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揭秘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小说解析
■广东省珠海市第一中学张俊宇
我们先看高考结束后两则网络吐槽:“考完语文,大家都沉默不语。考完数学,大家都笑了。这就是心受伤和脑受伤的区别。”“本来以为数学换汤不换药,谁知今年连碗都换了。”身为高三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从学生、同仁那里获得的对2019年高考语文I卷的综合评价是平和、惊喜。“偏、难、怪”三个字很少有人提及,鲁迅小说的选取“碗”虽没有换,但着实是一个惊喜,可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我们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试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看似寻常最奇崛——
—小说选题,回应课标,回归经典《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课程内容设置了18个学习任务,无论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还是“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
专题研讨”,鲁迅都是一个无法绕开的专题。本次考试选文《理水》部分章节,其中鲁迅借助神话故事,暗讽当时黄河决堤、国民党不顾灾情的社会现实,无情地嘲讽了昏聩无能的官员、空有理论的文人学者,颂扬了以大禹为代表的实干官员,符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时代呼声,更满足十九大报告中“立德树人”教育要求。
在整个高三备考中,各大模拟考试中小说阅读还频繁涉及如下学习任务:“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当代文化参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外国作家作品研习”,这提示我们,平时阅读应适当涉猎红文学、现当代文学作品及国外经典小说家作品,这些阅读积累至少可以使我们获得对这些作家、这类作品整体的、粗浅的认知。我们说知人论世、文章合为时而著,对任何文学作品的解读都不可能脱离时代背景、作者经历。所以,我们要对这些年频繁出现在教材及高考中的作家及其作品高度关注。
例如莫泊桑作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我们学过他的《项链》,以《项链》为依托,我们有必要对作家生平、创作特点及代表作甚至是人物评价有大致的了解,而平时各大模拟考试中莫泊桑小说的频繁出现,也不断强化我们对其人、其作品的印象。那么当2010年全国卷《保护人》、2019年全国Ⅱ卷《小步舞》出现时,管中窥豹,举一反三,我们就会气定神闲一些。以鲁迅为例,我们学过或熟悉其作品有如下篇目:《朝花夕拾》、《故乡》、《呐喊》自序、《祝福》、《拿来主义》、《记念刘和珍君》、《药》、《阿Q正传》等。这些经典作品足以使我们获得对鲁迅及其生活年代、作品风格的
整体印象,带着这样的认知阅读即使是陌生的文本《理水》,我们也会有最基本的常识。2019年全国Ⅰ卷小说题目第7题: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中,洪灾中的民间疾苦被筵宴上大啖酒肉的大员们转化为“水乡沿途的风景”等谈资,这不仅是讽刺,更表达了忧愤。
B.鲁迅善以细节传神,文中写胖大官员脸上“流出着一层油汗”,与写祥林嫂“眼珠间或一轮”一样,都是以外在细节刻画人物内在特征。
C.针对禹提出的“导”的治水方法,众大员软硬兼施,口口声声“老大人”,是以所谓“孝”给禹施压,实质上还是反对禹的变革。
D.文中有意使用“水利局”“时装表演”“摩登”等现代词语,以游戏笔墨颠覆了“大禹治水”的严肃性与真实性,从而传达出历史的虚无感。
综合看AD,选项A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后半部分是作者的情感体验。D项是对鲁迅作品特点的考量,“游戏笔墨”“颠覆严肃性与真实性”这不就鲁迅小说创作的突出特点吗?——
—“讽刺、幽默”,这一点在《故乡》、《阿Q正传》等一系列作品中学生一定会深有感受,带着这样的认知来读《理水》,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冯骥才如是评价鲁迅:“鲁迅是充满责任的作家,他压给自
己的使命是剪断古老的精神锁链,唤醒世人迟钝的心,催动国人自省与自奋。”鲁迅自己在《读经与读史》也说过:“读史,就愈可以觉悟中国改革之不可缓了。”这种使命感横贯鲁迅的绝大多数作品,据此推断,这样一位作家在这样一部作品中传达出“历史的虚无感”的价值判断失当,“讽刺”“忧愤”才是鲁迅最真实的内心体验。“讽刺、忧愤”符合鲁迅对于此类事件的一贯情绪。B项是对鲁迅小说艺术手法的赏析,联想《祝福》即可判断。C项是文本内容本身的理解,要研读文本。如果缺乏对鲁迅的常识性认知,单纯依据考场文本判断,难度会提升。例如2018-2019天一大联考(六)诗歌选择了陆游的《即事》,选择题C设置为“诗人最后要在岷山下用山芋炖一锅鲜美的玉米羹,表达了自己矛盾过后坚定的隐逸情怀”。单
14
广东教育·高中2019年第7·8期
GUAN GDONG JIAO YU GAO ZHONG
广东教育·高中2019年第7·8期纯关注诗歌本身,这种表述未尝不可,但知人论世,如果本诗作者是李白,那么就可以是正确选项,因为是陆游,联想他在《示儿》中的决绝,“坚定的隐逸情怀”则不够妥当,顶多是牢骚之语、不平之气。
这就提示我们,语文素养的积累“看似平常”,但关键时刻却可以化险为夷,使我们在考场中如履平地,实为“最奇崛”。对于高一高二的同学,要摒弃语文高考只需疯狂刷题的粗浅认识,扎扎实实地阅读积累。对于高三的同学,阅读是终身的课程,当然在复习时间紧迫的状况下,扎实回顾教材,对教材及历年高考中出现过的作家、作品有选择的、有重点地阅读实为备考之关键。例如,我们可以尝试着归纳红文学作品的特质,体悟作品的精神实质,归纳典型的人物形象。或者对频频出现在高考中的阿城、老舍、迟子建等人的作品有所涉猎,初步感知作家的选材特点、创作风格。
二、成如容易却艰辛———小说设题,紧扣文体,暗藏玄机小说是一种文体特征鲜明的文学样式,可以从如下七个维度解题:环境、情节、人物、主旨、艺术手法、语言特、读者心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常规小说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四部分。在备考中要训练小说阅读的能力与答题的规范性。当然小说阅读的能力依托阅读者本身的文学素养,解题的规范性虽有迹可循看似容易,但我们仍需谨慎审题,紧扣文本、文体特征整合答案,规范答案呈现方式。须知得分容易,得满分不易。套话可以背,但不能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这要求我们明确小说常规设题种类及答案呈现方式。
1.围绕主要人物设题。常规题目为“塑造怎样的人物形象”、“怎样塑造人物形象”,“怎样”的位置不同,决定两道题目迥然的答案。
“塑造怎样的人物形象”其中“人物形象”可能替换为“性格特征”或其他,其中有细微区别,“人物形象”必须明确人物的“身份、性格、情感”,是阅读所有小说无法回避的思考。“怎样的人物形象”就形象本身发问,需要依托情节概括人物形象,无任何套话而言,扎实地检验考生概括情节、提炼人物的能力。本题一般为6分,三个采分点,答案呈现方式为:形象(性格)①+情节分析,形象(性格)②+情节分析,形象(性格)③+情节分析。
例如:2015年全国Ⅰ卷《马兰花》。(3)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该题就“性格特征”设问,同学们需要在备考中有意识的积累一些常规的性格类词汇“善解人意、温柔沉静、富有情趣、纯真质朴、聪明伶俐、自尊自爱、执拗倔强、开朗自信、真诚善良、幽默风趣、善于变通、隐忍内敛、个性张扬、精明强干”等等,并能够结合情节精准提炼。参考答案为:“①朴实善良。听说麻婶的不幸后,不时发呆,并及时到医院探视。②善解人意。见麻婶女儿伤心,便不再提借钱的事;丈夫对他不满,她尽量忍让。③做人有原则。尽管挣钱不易,但不为钱伤害情义;丈夫言行过分,她会据理力争。”
“怎样塑造人物形象”就艺术手法设问,即小说如何塑造人物,常规思维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即“语言、动作、肖像、神态、心理、细节、白描”等,侧面描写即“次要人物对比、衬托,或环境烘托”。本题一般为6分,三个采分点,答案呈现方式为:手法①+结合情节分析手法+人物形象(或身份或性格或心理),手法②+结合情节分析手法+人物形象,手法③+结合情节分析手法+人物形象。
例如:2019年全国Ⅱ卷《小步舞》8.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问题明确,答案规范:“①用特征鲜明的细节凸显人物的个性,如老舞蹈师过时的穿戴、木偶似的舞姿等,表明他是一个怀旧的人;②用个性化的对话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老舞蹈师与“我”的交谈,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③用典型化的场景烘托人物状态,如被人遗忘的苗圃,衬托了老舞蹈师失落的心态。”
例如:2019年全国Ⅰ卷《理水》8.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6分)“如何”的位置决定这是针对艺术手法设问的题目。参考答案:“8.①形象描写。将禹及其随员描写为“乞丐似的大汉”,写出艰苦卓绝的实干家形象。②言行描写。文中的禹坚毅寡言,一旦说话,则刚直有力。③对比手法。始终在同众大员的对比中塑造禹及其随员,从而凸显其“中国的脊梁”形象。
2.作用类、鉴赏类题目。常规题型为环境描写、某一情节、次要人物、小说标题、某一艺术手法的作用(或鉴赏其妙处),或者结合文本解析针对作品的某一评价。需要紧扣文本从“环境、情节、人物、主旨、艺术手法、读者”六个维度一一追问其可能存在的价值,一般情节维度最多可分析出两点作用,其他维度一点。本题一般为6分,三个采分点,答案呈现方式为:作用①+结合情节分析,作用②+结合情节分析,作用③+结合情节分析。
(1)牢记要素作用。环境的常规作用———处于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处于结尾:以景结情,余韵悠长;升华主旨。之于环境可暗示社会环境,之于人物可暗示人物心理或者塑造人物形象。情节的常规作用———开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为下文做铺垫(埋下伏笔)。中间:承上启下。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卒章显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符合读者心理预期;照应标题、开头,结构紧凑。还有线索方面的考量。之于人物可丰富人物形象。次要人物常规作用———线索人物或叙述者,推动情节的发展,与主要人物对比或衬托主要人物,深化主题。艺术手法即小说常规的手法———选材典型、详略得当、对比衬托、抑扬、想象、象征、三种人称(第一、第二、第三)的选择、叙述顺序(顺序、倒叙、插叙、补叙)的考量等等。对这些套话我们要如数家珍。
(2)细审设题考点。备考中我们反复强调,题干要多次
15
广东教育·高中2019年第7·8期
语文揭秘
2018广东高考
细读,圈点关键词,明确设问点。例如2017年全国Ⅰ卷《天嚣》5.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分) 6.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两道题目前者就标题好处、后者就结尾某一情节的作用设问。2019年全国Ⅲ卷《到梨花屯去》8.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6分)9.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前者就环境描写、后者就首尾同一情节的作用设问。2015年全国Ⅰ卷《马兰花》(2)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就明暗线索作用设问。2019年全国Ⅰ卷《赵一曼女士》6.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从“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叙述方式”可以明确其就“叙述顺序———插叙”的作用设问。
(3)逐一排查整合。备考中要养成思维习惯,在文本中到设问点,一一追问其七个维度的作用。例如2019年全国Ⅲ卷《到梨花屯去》8.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6分)首先到这些环境描写;其次一一追问其对“环境、情节、人物、主旨、艺术手法、读者”是否产生了作用;最后,筛选具有典型意义的作用,按照答案呈现方式书写。参考答案:8.①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为故事展开提供自然的背景;②以景物描写的插入来配合氛围的变化及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③使小说具有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
这里我们简单分析“结合文本解析针对作品的某一评价”类题目。鉴赏已由他人完成,这些鉴赏一般针对
具体作家、作品,评价的个性化、用词的含蓄性往往让考生云里雾里、思维短路,切记莫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需细审题干明确鉴赏维度,并结合文本解析即可。例如2018年安徽江淮十校第二次联考《青狮》第3问:有人评价本文是“一篇洋溢着浓郁传统文化的现实佳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浓郁传统文化”指向情节内容,“现实佳作”指向主旨,探究主旨的现实意义,只需从这两个维度结合文本分析即可。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第9题:《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6分)这里其实暗含了对比,“故事”暗指大禹治水这一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新编”引导考生思考“新”在哪里。转化题干,出题者想说“《理水》脱胎于大禹治水的历史故事又有所创新,请从‘故事’与‘新编’两个角度简析其特征。”那么我们就要一一排查这两个版本的大禹治水在环境、情节、人物、主旨、艺术手法五个维度的异同,并去探究异同的价值。参考答案:9.①大禹治水的“故事”本身于史有据,作品查考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②“新编”表现为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虚构、现代语词掺入、杂文笔法使用,作品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③对“故事”进行“新编”,着眼于对历史与现实均作出观照,作品具有深刻
的思想性。由此可见,没有鲁迅作品的常识认知很难作答。
3.语言鉴赏类题目。就语言特设问的题目虽然没有上两类题目出现频率高,但是我们在备考中也不可疏忽大意。这需要考生积累一些有关语言特的词汇“准确周密、简约质朴、华丽典雅、幽默风趣、含蓄蕴藉、生动形象、口语化、方言化、文言化”等等,并从以下维度探究各类风格形成的原因———“
长短句、整散句的变化,艺术手法的运用,作家独特的语言特,方言俚语,文白相杂”等。2018年全国Ⅱ卷《有声电影》 6.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6分)该题明确文本的语言风格,要求结合文本探究产生的原因。参考答案:6.①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或“一部伦理从何处说起”,借用并改换了经典语句,以造成幽默效果;②如出门时二姥姥眼镜、三舅妈钮子、四狗子洗脸,同一行为模式重复多次,产生喜剧效果;③如“既来之则安之,打了票”,或“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离而复散,分而复合,主张不一,而又愿坐在一块儿”,将书面语与口语混搭,庄谐并出;④如“直落得二口干舌燥,二姥姥连喘带嗽,四狗子咆哮如雷,看座的满头是汗”,使用了排比手法描写人物窘态,带有打油诗的诙谐意味;⑤如二等人打架似的推让座位,“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喊叫老天爷”,把抱怨说成“感化”,反话正说,既讽刺又幽默;⑥如二喊叫卖糖的,声音之大令人“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这种夸张令人忍俊不禁。
小说,阅读能力在课外,答题规范在课内,二者不可偏废,方能决胜高考。
责任编辑
廖宇红
16
发布评论