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6分)
1. (1)土地平旷,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2)____________,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3)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4)____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跳出个人遭遇与恩怨樊篱,表现天地万物新旧更替、生生不息的活力,蕴含深刻哲理,袒露宽阔胸襟。
【答案】 ①. 屋舍俨然 ②. 不以物喜 ③. 落日故人情 ④. 欲为圣明除弊事 ⑤. 沉舟侧畔千帆过 ⑥. 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
【分析】
【详解】作答此题时,要求句子符合题意,书写正确,不添字,不漏字,字的笔画写准确。注意“俨”“故”“弊”“畔”等字的书写。
(二)(11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 【甲】文节选自______所作的《小石潭记》,【乙】文节选自欧阳修所作的《______》,两文的作者都位列“唐宋八大家”。
3. 翻译句子。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
4. 两文中均多次出现“乐”字,但情味颇不同:【甲】文中作者虽初为所闻水声“__________”而乐,再为所见潭中游鱼姿态各异而乐,但终觉小石潭氛围“______,_______”,后郁郁离去;然而【乙】文作者不仅为山水景物美好而乐,而且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与民同乐的愉悦,畅饮醉归。
【答案】2. ①. 柳宗元 ②. 《醉翁亭记》
3.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4. ①. 如鸣珮环 ②. 凄神寒骨 ③. 悄怆幽邃 ④. 滁人游山 ⑤. 宾客欢宴
【解析】
【分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散文,全名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出自《柳河东集》。作品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
根据题干提示《小石潭记》,可知作者是柳宗元;
根据乙文“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可知,选文是《醉翁亭记》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整体意思,然后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词语: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明灭可见,若隐若现。灭,暗,看不见。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题干提示“所闻水声”,到“闻水声,如鸣珮环”,可知(1)处是“如鸣珮环”;
根据题干提示“终觉小石潭氛围”和“后郁郁离去”,到“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可知,(2)(3)处分别“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根据题干提示“不仅为山水景物美好而乐”和“产生与民同乐的愉悦,畅饮醉归”,到“滁人游也……太守醉也”,可知(4)(5)处应是“滁人游山”“宾客欢宴”。
【点睛】参考译文
甲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乙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老小小,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山啊。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地摆放在前面,这是太守在举行酒宴。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脸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一地。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随着。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鸣叫,那是因为是游人离开后鸟儿们在快乐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宾客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三)(13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王猛①督诸军十六万骑伐燕,遣将军徐成觇②燕军形要,期日中,及昏而反。猛怒,将斩之。邓羌请之曰:“成,大将也,宜宥③之。”猛曰:“若不杀成,军法不立。”羌固请曰:“成,羌之部将也,虽违期应斩,羌愿与成效战④以赎之。”猛弗许。
羌怒,还营,严鼓勒兵,将攻猛。猛问其故,羌曰:“受诏讨远贼;今有近贼,自相杀,欲先除之!”猛谓羌义而有勇,使语之曰:“将军止,吾今赦之。”成既免,羌诣猛谢。猛执其手曰:“吾试将军耳,将军于部将尚尔,况国家乎!吾不复忧贼矣!”
【注释】①王猛,十六国时期前秦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率军统一北方。②觇:看,偷偷地察看。③宥:饶恕,原谅。④效战:尽力作战。
5.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1)邓羌请之曰 请:________________
(2)将军止 止:_______________
6. 对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我试探将军罢了,将军相比部将尚且这样,何况相比国家呢!
冰释前嫌的意思B. 我考考将军罢了,将军相比部将尚且如此,何况相比国家呢!
C. 我试探将军罢了,将军对于部将尚且这样,何况对于国家呢!
D. 我考考将军罢了,将军对于部将尚且如此,何况对于国家呢!
7. 邓羌“义而有勇”在文中的具体表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8. 概括王猛的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5. ①. 请:请求 ②. 止:停止 6. C
7. 邓羌的“义”表现在:当王猛要斩徐成时,他为徐成求情,并表示愿意和徐成一起尽力作战来赎罪(或:当王猛赦免徐成后,他立刻冰释前嫌,赶来向王猛道谢);“勇”则表现在:当王猛坚持斩徐成时,他毫不畏惧,准备带兵准备攻打王猛。
8. ①. 深谋远虑、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处事的角度,选一); ②. 知人善用、爱惜人才、宽容大度(待人的角度,选一)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1)句意为:邓羌请求说。请:请求;
(2)句意为:将军停止。止:停止。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词语:试:试探。耳:罢了。于:对于。尚:尚且。尔:这样。况:何况。
“况国家乎”省略介词“于”。AB两项“于”的理解有误;D项“试”的理解有误;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义:根据“邓羌请之曰:‘成,大将也,宜宥之。’”和“成,羌之部将也,虽违期应斩,羌愿与成效战以赎之”可知,他先是以徐成是大将为由请求赦免徐成,后又以是自己的部将为由“固请”,并以“与成效战”来替徐成赎罪,彰显“义”字当头;根据“成既免,羌诣猛谢”可知,知错能改,彰显另一种“义”。
勇:根据“猛怒”和“固请”可知,在主将发怒的情况下,依然仗义直言,可见其用“勇”于劝谏和请求;根据“还营,严鼓勒兵,将攻猛”可知,在语言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敢于“兵谏”,可见,性格刚烈,作战勇猛。
【8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理解。
根据“遣将军徐成觇燕军形要”可知,深谋远虑;根据“期日中,及昏而反。猛怒,将斩之”和“若不杀成,军法不立”可知,治军严明;根据“猛弗许”可知,性格倔强;根据“猛谓羌义而有勇”可知,知人善任;根据“吾试将军耳,将军于部将尚尔,况国家乎!吾不复忧贼矣”可知,有虚伪奸诈的一面。
【点睛】参考译文
王猛带领各路军马十六万骑讨伐燕国,王猛派遣将军徐成去侦查燕军。约好了中午回来复命,可徐成到了傍晚才回来。王猛生气,想要斩杀徐成。邓羌请求说:“徐成是大将,姑且应该原谅他。”王猛说:“要是不斩徐成,军法的威严就不能够树立。”邓羌强烈请求:“徐成,是我的手下将领,虽然违期应该斩,我愿意和徐成一起作战用来赎罪。”王猛又不同意。邓羌生气了,回到了营寨,击鼓整军,打算攻打王猛。王猛认为邓羌讲道义而且很勇敢,就派人对他说:“将军停止,我今天就赦免他。”徐成得到了赦免之后,邓羌亲自来谢罪。王猛牵着邓羌的手笑着说:“我试探将军的。将军对于一个部下况且如此,何况对待国家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