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书—元文遥传》“元文遥,字德远,河南洛阳人”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元文遥,字德远,河南洛阳人。敏慧夙成,济阴王晖业每云:“此子王佐才也。”晖业尝大会宾客,有人将《何逊集》初入洛,诸贤皆赞赏之。河间邢邵试命文遥:“诵之几遍可得?”文遥一览便诵,时年十余岁。济阴王曰:“我家千里驹,今定如何?”邢云:“此殆古来未有。”起家员外散骑常侍。遭父丧,服阕,除太尉东阁祭酒。以天下方乱,遂解官侍养,隐于林虑山。武定中,文襄征为大将军府功曹。齐受禅,于登坛所受中书舍人,宣传文武号令。杨遵彦每云:“堪解穰侯印者,必在斯人。”后忽被中旨幽执,竟不知所由。如此积年。文宣后自幸禁狱,执手愧谢,亲解所著金带及御服赐之,即日起为尚书祠部郎中。孝昭摄政,除大丞相府功曹参军,典机密。及践祚,除中书侍郎,封永乐县伯,参军国大事。及帝大渐,与平秦王归彦、赵郡王睿等同受顾托,迎立武成。天统二年,诏特赐姓高氏,籍属宗正,子弟依例岁时入朝。文遥历事三主,明达世务,每临轩,多命宣敕,号令文武,声韵高朗,发吐无滞。齐因魏朝,宰县多用厮滥,至于士流耻居百里。文遥以县令为字人之切,遂请革选。于是密令搜扬贵游子弟发敕用之犹恐其披诉总召集神武门令赵郡王睿宣旨唱名厚加慰喻士人为
县自此始也。既与赵彦深、和士开同被任遇,虽不如彦深清贞守道,又不为士开贪政,在于季、孟之间。然性和厚,与物无竞,故时论不在彦深之下。初,文遥自洛迁邺,惟有地十顷,家贫,所资衣食而已。魏之将季,宗姓被侮,有人冒相侵夺,文遥即以与之。及贵,此人尚在,乃将家逃窜。文遥大惊,追加慰抚,还以与之。彼人愧而不受,彼此俱让,遂为闲田。
(选自《北齐书·元文遥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密令搜扬贵游子弟/发敕用之/犹恐其披/诉总召集神武门/令赵郡王睿宣旨唱名厚加慰喻/士人为县/自此始也
B.于是密令/搜扬贵游子弟/发敕用之/犹恐其披诉/总召集神武门令/赵郡王睿宣旨唱名/厚加慰喻士人/为县自此始也
C.于是/密令搜扬贵游子弟/发敕/用之犹恐/其披诉总召集/神武门令赵郡王睿宣旨/唱名厚加慰喻士人/为县自此始也
D.于是密令搜扬贵游子弟/发敕用之/犹恐其披诉/总召集神武门/令赵郡王睿宣旨唱名/厚加慰喻/士人为县/自此始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家,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即受贬谪罢官后被重新起用。
B.祭酒,职官名,汉置六经祭酒,秩上卿;后置博士祭酒,为五经博士之首。
C.摄政,代替君主处理国政。摄政者可能是朝廷重臣、太后或者太上皇。
D.赐姓,天子以国姓赐予功臣,以表恩宠。如汉代娄敬,高祖赐姓刘氏之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文遥少年聪慧,受人赞美。元文遥被济阴王元晖业称赞为有辅佐君王的才能,河间人邢邵看到十多岁的元文遥背诵文章的情况后说,元文遥大概是自古以来没有见过的神童。
B.元文遥突然入狱,皇帝道歉。齐朝时,突然有圣旨将元文遥幽禁,过了好多年,文宣帝亲自到监狱,握着元文遥的手道歉,并解下佩带、脱下衣服赏赐给他,任命他为郎中。
C.元文遥分析时事,看法准确。齐朝因为魏朝有旧例,所以朝廷任命的县令多是随便挑选的人,造成那些士流耻于做县令,元文遥认为县令是治理百姓的关键,应淘汰选拔。
D.元文遥为人平和,不用官威。魏将灭亡时,有人侵占了元文遥家的土地,后来元文遥在齐朝官位显赫,这个人吓得带全家逃跑,元文遥知道后就亲自劝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晖业尝大会宾客,有人将《何逊集》初入洛,诸贤皆赞赏之。
(2)初,文遥自洛迁邺,惟有地十顷,家贫,所资衣食而已。
【答案】
1.D
2.A
3.C
4.(1) 元晖业曾经大规模宴请宾客,有人带着《何逊集》刚到洛阳,各位有才能的人读了都称赞欣赏。
(2) 早先,文遥从洛阳迁到邺城,只有十余顷地,家境贫困,就依靠这些土地供给衣食。
缙怎么读【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
“发敕用之”意思是“发布命令任用他们”,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C。“犹恐其披诉”意思是“还担心他们向朝廷申诉”,不能断开,故排除B。“士人为县”意思是“士人担任县令”,不能断开,故排除A。
故选D。
句子翻译:于是,朝廷秘密搜集士大夫和缙绅子弟,下诏任用他们。为了防止他们向朝廷
诉说,便将他们召集在神武门,命赵郡王高睿宣布圣旨,一一喊出他们的姓名,厚加劝慰勉励。士族到县任职,从这里开始。
2.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项,“即受贬谪罢官后被重新起用”错误,“起家”指“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
故选A。
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分析和对思想情感的鉴赏能力。要求考生能够正确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答题时先准信息范围,然后逐字对照。注意细节。
C项,“随便挑选的人”错误。“厮滥”为“地位低贱的人”。
故选C。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1)句翻译时需注意:“尝”,曾经;“会”,宴请; “将”,带着;“贤”,有才能的人。
(2)句翻译时需注意:“初”,早先;“惟”,只;“资”,依靠;“衣食”,动词,供给衣食。
【点睛】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这类题不仅要靠积累,还需掌握一定的推断技巧。技巧一:直接迁移法,又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已学课文中有关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技巧二:语境推断法,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技巧三:组词推断法,将文言文中的词语进行扩充,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确定文言实词的词义。技巧四:成语印证法,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用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
翻译:
元文遥,字德远,河南洛阳人。文遥天生的聪明智慧,济阴王元晖业常常称赞他“:这孩子是辅助天子的人才啊。”元晖业曾经大宴宾客,有人带着《何逊集》刚到洛阳,各位有才能的人读了都称赞欣赏。河间的邢邵问文遥:"读几遍可以背诵?"文遥看一遍便可以背诵,当时他才十多岁。济阴王说“:这是我家的千里驹,今天你测试的结果怎么样?”邢邵说“:这大概是自古以来没有见过的神童。”他开始做官就担任任员外散骑侍郎。他的父亲去世,守丧期满后任太尉东阁祭酒。因天下动乱,便辞去官职,回家奉养母亲,隐居在林虑山。 武定年间,文襄帝征请他任大将军府功曹。北齐代魏,文宣帝在登坛受命的地方封文遥为中书舍人,命他宣读朝廷的号令。杨遵彦常说:“将来能够像战国时的秦国的穣侯那样挂起一国相印的,必定是这个人。”后来忽然有圣旨将他拘押幽禁,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过了好多年,文宣帝亲自到监狱,握着他的手惭愧地谢罪,并解下身上佩带的金带以及衣服赐给他,从这一天起他被封为尚书祠部郎中。孝昭帝管理国家朝政,任他为大丞相府功曹,参与国家的机密。孝昭帝即位后,任他为中书侍郎,封为永乐县伯,参与军国大事的讨论。孝昭帝病重,他与平秦王高归彦、赵郡王高睿等一起受孝昭帝的委托,迎立武成帝高湛。天统二年,后主下诏特给他赐姓为高,户籍隶属皇室正宗,每年按时到宗庙祭
祀。文遥历经三位帝王。他通达时务,天子每次登殿大集臣,多次命他宣读朝廷的政令,号令文武百官。他的声音高亢响亮,说话流利顺畅,毫不阻滞。北齐沿袭魏时的制度,县令多任用地位低贱的人。至于望族名门,都耻于掌管方圆百里的小县。文遥认为县令抚养人民,最为重要,便请求朝廷认真加以选择。于是,朝廷秘密搜集士大夫和缙绅子弟,下诏任用他们。为了防止他们向朝廷诉说,便将他们召集在神武门,命赵郡王高睿宣布圣旨,一一喊出他们的姓名,厚加劝慰勉励。士族到县任职,从这里开始。文遥与赵彦深、和士开同被朝廷重用,他虽然不如赵彦深廉洁忠贞,坚守直道,也不像和士开那样贪婪好淫,祸乱朝政。他的品格介于二者之间。然而,因为他的性格温和厚重,与物无争,当时的评论认为他不在赵彦深之下。早先,文遥从洛阳迁到邺城,只有十余顷地,家境贫困,就依靠这些土地供给衣食。北魏衰萎,皇族宗室都被侵侮,有人与他争夺土地,他便给了这个人。等他官位显赫,侵夺他土地的这个人还在,吓得带着全家逃跑。文遥听说后十分吃惊,追上他加以宽慰,把土地还给他。这人因惭愧而不再接受,彼此互相谦让,这块地竟被闲置起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