几行花籽,到了夏天,五颜六的花不仅把暗淡陈旧的围栏装点出了生机,还把蜜蜂和蝴蝶也招来了。就是那些过路的人见了那些花儿,也要多望上几眼,说,这老哑巴种的花可真鲜亮啊,他娶不上媳妇,一定是把花当媳妇给伺候和爱惜着了!
有一年春天,生产队接到一个任务,要为一座大城市的花园挖上几千株的达子香花。活儿来得太急,人手不够,队长让老哑巴也跟着上山了。老哑巴很高兴,因为他是爱花的。
达子香花才开,它们把山峦映得红一片粉一片的。老哑巴看待花的眼神是挖花的人中最温柔的。晚上,社员们就宿在山上的帐篷里。那顶帐篷只有一道长长的通铺,男女只能睡在一起。队长本想在通铺中央挂上一块布帘,使男女分开,但帐篷里没有帘子。于是,队长就让老哑巴充当帘子,睡在中间,他的左侧是一溜儿女人,右侧则是清一的男人。老哑巴开始抗议着,他一次次地从中央地带爬起,但又一次次地在大家的嬉笑声中被按回原处。后来,他终于安静了。后半夜,有人起夜时,听见了老哑巴发出的隐约哭声。
从山上归来后,老哑巴还在生产队里铡草。一早一晚的,仍能听见铡刀“嚓——嚓嚓——”的声响,只不过声音不如以往清脆。那一年,他没有在场院的围栏前种花,也不爱打扫院子,常蜷在角落里打瞌睡。队长嫌他老了,学会偷懒了,打发了他。他从哪里来,是没人知道的,就像我们不知他扛着行李卷又会到哪里去一样。我们的小镇仍如从前一样,达子香花依然在春天时静悄悄地绽放,依然有接替老哑巴的人一早一晚地为牲口铡着草料,但我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原来这小镇是少了一个沉默的人——
一个永远无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bèng liè      
(2)文章第段划线句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      
(3)选文围绕“哑巴”主要写了五件事,根据文意填写下面空格。
友好的老哑巴尝试用各种动作进行表示,支持并挽留我们躲猫猫。
     
     
温柔的老哑巴在上山挖达香花时,因睡觉被分配充当帘子抗议无效而半夜哭泣。
     
(4)以下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文以达子香花为线索,表达了“我”对老哑巴的深切同情和怀念之情。
B.第段“半夜哭泣”折射出老哑巴的悲剧命运,也为下文他行为的变化做铺垫。
C.老哑巴勤劳,淳朴,善良,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生活,渴望得到人们的尊重。
D.标题中的“春天”不是指自然界的春天,而是充满着爱与美的生活环境。
(5)如何理解文章结尾“一个永远无法在春天中唱歌的人!”?
第三部分综合运用。(20分)
5.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ㅤㅤ《艾青诗选》的阅读激发了同学们对诗歌的浓厚兴趣,为此晓风和晓雯的班级举行“由艾青诗选想到的……”主题研讨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小题。
(1)下面是晓雯为《艾青诗选》写的一段推荐语,请你完成填空。
ㅤㅤ艾青,以诗为画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动人真实的历史画卷。20世纪30年代初一个下雪的早上,他在狱中写下《_______》,抒发了对养育他长大的“乳母”的怀念和赞美之情。《我爱这土地》中,诗人以鸟自喻,用饱含激情的诗句传达出鸟儿对土地的痴情,其中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 ……”引起了一代代人的情感共鸣。他的诗歌
我相信《艾青诗选》一定会带给你独特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